民国时期的中医课程体系

文 / 中医药文化
2020-03-10 16:13

民国时期,中医的传承模式受到西方医学的影响,开始尝试院校模式教育。为探究民国时期中医药课程体系的建设,以中医教育的民国档案以及具有公信力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历史学、文献学方法进行研究,发现中医学院校教育在民国时期的课程体系大致可分为:传统模式、新型模式和融合模式,其特点为:既要在西医学环境中保存自身的纯粹性,又要寻找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

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以某一明确的课程目的为核心,得到的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课程门类排列顺序决定了学生将获得的知识结构,具体的课程内容则决定了学生在院校学习后平均能力的高低。构建课程体系不仅要对专业或者学科进行考虑,而且对于体系构建的目的、具体科目的选择、师资力量的状况、所应用的教材、考核的评定方法等都需要进行详尽的考虑,并且不断改革。民国时期的中医课程体系虽然受到当时的环境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但是作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开端,其所提出的一些方案在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据资料显示,民国时期的中医教育呈现出各种形式,主要有中医专门学校(传习所)、中医函授(遥从)办学、业余教育(夜校)、讲习所、短训班等等。据《百年中医史》记载:“民国时期全国各地中医办学机构约 219 所,其中上海地区最多,存在 42 所。其次为广州 27 所,福建 22 所,浙江 19 所等等。”从创办时间看,“北洋政府时期约 45 所,南京政府时期约 171 所”。将这些不同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划分,大致归为三类,即传统模式、新型模式和融合模式。

图为上海中医学院旧址,源自网络

一、传统模式

此类院校的课程以传统中医为主体科目,部分课程是对原“师带徒”临床活动的系统阐述。较为典型的有上海中医专门学校、上海汉医学校、神州中医大学、山西医学传习所、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等等。其中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最具有代表性,该校由丁甘仁创办于 1916 年,早期开设课程 19 门,中医内容占90% 以上,自 1931 年改革后,课程增加至 24 门,其中西医课 3 门、公共课 4 门。

上表的课程科目名称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仅“生理”一项符合现代科学的命名习惯;同时,在分科中基本保全了中医教育的科目类别,传统的“理、法、方、药”一样不少。另外,学校对五年制的划分也符合“师带徒”的教育模式,即在初期进行基础知识的传授,之后则是具体临床问题的讲解,最后进入临床实践。其他相似院校也同样如此,以中医课程为核心,几乎占据了所有课程科目的绝大部分。少数几所院校对于解剖、生化、药学等科目稍有延伸,但西医课程所占比重仍较少,并未影响中医课程的完整性和独立性。中医课程的确立需要相应的教材,但是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医学经典典籍之外,并没有适应于大规模学习的教材。因此民国时期的课程体系确立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教材的编写。据前人的调研表明,已经统计的民国时期创编的中医教材达 536 种,其中《内经》讲义有 37 种,中医基础理论 52 种,《伤寒》与《金匮》78 种,诊法 29 种,针灸推拿 32 种,本草药物学 53 种,处方与方剂类 22 种,临证各科174种,医案医话医论 20 种,医史 11 种,养生类 2 种,综合类及讲义丛书 26 种 。而在最初阶段中医教育机构缺乏统一组织管理,都是使用自行编写的讲义或是整理名家之前的讲稿用于教学,格式也不统一,大部分由手写抄录。此时教材的特点体现强烈的个人色彩,不同名家的注解之间差别较大。如丁甘仁先生所编的《医经辑要》,作为对《内经》的注解和引申,丁先生强调采用其他经典来注解原文;同时加入西方学说,提出更有“逻辑性和可检验性”的“内经”体系。这种做法为广大的中医学习者理解中医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同时,该书也作为“民国时期我国中医界积极接受西方医学知识与理念,进行中西交流、沟通的时代产物”,是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普及教本,具有重要的意义。各个学院在初期教材的影响下,开始相互交流沟通,试验性地编辑普适教材。在 1926 年左右,李平书、夏应堂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中医课本编辑馆,编辑规范性的中医课本,用来统一全国教材。但是由于各家意见尚未统一,导致最后编写的教材仍然只是部分院校使用,而未能推广到全国范围。其中代表作为秦伯未先生编写的《国医讲义六种》,包括《药物学讲义》《诊断学讲义》《生理学讲义》等 6 种。其中《药物学讲义》分为总论与各论,总论“从药物气味、性能等角度介绍药物研究的方法”,各论包含“各药物气味、归经、主治、用量、杂论等内容”。又如《妇科学讲义》“想要将中医之五行藏象系统转化为西医大的循环分泌系统,避开理论的探讨而是追求实际身体器质的病变与治疗”,该书同样分为上下编,上编为妇科概论,下编为妇科分论,“分月经、带下、胎产、杂病四类,每类再行细分”。抛开内容不谈,6 种讲义已经不再局限于使用经典进行讲述或仅是注解经典本身,而是模仿西医的分科与课程框架,试图在中医学中构建起一个系统的框架来规范学生的学习状况,可以说此时编写的教材反映着中医院校教育脱离了最初阶段,开始逐步走向成熟,可惜的是此时的教材未能很好地普及,导致中医院校教育发展速度缓慢。但各个时期编写的教材在实际使用中逐渐去粗存精,为今天编写教材打下了基础。图为丁甘仁先生,源自网络

