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肉加上他,作用太厉害!不但腰突不见了,连下肢麻木都拜拜

文 / 中医付虹
2019-04-25 00:19

绝大多数人应该都听说过"腰椎间盘突出",很多患有腰痛的人也十分担心自己是否是腰突,而患有腰突的患者更是饱受疼痛折磨。

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究竟是什么?怎么产生的?又该如何治疗?

一起来看一篇"椎间盘"的"自述"吧!

腰突的病因都有哪些:

1. 外伤:在外进行,某种活动或者劳作的时候,一旦遭到外力撞击,或者意外扭伤,就会让腰椎受损,从而诱发本病。

2. 劳损:一些总是弯腰搬重物的工作人群,因工作需要,总反复弯腰,导致腰椎受到较大劳损,时间一久,就会易发此病。

3. 刺激:当天气特别冷,而自身又没有进行任何保暖措施,就会让腰因此遭到寒气侵袭,从而一直聚集体内,时间久了,就会引发此病。

腰突病理分型:

1. 突出型——纤维环破裂,后纵韧带完整。髓核经纤维环裂隙向椎管内突出,后纵韧带未破裂,影像学表现为椎间盘局限性向椎管内突出,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出现典型神经根性症状、体征。此型通过牵引、卧床等保守方法可缓解,但由于纤维环裂隙愈合能力较差,复发率较高。

2. 膨出型——纤维环未破裂,膨出为生理退变,纤维环松弛但完整,髓核皱缩,表现为纤维环均匀超出椎体终板边缘。

3. 脱出型——纤维环、后纵韧带均破裂;、后纵韧带完全破裂,髓核突入椎管内多有明显症状体征,脱出多难自愈,保守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大多需要微创介入或手术治疗。

4. 游离型——脱出的髓核在椎管内游走。脱出髓核与相应椎间盘不连接,可游离到椎管内病变的上或下节段、椎间孔等,其临床表现为持续性神经根症状或症状,少数可出现马尾神经综合征,此型常需手术治疗。

腰突临床表现:

1. 坐骨神经痛 由于50%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生在L4/L5及L5/S1椎间隙,故多有坐骨神经痛。疼痛多为钝痛,并逐渐加重,呈发射痛。

2. 腰痛 腰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也是早期症状,以持续性钝痛为多见,也有腰痛急性发作,呈痉挛性剧痛,难以活动,各种活动均受影响。

3. 腹股沟及大腿前内侧痛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时,突出的腰椎间盘可压迫2、3、4神经根,导致支配区域疼痛。

4. 间歇性跛行 由于腰及下肢的疼痛及麻木突然加重所致。多出现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继发腰椎管狭窄,或原发性腰椎管狭窄的表现。行走时腰椎管内受阻的丛静脉逐渐扩张,加重了对神经根的压迫,引起。

5. 马尾综合征 主要表现在中央型。有巨大突出时,可压迫附近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出现严重的双侧或左右交替的坐骨神经痛、会阴区麻木、排尿排便不利、双下肢的不全瘫痪等。

6. 其他 有的患者的患肢可出现发凉、尾骨痛、小腿水肿等。

腰突的主要治疗偏方:

1.核桃栗子红豆养生粥

原料:核桃肉20克,红豆100克,粳米100—200克。

做法:将核桃肉洗净捣碎,与红豆,粳米同煮成粥,能润肺止咳,补肾固精,润肠通便。但有痰火、积热或腹泻者忌食。

功效:调血之功,有补肾壮腰、健脾止泻、活血、止血功能。

2.芡实粥

原料:芡实30-50克,粳米100-200克。长时间站立,引起腰背部疼痛:长时间站立,让腰背部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再加上长时间工作的疲惫造成站立、伏案姿势变形,腰背部肌肉更加紧张、疲惫,就会使腰背部,导致腰背部疼痛。

做法:将二者同放入锅中,加水煮开后,改用小火熬。

功效:芡实性味甘平,能固肾涩精、健脾止泻,适合中老年人食用。

腰突日常注意事项:

1. 注意劳逸结合,一个姿势持续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应适当伸伸懒腰,也可自己轻轻捶捶腰,这样可使腰部的紧张得以解松片刻,防止腰部肌肉的疲劳出现腰椎劳损的现象。

2. 尽量多注意休息,尤其是卧床休息可缓解腰部肌肉的,可使腰肌和椎间盘得到充分的休息与放松。

3. 使用正确的腰部姿势,防止腰部的过度疲劳的同时还要防止腰部受到外伤及寒冷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尽量减少弯腰的几率。

4. 注意夜间睡觉时的睡姿,以双下肢稍屈曲位,侧卧为好,可使内的压力减到最低,放松腰部,以使腰推获得充分的休息。

5. 注意腰部的保护,其是在冬天,腰的保暖对于间盘是一种有力的保护方式。

6. 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可以采用倒走、飞燕、悬垂等方法进行锻炼,提高腰背肌力量。

目前,腰间盘突出,颈椎病,滑膜炎,肩周炎,关节炎等骨科问题,临床上以保守治疗为主,90%能得到治愈!

你还在为你的疼痛久治不愈找不到好的医生而烦恼吗?

你是不是花了很多冤枉钱,各种治疗方法都尝试过了仍然酸麻疼痛难忍?

如果你有疼痛的一些问题,你也可以和我聊一聊,我会给你一些方法,给你一些好的建议

陈老师微信155 155 6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