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春天容易出问题的阴虚体质

文 / 刘医生的小金方
2019-04-18 12:25

我的微博、微信里有大量的朋友留言,问自己的身体问题,前几天我截屏给大家展示了一下,我微博的求问留言是五千多条,根本无法看过来,加上自己才疏学浅,所以深感有压力。

偶尔看看留言,会发现这里面基本全都是西医治疗无效的人,而且,多数中医也治疗无效。所以,我这里可以看到大量的误诊病例,往往患者辗转于医院数年,其痛苦可以想象。

多数是大方向判断错误,比如,有的网友一再求问,我就让其发来舌头照片,结果一看,这是明显的阴虚患者,舌红无苔,加上症状,基本可以断定阴虚。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医生,尤其我发现现在年轻的中医,特别喜欢使用干姜、附子、桂枝、半夏,甚至细辛等药,不管什么舌象,即使舌质如此之红,仍然一用就是很久。这是不妥当的,不能说中医只有温阳一个方法,一提滋阴,就是温病学派了,就是假中医了,只有温阳才是纯中医,这就偏颇了。

中医讲究的是阴阳平衡,不可偏废,如果单纯讲一方面,容易误入歧途,尤其是年轻中医,识见不广,更容易受影响,然后自己再出去讲,影响就更大。这样的错误,在我这里看到的数量非常巨大,患者都是服药很久,没有效果,甚至更重。所以提示各位同仁,需要警醒,一切为了患者,愈病为先,什么学派之争,皆是虚幻。

曾经有老中医说:平生没有见过一个阴虚的患者,全是阳虚的。总有朋友问我是不是这样,我的回答是:这位老中医是我非常尊重的,他所贡献的方子和经验都令我受益匪浅,但是,他的这话是不全面的,不要被这句话误导了。很多人碍于面子,婉转为其开解,我觉得不必的,人哪有完美的?哪有说话全对的?如果把阴阳平衡这个基本认识去掉了,认为只有阳没有阴的话,那就等于废了中医的根基了。

阴虚,是广泛存在的,而且,对人的健康影响比较大,所以我们一定要了解阴虚的知识。

中医认为,阴虚是指由于人的身体里面,阴液不足,不能滋润,不能制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证候。《黄帝内经》说:“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体内阴液缺乏之人,身体缺少濡润,则会出现虚热的表现。大家一定要知道,这种热,是虚热。好比阴阳平衡,都是100分,现在阴不足了,变成了60分,那么,阳好像就多出了40分,此时阳多就会显得体内热,这叫虚热。您把阴的40分补上,这叫滋阴,此时需要滋补,两者都是100分了,阴阳平衡了,就不会有虚热了。这和外感、身体瘀滞导致的实热不同,实热是真的热了,需要清热,需要泻火。

打个比方,阴就好比汽车发动机里面的润滑油和冷却液,如果这东西少了,发动机运转就会很热,此时增加润滑油和冷却液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灭火器。

阴虚体质之人,在春夏之际,是最难过的,因为本来就有内热,而天气之热,又会伤体内之阴,这样就让体内更热,所以这样的人,“秋冬易过,春夏难捱”。

阴虚证常见的表现是:头晕耳鸣,阴虚之人耳鸣的声音是非常尖锐的,失眠多梦,容易辗转反侧难以入睡,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奋躁动,遗精,女子经少或闭经,或崩漏,形体消瘦,咽干口燥,总想喝凉的饮料,身体定时发热如同潮水,尿黄便干,手心烦热,其实阴虚之人,冬天手脚也会冰冷,但是到了夏天,则会变成手脚心热。阴虚之人睡觉盗汗,颧红,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这里面,我尤其强调舌诊,为什么很多中医都在大方向上搞错了?就是因为诊断手段不充分,所以我提醒大家要充分重视舌诊,因为舌诊的直观性,可以给我们提供最有效的参考。所以,对于阴虚,我一再强调,要看舌头,看舌头!