各种教材在逐步丰富的过程中,对于任教老师有了新的要求。而传统院校的教师大都是受到师带徒、家传医学影响,在西医学知识被大量引入时依然以中医内容为自己教授的核心,并且希望通过发展改变中医教育的状态。其中,广东中医教育家卢朋著先生具有代表性,他著有《哮喘经验谈》《医学史讲义》《本草学讲义》《医学通论》等书。其中尤以《医学史讲义》最为有名,该讲义是广东最早的医学史讲义。针对当时“中国无医学史”的谬论,卢先生对中医学史作了系统的梳理,他在书的绪言中写到:“论者谓中国无医学史,夫中国何尝无医学史也。”表明了卢先生对于中医学本身的肯定,同时他所作的工作也展现了对中医教育的理解。

二、新型模式

新型模式,即西医学课程占据主导地位,教学中以生理、生化、解剖和药理作为医学的基础,此类教育机构的代表有:神州医药专门学校、中国医学会附设医学讲习所、苏州国医学社、湖南国医专科学校等等。从神州医药专门学校与北京协和医学院的课程比较(表 2)可以发现,此类学校和纯粹的西医学学校课程相比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名称也与传统的中医有所区分,如“大义”“心法”“明理”等词语不再出现,而学科分类中,物理、化学、生物相关的科目占据了大部分,表现出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状态。这是由于当时环境对于西医学的鼓励,使得一部分中医人开始在构建课程时,主动地引入西医学的内容,尤其是在解剖、生理、药理、化学等方面。

这类院校的主要任课老师大多具有留学经历,对于中医持消极态度,甚至部分学者采取极端的方法,想要废除中医、全盘接受西医。而此类院校所采用的教材大多由外国教材直接翻译,如前文所说的中医院校,多开设国文或类似科目,确保学生对于经典的研读能力,新型模式的学校对此并不重视,因此传统经典的课程大幅度缩水。

三、融合模式

除了传统模式和新型模式以外,还有一部分学者以兼容并包为教学理念,在保留原有中医特色的情况下,吸收西医的部分知识,寻找两者理论中的共通之处,或者借鉴西医学的解剖、生理等知识,重新梳理、理解中医理论知识,此种教学模式即融合模式。与新型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此类教育模式对于西医学的重视程度较高,但是并不会完全以西医理论来解释中医现象。如北平国医学院(表 3)、中央国医馆等等。

