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丸:经久不衰的中医名方,让女人真正由内向外“蜕变”的方子

文 / 刘医生讲中医调理
2019-12-19 00:16

大家好,我是中医刘医生

女人的美不是化妆化出来的,而是吃出来的,面色和皮肤除了和营养有直接关系,同时也能代表身体的和谐状况。

这就意味着,除了要保证气血充盛,还要保证气血的顺畅,只充盛,不顺畅,就会出现失调,就会有郁滞。


现在的人,纯粹因为气血虚,气血不充盛的不是很多了,大家的营养都很好,但怎么能使吃进去的东西合理平衡地分配达到气血顺畅,就牵扯到中医里“肝”的问题。所以,能帮助气机条畅的“逍遥丸”应该是现在人很常用的药,特别是女性。

肝气郁热如果散不出去,长期郁滞,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脸上长斑,甚至长痘。可以是黄褐斑也可以是蝴蝶斑,在中医里称之为“肝斑”,就是说是因为肝郁造成的斑,长斑的人其实并没怀孕,也只有二十多岁。


之所以叫“妊娠斑”,因为过去的女性生活相对平静而简单,矛盾最多是婆媳之间的,她们的体内激素变化最大的莫过于怀孕、妊娠了,所以黄褐斑一般都在怀孕之后激素变化最大的时候长。但是现在的女性,要应对的事情复杂得多,家里家外的,每天都要应对意想不到的新事情,甚至是新刺激。激素变化的程度和频度都远远高于旧时女性,甚至能和过去怀孕女性的激素变化相比,因此,过去只在怀孕时才长的斑点也就日常化、普及化了。

还有很多早就过了青春期的女性长痤疮,三四十岁为此去看皮肤科的大有人在,西医叫“成年痤疮综合征”。从这个病名上也可以看出,西医也把它和青春期的痤疮分别对待了。


中医对此的观点是:“青年责之肾,中年责之肝”,意思是,如果你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子,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你的内分泌还在初长成阶段,还不成熟,长青春痘是难免的。这个时候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补肾,就是促进内分泌的成熟,一旦成熟了,就不会因为失调而长痘了。但中年的痘就和成熟无关了,中医要责之的“肝”,其实就包括了神经系统,还是我们说的情绪、心情、精神压力。


你看看到了中年还长痘的女性,正是三四十岁,一般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是单位的顶梁柱,家里的好主妇,她们承受的压力比其他人要大,也是最容易出现肝郁的人群。她们的斑或者是“过了期”的痘痘都是肝郁造成的,也同样应该用逍遥丸为基础来治疗。只是需要有较长时间的调理过程,不可能马上见效,同时还要主动调节自己,不能一边吃药,一边给自己加码,那样的话,再大的药效也被抵消了。


明代名医赵献可评价逍遥丸时说:“以一方治其木郁,而诸郁皆因而愈。一方者何?逍遥散是也,方中惟柴胡、薄荷二味最妙。”这对大家是个提示,适合服逍遥丸的人,如果症状没那么明显,平时可以用“薄荷茶”维持,因为薄荷有很好的解郁作用。方法很简单,就是到药店买来薄荷,一般是干的,像冲茶一样冲泡,加点冰糖,甘甜清凉,沁人心脾的同时还能解郁。

用药物适当调整之外,有几个穴位可以经常按摩或者刮痧,慢慢能使脸上的斑变淡,减少“过期”痘痘的出现。比如腿上的“三阴交穴”“太溪穴”“太冲穴”。


“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就是,这个穴位又被医生们称为“妇科三阴交”,说明其和妇科疾病关系之密切。月经前后,自己按这个穴位都会有明显的压痛,按摩这个穴位按到不疼了,就达到了治疗目的。

而“太溪穴”和“太冲穴”两个穴位,早就有人做了实验,月经前后,这两个穴位的电反射都有明显不同,所以,平时经常按摩或者用刮痧板刮、点按这几个穴位,对改善与妇科疾病有关的内分泌问题很有帮助。


逍遥丸

最早出处: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使用时间:930年

主要成分: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麸炒)、茯苓、甘草、牡丹皮、栀子(姜炙)、薄荷

整体药性:温

功能主治:舒肝清热,健脾养血。用于肝郁血虚,肝脾不和引起的两胁胀痛,头晕目眩,倦怠食少,月经不调,脐腹胀痛

典型征象:郁闷而致月经失调,憋闷而致胃口大失,烦闷而致斑出痘长

·服用方法·

常规使用一般是一次服用6克,一天2次,如果有神经性头痛,每次月经前就要发作,可以在月经来之前1周就开始吃,一直吃到月经来潮。

如果最近“气不顺”,觉得很憋闷,可以用薄荷茶送服,薄荷茶中还可以再加点玫瑰花,薄荷和玫瑰花都是疏肝的,能帮助逍遥丸增加药效。

本文来源:小金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