阴虚的舌象

这是比较复杂的:

1、有的阴虚是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导致的阴虚;

2、有的阴虚五志过极,肝火太旺,耗伤阴液;

3、有的是房事不节,损耗肾精,最终导致了阴虚;

4、有的是过服温燥之品,香燥耗气,结果导致阴虚,比如我看到有些喜欢吃麻辣食品的人就容易阴虚;

5、有的人是熬夜消耗,导致伤阴。

种种这些因素,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机体失去濡润滋养物质。

会的,阴虚可与气虚、血虚、瘀血、阳虚、阳亢、精亏等证候同时长期存在,或互为因果。表现为气阴亏虚证、阴血亏虚证、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阴精亏虚证、阴津(液)亏虚证、阴虚内燥证等阴虚证候,进而可发展成亡阴、动风等病理变化。

基本是没有的,见到阴虚,就要滋阴,同时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障碍就同时清除。比如阴虚伴有瘀血,那就在滋阴的同时,活血化瘀就可以了。

阴虚之人,因为身体基础不同,最终也会落到各个脏器的阴虚上,比如肺阴不足,肝肾阴虚,胃阴不足,脾阴不足,心阴不足等等。但是我觉得,对于老百姓,对于爱好者而言,总体谈阴虚就可以了,您只要滋阴,五脏之阴就都受益,大方向就没错,身体一定会改观的。有的人,到处求医问诊,觉得自己患了严重的疾病,其实,就是一个单纯的阴虚,西医的那些病名,都是阴虚的结果而已,到处求医未必有效,真的还不如自己认真地分析自己的体质,如果是阴虚,就认真的滋阴,反而一滋阴,症状全消失了。

还有的朋友,是完全不了解中医知识,找到我,问自己奇怪的病证,结果一看舌头,就是阴虚,用最最简单的滋阴方法,立刻身体就恢复了。因此我总是想,真的应该让大家了解最简单的中医体质的知识啊。

其实非常简单,首先是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怀山药这几味药。这几味药本身不是滋阴的,是补精的,熟地、枸杞子补肾精,山萸肉补心肝之精,怀山药补脾肺之精,这种思路是古人在论述六味地黄丸的时候论述过的,补五脏之精。因此这些药的药性偏温,严格地说,它们滋阴是不恰当的,它们补精,而精气化生阴阳,因此在补精的基础上,再配合滋阴之药,才更有力量。

而滋阴之药,大致有生地、沙参、麦冬、天门冬、石斛、玉竹、女贞子、旱莲草、龟板等。现在这里面的石斛和玉竹是国家规定的药食同源之品,非常遗憾,其实生地、沙参、麦冬等都是我们常用的,完全应该也归入药食同源里面。我觉得现在是因为行政管理问题,没有归入,但是中医历史发展的长河是漫长的,不必以短短的这些年的管理问题为规范。这些药老百姓平时用,只要是阴虚之人,完全没有问题。关于这些药物的应用,我写过很多文章了,文章后面的链接里会有的。

中医滋阴的方剂也非常多,比如六味地黄丸、二至丸、一贯煎等等,大家可以逐渐了解。

在饮食方面,阴虚的人可以吃一些凉性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绿豆、藕、马兰头、大白菜、黑木耳、银耳、豆腐、甘蔗、李、桃、西瓜、黄瓜、百合、山药、乌贼、甲鱼、鲍鱼、螃蟹、牛奶、牡蛎、蛤蜊、海蜇、鸭肉、猪皮等。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凉,都有滋阴的功效,可以和滋阴的药物配合,做成药膳。

阴虚火旺的人,应少吃辛辣及煎、炸、爆、烤的食品,控制牛羊肉、鸡肉,热性的食物要适可而止。

在春夏季节,阴虚之人注意尽量避免暴晒,不要在酷热中从事什么活动,避免大汗淋漓汗如雨下,这样会严重地伤阴,甚至会出现阴脱的危症。

另外,阴虚之人要调养性情,阴虚容易动火,脾气会大,而坏脾气同样会让阴虚严重。所以,阴虚之人如果能保持心态的平和,保持安静,不冲动,会对身体有好处的。当然,阴虚的体质是根本,如果做好滋阴的工作,则人的脾气自然会小一些,这是从身体,来调整心理的一种非常好的路径吧。

我是中医老刘,个人微信:docliu66,有问必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