融合模式对于现代中医教育中的中西医结合专业有着启发作用,值得强调的是,融合不代表舍弃自身特点,相反是希望通过吸收其他不同理论来充实自己,虽然开设两种门类的课程一定程度上会给学生增加学习的压力,但同时也打开了学生的眼界,给予他们自由构想的权利,对中西医真正地融合有着不小的作用。这些学院所使用的教材,基本是在中央国医馆进行学术研究规范之后得到的一系列成果,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与之前相比并未有本质上的改变。代表作有华北国医学院的课本教材,如朱壶山先生以仲景学说为基础,写下的《伤寒杂病论精义折衷》,该书分为《伤寒论精义折中》和《杂病论精义折中》两部。《伤寒论精义折中》为太阳篇,分为上、中、下三篇,《杂论精义折中》为阳明篇、少阳篇、太阴篇、少阴篇、厥阴篇,每篇之前都有总论与提纲 2,完全按《伤寒论》的篇目来编写,保留了经典的完整性,现代经典教材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此外还有中药讲习所 1940 年所使用的教材,其中典型代表为《中国药物学》,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总论,“介绍基本概念、中药学历史沿革等中药学基础知识;下编为各论,按药物功效分为 23 章,具体药物下列形状、气味、功用、制法、学说等条目”。与前期乃至同时期其他中药教材相比,内容更加丰富,不仅介绍了中药学的相关知识,还注重临床用药,其编排体例亦多为现行《中药学》教材所借鉴。融合模式的教师大多有过出国学习的经历,或是有跟随西医学习的经历,他们吸收了大量的西式思维,但是对于中医仍持有积极肯定的态度,并思考使用西医框架重新整理中医内容。他们积极进取,接受西方的思维模式与解释说明方法,在解剖、病理、生理等科目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人才的稀缺,这部分教师通常同时也在西医院校担任老师,对于中医学与西医学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桥梁作用。如何廉臣先生,他一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主张以“崇实默华为原则,吸收新知,通过沟通新旧”来改良医学。在对中医课程构建的思路上,他主张以“古医学为根本,新医学为补助……参以新进科学之说明,发皇古典医著”为原则,仿照欧美先进国家治科学之法编写,按生理、卫生、病理、诊断、疗法、辨药、制方等 7 个方面,系统整理中医学术;同时,在实际临床与教学中,何先生受西医诊断学影响,重视询查二便,因二便中往往含有霉菌微虫,通过化学方法检测二便,得到的结果与传统的尿黄、尿赤相比,更加细化,这无疑给中西医结合在诊断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具体的参考。

图为何廉臣,源自网络

四、讨论

中医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三种模式的区别主要在于对西医学的态度。传统模式对西医学稍有涉及但比较排斥;新型模式近乎全部西化,完全使用西医知识来解释中医,甚至希望废除中医某些内容;融合模式则在保证中医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引入西医课程,并建立明确的中西医分界,希望从中寻找一条适当的中医发展之路。

传统模式的院校在具体科目设置中,对于“国文”“医语”等课程比较重视,这对今天中医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今的中医院校开设“医古文”“古代汉语”等课程,但课时数相对较少,学生的古文素养不高,这对于深入理解中医典籍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增加中医学生的传统文化教学,提高中医院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引导他们采用传统哲学模式来思考问题是相当有必要的。传统模式所采用的教材多为经典,即名家注释的经典,使用的理论、病案等多带有个人色彩,部分著作甚至带有方言。这种书籍在单一地区讲授是可行的,但是缺乏对宏观的把控,不利于各地中医之间的交流和中医整体的发展。传统模式下的教师过于保守,不愿意学习西医学的知识,这是我们在中西医并重的今天应当避免的。

新型模式的院校完全从西医视角解读中医,就其课程而言,传统经典课程被压缩,而西医学内容如解剖、生理、病理、化学等课程占据总体课程的绝大部分;就其教材而言,直接翻译的读本语言直白,学习起来比较方便。不能否认用这些举措引入西医学知识的积极作用,但这不利于中医学自身的发展。当代中医院校开展西医学内容课程时应当考虑这种情况。

融合模式的院校就课程安排而言,同时开展中西医不同课程具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是存在困难的。积极之处在于学生在学习思维方法完全不同的两类课程时,能够逐步建立自己的思维方式,寻找自己可以驾驭的切入点,以把握中西医结合的方向,而这种教育模式的难点是要求任课教师对中西医学都要有所了解,在自己的课上可以广泛运用中西医的各科内容进行扩展。融合模式的院校借助西医学框架来规划自己的体系,细化到每一门课程,其教材的改进、中西医结合的实际应用情况,都是前所未有的创新,用更加直接简单的方法来解读传统的经典文献,并对历代医家的个人经验、医案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得学习打破了原有的界限,学生可以从更全面、更具体的角度来了解中医,通过更多生动、具体的案例,全面加强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由于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民国课程体系建立的整体特点是中医传统教学模式被彻底颠覆,由师带徒、家传为主的模式转变为院校教育模式,当时所产生的改革措施在今天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发展中医教育,应始终保持自身的完整性,再吸收其他的新理论并应用于实际,保持教育本身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往期精彩

- 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