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晋桂-周易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牛晋桂
老师简介:山西中医学院毕业,铁杆中医。师承祖父,研习中医,旁涉周易,又学佛理,以易研医,以医通易,傅山女科,青主书法,开发创新,三部六义,外治疗法,协调针技,兼用他学,灵龟八律,九宫开穴,诊断治病,宗天人观,五运六气,手诊面诊,耳诊腹脐,相应针灸,手针面针,针腹脐,医治范筹,内外妇儿,各处疼痛,治疗原则,针药并立,病治病,以效为先,团结同道,光大中医。
颜大夫推荐
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足可见《周易》对中医的指导作用。牛晋桂老师是当代中医中易学功底非常扎实的临床家之一,虽未曾谋面,但是从牛老师在“三晋经方论坛”中几次关于易经与中医的讲座中感受到了牛老师厚实的功底。今天为大家推出的讲座是牛老师关于易经指导下的中医临床应用,如方药,针灸。同时牛老师也在讲座中抛出了几个问题,大家可以尝试着去解答……
录音整理版:
大家好,明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刚才我看新闻,抗战老兵向守志将军,今年98岁,他说了一句话: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题目叫:“九死不悔为中华”,也就是九死一生也不惜保卫中华。借这个主题我们开个场,我们作为华夏民族的后人,作为龙的传人,保卫中华同样也要保卫中医,保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周易是中国古老先贤们穷其一生精力去创造和发展的一门学术体系,我们要好好学习和研究。
临床中各种各样的病变,我们用什么方法去解决?下面我们具体讲一讲周易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古人很早就有:“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 地有十二水经,人有十二经脉... 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人与天地相应。八卦理论告诉大家就是以天地相参,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司外揣内,这与中医取象比类的思想不谋而合。人体气血流注次序:从寅时开始,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周而复始,运行不休,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大家有谁想过这个是怎么来的吗?可能大家很少有人会去想,我也曾困惑于此。后来因为接触到易经,而且一直坚持把他与中医临床试着相结合,发现原来中医的很多理论体系不是一睁眼马上就可以发明创造出来的,他必须有一套理论体系,或者是经过推演而来的。
易经是讲阴阳气机升降运行的规律,里面有一个先天卦象,这个先天卦象蕴含人类经络气血流注的奥秘以及人体经络分布的奥秘甚至蕴含治疗疾病法则的奥秘。
先天卦象图
天地定位,乾坤。
山泽通气,艮兑。
雷风相薄,震巽。
水火不相射,离坎。
先天卦讲的是阴阳的对峙。天为乾属阳,地为坤属阴;艮为山属土,兑为泽属金;坎为水,离为火;震为雷属相火,巽为风属木。那么卦象的顺序就是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阴阳平衡对应关系,乾与坤相对,就是父与母,艮兑、震巽、离坎分别相对,就是六子:乾坤生六子。中医也遵循八卦的对应平衡原理,而且还十分重视人体阴阳平衡的问题。举个例子,兑为金代表肺与大肠;离为火代表心与小肠;震为相火,雷龙之火,代表三焦与心包;巽为木代表肝与胆;坎为水代表肾与膀胱;艮为土代表脾与胃;然后将统摄一身之阳的督脉归为乾卦,主持一身阴气的任脉归为坤卦:这样就把人体十二经络与之相对应了,正好形成了手足三阳三阴脉加上任督二脉的对应关系。这样下来我们就知道原来中医与周易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另外,气血流注的顺序,从兑卦肺-大肠到艮卦胃-脾;至离卦心-小肠到坎卦膀胱-肾;至震卦心包-三焦到巽卦胆-肝,这也刚好与八卦对应,与“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相对应。所以气血流注图及其传变包括六经的传变都是与周易八卦的这几句话相对应,由此推演而来。
气血流注图里唯独没有督脉和任脉。《内经》里是有任督二脉的流注的,后来医家做了调整,去掉任督二脉剩下十二经络对应十二时辰。《内经》里流注次序是从督脉开始,下接任脉,然后是肺脉以后的流注。把任督二脉去掉,首推肺脉,起于寅时的流注也符合道理,但不是古人的本意,加上似更合乎古人对人体经络的描述。古人的天人相应的观念是很有道理的,与天地相参。“一万三千五百息,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尽脉终矣。”但现在很少很少去应用了。大家一定要回归经典去研究它,要多问为什么,不要人云亦云。中华文明的复兴,坚信自己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经典是有用的,是正确的,树立中医自信心,首先要树立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
以上是我简单介绍从先天八卦里推演出来人体气血流注次序的奥秘。大家要知道易学并不是没用,而是中医产生的基石。包括以后我们有什么创新理论,也绝对是从可以从易学里得到的。
下面讲一下临床中易学的应用
举例1:指导开方
男,13岁,上课时突然晕厥,醒时发现四肢不能正常活动,住院治疗上肢恢复,下肢仍无改善,站立时跌倒。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上午十点多服用,十二点多就可以行走。下午两点多又喝了一次,五点多就可以正常行动了。脉象弱。那么大家分析一下为什么选用这个方呢?我的分析用的是合化,丙辛合化为水。阴盛则阳病,阴盛则寒,五行会制化。丙辛合化是肾气,水气太旺。如果一个人水气太旺,就会导致突然发病,而且是急症,这种情况下用这个方就有用。只要丙辛日突然发病,没有诱因的发病,就可以用金匮肾气丸。
举例2:指导针灸
这样的案例就更多了,有两种情况:易经有先天卦、后天卦,我们就按照先天卦卦位和后天卦卦位来找就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随机选地方,只要是个独立结构,可以把先后天卦放上去的独立面。举个颈椎或者落枕的问题,找到先天卦或者后天卦的乾位、坤位、巽位、离位,都可以。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先天卦、后天卦。刚才我发了先天卦的图,下面我发一个后天卦的图。
后天卦象图
应用很简单,头部的病变都可以选离卦;左右肩膀的病变可以选巽卦、坤卦;心脏的病变也可以选用离卦。这个很有意思,是易学的辩证系统。大家有学过脐针、腹针和眼针的,就会有所了解。其他的比如咳嗽,可以选艮卦、兑卦、乾卦、坤卦。因为咳嗽属肺,肺脏的本位是兑卦,可以直接扎本位。土金是母子相生,所以可以扎艮卦等等很多例子。第一不是子午流注选穴;第二不是常规选穴;第三不是循经选穴;完全直接从易学里推演出来的。
我再举几个例子,大家也都思考思考为什么选用这几个穴位?
