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名方—防风通圣散

文 / 中医健康养生APP
2019-04-26 17:09

谚语道“有病没病,防风通圣”,可见防风通圣散应用之广,历来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认为其无所不能,包治百病,并把本方作为防病保健的良药。对于专业中医师来说,正确运用本药不会有问题;但普通大众对药性、药效不甚了解,加之本方制剂属非处方药,药店随时可以买到,因此难免会造成滥用的情况。为消除大众的认识误区,避免药物滥用、损害健康,笔者今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本方。

防风通圣散主治何病?

防风通圣散是金代医家刘完素在其著作《黄帝素问宣明方论》卷三“风门”中的一首方剂,原方由防风、川芎、当归、芍药、大黄、薄荷、麻黄、连翘、芒硝、石膏、黄芩、桔梗、滑石、甘草、荆芥、白术、栀子、生姜等组成。

防风通圣散融解表、清热、攻下三法于一体,主治风热壅盛、气血郁滞、表里三焦俱实之证,病人可有发热、恶寒的表证和口苦舌燥、心烦腹胀、大便秘结、小便黄赤等里证的表现。刘完素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阳气怫郁,不能通畅,则为热也。”热,源自于郁,治疗当解其郁热,使周身气机畅通无阻。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节奏的增快,工作压力的加大,不可避免地引起不同程度的气血郁滞,久郁必然化火,故临床的火郁病证者并不少见。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运用本方可治疗皮肤变态反应或感染性疾病、人体五官、皮肤黏膜及其他疾病等伴大便秘结者,如皮炎、湿疹、皮肤过敏、斑秃、扁平疣、结膜炎、肥胖症、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脑病后遗症、慢性阑尾炎、高血压等。

防风通圣散的组方特点

古人认为,表里同病的时候,要先解表,后攻里,防风通圣散的创立,突破了“表未解未可攻里”的观念,属于表里双解的方剂。本方看似药味杂乱,其实组方之意堪合法度。如以麻黄、防风疏风解表,使风邪从表而解;荆芥、薄荷轻清上行,使风邪从上而散;大黄、芒硝泻热通便;栀子、滑石通利水道,四药合用可使里热从二便而泄;石膏、黄芩、桔梗清肺胃之热;连翘散解热毒,当归、白芍、川芎养血活血,甘草、白术健脾和中。全方具有上下分消、表里同治、气血同调、补泻相兼的作用,从而达到发汗不伤表,攻下不伤里的功效。

在运用本方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加减用药。如不恶寒可去麻黄;无便秘可去大黄、芒硝等。

把防风通圣散作为减肥药靠谱吗?

当前,防风通圣散在日本还经常被用于治疗肥胖症,不少国人听说后也纷纷效仿而购买。那么,用防风通圣散减肥果真有效吗?

其实,防风通圣散若按医圣张仲景的六经辨证来分,应治疗太阳阳明合病,其腹证多表现为腹部脂肪充实肥厚,按之有抵抗力,典型体质为充实性肥胖者,患者表现为食欲旺盛,精力充沛,恶热喜凉等。众所周知,日本人重视腹诊,并对本方治疗肥胖症进行过大量研究,认为其对妇女肥胖症确有疗效,尤其是对20岁~30岁妇女肥胖最有效,具体用法是每次6克,每日6次,连服3个月~6个月,结果发现此类肥胖症患者的体重均有明显减轻。

由此可知,用防风通圣散减肥可针对邪气盛而体质偏壮实的肥胖者,是用来祛邪的。倘若年纪轻而体质不实,所谓虚胖型的人群,是绝对不能用的。因此,国人效法以此方减肥,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辨证服用,切不可盲目跟风。

不可经常服用,服用亦有注意

清代《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谓本方:“汗不伤表,下不伤里,名曰通圣,极言其用之效耳。此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说明本方安全有效,故名“通圣”,后世恰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之说,虽似夸张,不过是在表明,本方疗效卓著,祛邪而不伤正,说明其治疗范围广泛。

但在运用本方时,需要注意:方剂的应用要符合病机。彼时刘完素创制防风通圣散有其地理和社会背景:北方气候干燥,人们多食粗粮,肠胃偏于秘结。因此,用本方来开通结滞、流湿润燥是很合理的,属于中医“因地制宜”范畴。但由于防风通圣散的功效主治众多而不甚明确,似乎凡外感病,都可用表里双解,因此在使用上常有误区。所以,必须明确:本方是对证而设的,而非针对某个病,或某些病的;倘若脱离具体病机,把本方作为防病保健药品,肆意拓宽其应用范围,误认为其可通治一切疾病是不对的。此前有龙胆泻肝丸致肾损害之前鉴,虽与关木通含马兜铃酸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忽视与药物的长期服用、过量服用有关。如今,亦应避免防风通圣散的滥用,使良药得到合理的利用,而非让其成为损害人体健康之利刃。

在服用本方时应当注意要戒烟、酒及辛辣、油腻,鱼虾海鲜类食物。同时,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药物。禁用于虚证、寒证、脾胃虚弱或兼有其他虚证而无实邪者。

不同剂型各有优劣

防风通圣散需要加生姜同煎后才能服用,为了解决服药不便的缺陷,后来医者将其制成了丸剂。但丸剂服用量大,口感也不太好,随着中成药制剂技术的发展,又制成了防风通圣颗粒。防风通圣散汤剂药效纯正,疗效最佳,但需要煎煮,服用不便;防风通圣颗粒是从原药材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作用迅速,味道可口,体积较小,服用方便,疗效较丸剂优;防风通圣丸药效持久,但吸收较慢,服药量相对较大。

综上所述,刘河间创制的防风通圣散寓汗、清、下三法于一体,治疗风热壅滞之证,为外有风寒之邪,内有里热壅盛。目前“防风通圣”的剂型多样,用于治疗临床多种疾病,故有“有病没病,防风通圣”的谚语,但需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应用才能发挥疗效。

本文摘自《中医健康养生》杂志,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安装该杂志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