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的屠呦呦

文 / 健康报社
2019-09-18 21:13

9月17日,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屠呦呦,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7日下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42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

根据主席令,授予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女士
“共和国勋章”

从曾经40多年默默无闻的坚守,到4年来步入人生的高光时刻,89岁的屠呦呦身处环境经历着剧变,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她,始终做那个不变的自己——

“外界以为她高冷,其实是脸皮薄”

共和国勋章颁发人选公示前,评选组曾经专门拜访过屠呦呦。听完对方介绍来意,老太太并没有显露出期待中的任何一种“乐观”情绪,而是不放心地、一遍遍地反复确认着同一系列问题:这么重要的荣誉,我够格吗?这是组织上同意的吗?你们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直到对方一再确认保证,她才渐渐放下心来,同意接受推荐:“感谢党和国家给我这么大的荣誉。”
“感谢党和国家给我这么大的荣誉”是最近几年来屠呦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说这话的场合很多,在家里或单位、同事或者师友间,她会充满感情;可一旦到了公众场合,熟悉她的人会明显感到,她的身体和语调会显得紧张僵硬。获诺奖至今4年了,她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依然是那个追求宁静、心无旁骛做事业的屠呦呦。从小,屠呦呦就是个话不多的姑娘。“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的。”中学同学陈效中回忆。但这种性格是做科研的好底子。看到她自然学科成绩突出,中学班主任徐季子颇具慧眼,曾给这名当时并不起眼的女学生写下鼓励的评语:“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正是凭借着这颗宁静、坚韧的心,屠呦呦才克服了重重暴风雨般的挫折和困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聚光灯下,她努力隐身暗处,质朴、踏实做事。她的住处没变、没装修,客厅还摆着那套老旧的纯色沙发。阳台的小矮桌上,摆放着几盆好侍弄的花草。她工作之外心无旁骛,因此出席公众场合、见领导、接受采访,都会令她焦虑。所有这类情况,她能躲就躲、能推就推,常常拉丈夫来当“代言人”。“外界以为她高冷、架子大,其实是害羞、脸皮薄。”一位熟悉她的同事道出真相。

国家的召唤就是第一行动指南

“接受‘523’抗疟研究任务时,我还是一名年轻的科研人员,深感国家对我的信任,也深感责任的重大和任务的艰巨。我暗下决心,一定不辱重托,全力完成任务。这句话并不是说说而已。”对于屠呦呦来说,国家的召唤就是第一行动指南,披荆斩棘也要不辱使命。而现实也确实挑战重重。要博极医源,她在挖掘上狠下工夫,凭借熟悉中西医两门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广泛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走访民间,请教老中医药专家。仅用3个月的时间,她就收集了2000多个方药,在此基础上精选640个方药。接着,她又带领课题组的同事们夜以继日地筛选了380余种中药提取物。在经历了190次失败之后,才得到了对疟疾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乙醚提取物。青蒿素发现最为关键的一步,屠呦呦用百折不挠的韧性撑过来了。
年轻时代的身体透支,让现在的屠呦呦健康状况不佳。但谈起往事,她觉得理所当然。“当时对我们来说,努力工作,完成国家任务第一,生活要给事业让路的。”说这话时,屠呦呦显得很平静。不动声色的“面具”下,她把如今的家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的照片,用相框装裱那份满溢的感性、柔软。

那个让她念念不忘的团队

在公众面前,屠呦呦为数不多的感性时刻,都与个人无关,无一例外都发生在谈工作和团队时。“可能有很多人因为诺奖而记住了我,而没有机会深入了解‘523’研究团队。”极少数的几次面对公众和媒体,使命感“发作”的屠呦呦都会谈到团结协作的力量。在她的介绍下,更多人知道屠呦呦之后,也了解到“523”是由山东省中药研究所、云南省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广州中医药大学、上海药物所、军事医学科学院等几十个单位的500余位专家组成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团队。“试想,没有祖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举国体制,又怎么能组织这么多的专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现青蒿素并取得药物研发成功呢?”屠呦呦说。那是个怎样的让她念念不忘的团队呢?谈及时,屠呦呦充满怀念:“团队传承了‘两弹一星’团队对国家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与担当。正是有了这种爱国精神,才有了奋斗与奉献,才有了团结与协作,才有了创新与发展,才使得青蒿素联合疗法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

热切盼望后辈有所突破

如今的屠呦呦,虽然极度渴望坐到实验室,拿起自己熟悉的试剂,操作着新的设备,但高龄和体弱,让这一切都难以直接实现。于是,极度热爱工作、事必躬亲的她换了个工作模式:每月,作为主任,她雷打不动地听取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的工作计划汇报并即时指导;工作推进期间,相关执行专家会不定期登门,听取她的意见和建议。除此之外,她的日常“休闲爱好”就是看专业报刊、上网查阅跟踪最新学术进展。然后,记录下相关信息和自己的思考,用以指导工作。“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上一次见到屠老师,她提出要重视登革热的研究。她还拿出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关于登革热的简报和笔记,反复叮嘱登革热和疟疾都属于热带病,应该多试试,看看青蒿素在这其中是否有用武之地。”一位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作中的屠呦呦,严谨、精益求精。实验方向上,总是亲自把关。对于遇到的具体问题,只要知道了,就一定会过问,没有机会当面详谈,她也总会打电话询问,并且一定会刨根问底,想办法最终解决。“她从不讳言自己的局限性,总是说,自己是做化学的,不是药理方面的专家,遇到药理问题,会积极帮我们查资料或者推荐专家。” 屠呦呦一生都在青蒿素的研究中上下求索。“虽然发现青蒿素已经快半个世纪了,但其治疗疟疾的深层机制仍模糊不清。”抱着这份遗憾,她热切地盼望后辈有所突破。“近年来,青蒿素研究中心引进了新生研究力量,比如创建了青蒿素多靶点学说的王继刚研究员。我们继续以多靶点学说为框架探索着青蒿素的重要靶标和相关通路,有望揭示青蒿素抗疟的深层机理并促进更有效的临床用药。”今年4月25日是第12个世界疟疾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和中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提出了"青蒿素抗药性"的合理应对方案。由特聘专家王继刚研究员作为第一作者,屠呦呦研究员指导团队完成。“这是迄今为止中医药学科领域成果发表的最高影响因子的文章。”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介绍。有人说,一个人的格局不决定他做了什么,而是他不做什么。也有人说,要认清一个人,不是看他一时做了什么,而是他一直在做什么。成名之后,屠呦呦有了前所未有的声望、荣誉、影响力。但她依然坚守着内心的宁静、淡泊,不丢追求真理的勇气、毅力,胸怀家国和大爱……这就是70年来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我国众多科学家的“品格配方”,更是新中国一路走来、继往开来的“成功秘方”。

审核:曹政

↓↓↓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原文”或访问yuanben.io查询【5WJ14RL8】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