头晕头痛,用易学指导下的选穴方法我选用承满、中脘两个穴位,针刺下去头晕即消失,请问是为什么?
颈椎病引起的头痛头晕,我选的是上关、胃俞两个穴位,病变就消失了,请问是为什么?
不明原因的腹痛,我选用手三里,效果很好而且稳定不反复,请问是为什么?
这就是周易在临床中直接指导而产生的具体方法。当然卦象的位置要布对,还有你要知道每个位置代表什么病,这个我以前讲过,大家可以去复习一下。了解到是什么病,直接找到卦象所在你布置的结构的位置,你可以放到肚脐上,放到脸部,甚至任何一个穴位周边都可以,因为他属于中医宇宙观天人相应合一的大全息理论,叫天人合一的宇宙系统更合适,这是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只要掌握了卦象的涵义,你就可以拿来用,而且效果很好。
但卦象没有那么简单,卦象扎错顺序效果就会减半,因为卦象涉及到吉卦和凶卦,要注意。比如解决腰的问题时,是先扎乾卦还是先扎坤卦呢?正常情况下是先扎坤卦,再扎乾卦。坤卦为上卦,乾卦为下卦,产生的是地天泰;而且先扎坤卦为母,再扎乾卦为子,叫母子相生关系。如果先扎乾卦,再扎坤卦,会发生否卦,痞塞不通之象;而且先扎子,再扎母,这叫子病及母。以后大家可以多多了解一下,周易他在临床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后人不明原因地要去打压他,但为什么他还叫帝王之术呢?反过来想一想你就明白了。
那么通过周易指导的还有什么方法呢?
其实很多,我们可以把中药甚至伤寒论里的每一个方子都可以归到卦象里。
每天都有一个卦象,每天的卦象和伤寒里一个方子绝对是一一对应关系,而且即使你不号脉,开出处方的效果也不会比别人差,那么请问这是什么原因呢?
易学讲究的是天人合一,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并不因为你起了这个卦或者你用了这个药然后去治这个病才有效;也不因为你起不起这个卦用这个方才会有效,没有任何因果关系,是不同时空同一个东西的契合,心理学上荣格提到过,这是同时性效应,大家可以涉猎一下。
易学是很有意义的,是值得我们去花时间研究的。了解了以后临床中就多了一个手段和方法,效果完全很好不比任何一个治疗手段差,而且有些地方甚至会超过一般的手段。无论你水平有多高,仍然有解决不了的病变,这种属于人力所不能为的情况下,你可以尝试用一下他,你会发现他很奥妙,你会很佩服他,而不是去打压压制质疑。
大家下来一定要很细心地研究中华文化的博大,研究中华国粹中医的根本到底在哪里?这是我今天讲课的主要内容,告诉大家周易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而且效果是有多独特,在解决一些杂病的时候优势更加突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上个月我们用这套方法在临床中实验了一下,除了一例计算失误的以外,其他的十几例效果都很好,而且只是刚刚开始弄。大家想想易学里还有很多的道理,能没有用吗?只是现在我们还没有费心思去研究它,如果我们细心去研究一下,可能就会对我们现在所学更有启发性,或者更容易有所突破。
谢谢大家,今天的课就讲到这里。预祝明天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取得圆满成功,也祝大家都能扬国威,弘国粹!再次感谢!
翻译:蔡果宏
排版 :朱丽莉
声明
本文章是牛晋桂老师于2015年9月2日在三晋经方论坛微信群里的讲课,由“中医家”委托中医志愿者整理为文字稿。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本平台发布内容的版权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如有不当使用的情况,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搜索“中医家"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资料。
推荐下载:全新中医家APP,五十万中医人专属软件,只专注中医领域。【社区】以医会友,广交天下同道。【工作室】助力中医打造个人品牌,提升医患互动,创建自己的工作室。【会议服务】全国中医会议培训随时报名,轻松加入中医名师互动圈。下载地址:http://www.zhongyijia.com.cn/d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