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相信中医

文 / 国易堂中医药
2019-03-19 11:06
我只相信中医

写在前面

2001年开始的,不仅是一个新世纪,更是一个新千年,是千年一遇的划时代转折。这一转折在改变什么,在带来什么?身处转折潮头的我们还难以看清,但转折所开辟的全新视野,使我们对中医能有更高更深的理解和探究。

首先让人刮目看清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项重大事实——中医历经5000年沧桑,像喜马拉雅山一样昂然耸立于地球东方,中医是中国的第一大科学发现和发明。

1

中医远超四大发明

中医有没有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如何评价?探讨和回答这个问题,不只关系到如何正确认识中医,更关系到如何正确阐明中医的科学原理,需要强调以下几点。

第一,中医是包含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庞大体系。

中医既有科学发现,又有技术发明,而且都不是单项,是成系列的,是个包含系列发现和系列发明的科学体系。

首先是科学发现,独创地研究和认识了众多的医学事实和规律,总结为理论体系。其重大和典型者有,“人应于天”的医学规律、人的结构复杂性与非解剖结构、人的功能复杂性与功能态病变、证候病变系统、病因转化为病变的病机、推动机体自主调理的防治规律等。

其次是技术发明,是由所发现的医学规律转化而来,是中医原理的技术化。其重大和典型者有四诊、中药、方剂、针灸等。需要强调,中医的发现和发明是个内在统一的整体,特别是各项技术的原理都根于中医理论,把发现和发明分割开来,单方面评论技术,或孤立地评价单项技术,都易“去中医化”,既不能如实地阐明其技术原理,更不能如实地阐明科学原理与技术发明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不能从整体上来认识和评估中医的发现和发明。必须把中医作为一个整体,综合考察其发现和发明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做出整体性的基本评估。

我只相信中医

第二,中医在中国的众多科学发现和发明中位列第一。

十年前,本人曾发表两文,一论和再论“中医是中国第五大发明”,实际上称中医为“第五大发明”不确切。

当时作论有两个特定背景,一是批“中医是伪科学”论,首先要回答“是与非”的问题,立论的方向是强调中医的科学性,论证中医是包括系列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学术体系。

二是学界在讨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是什么”,作为参与讨论之一见,强调能称得上“第五大发明”的,首推中医。

十年后的今天再来论证,需要对所提“第五大发明”做两项原则性改正。

首先,把“发明”改为“发现和发明”。因为发明是指技术发明,但中医不只有技术发明,更有科学发现,中医的科学发现比技术发明更多、更重,中医是一个以科学发现为核心包括技术发明的体系。

其次,把“第五”改为“第一”。提“第五”是以“四大发明”在先为基础,按照认定发明的时间先后来排序。但是,那四大发明都是单项技术,中医不是单项技术,而是系列,特别是有系列科学发现,在整体上中医的发现度、发明度、贡献度远远超过那四大发明,无疑位列第一。

第三,中医的发现和发明主要集中于西医视野之外。

这是一项重大基本事实,但不懂和罔顾这一事实时日已久。违背这一事实而以西医标准来评判中医,百多年来造成种种谬误。

20世纪中医的三项重大实践——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中医走向世界,把这一事实深刻地揭示出来,中医的学术视野与西医不仅相异而且存在方向性相悖。中医的主要发现和发明,都是在西医的视野之外研究和认识的医学事实和规律,迄今只有中医独立地掌握并用于临床,与西医不可通约,因而具有首创性、独创性、原创性。

第四,正确地评价需要适当的时代条件。

恩格斯讲:“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进行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便认识到什么程度。”时代条件决定认识水平,这是一条客观规律,由此可看清中医的四种情况:

一是中医学术发展的时代条件(远古至1840年),决定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只能达到那种条件所能支持和允许的水平;二是1840年以来“西风烈”的时代条件,造成对中医的错解和否定;三是新世纪新千年提供的全新时代条件,让我们重新认识和揭示中医曾被掩盖和否定的科学发现和发明;四是近代工业文明在欧洲的兴起,需要也发现和发挥的只是中国的三大机械性发明,而不是中医等非工业文明所需的发明,但新世纪新千年兴起的新文明,需要也将发现和发挥中医的科学发现和发明。

第五,中国要有话语权,需要做出自己更正确的评判。

中国众多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重要性并不相同,如何排列?作为发现和发明者的中国人理应有自己的评判。遗憾的是,中华民族搞科学发现和发明5000年,向来没有自我评价和标榜宣传,更缺乏总结评价的专门研究,甚至直到20世纪中叶学界还流行荒诞的“中国无科学”论。相反,对中国的发现和发明的总结与评价是西方人首先开辟的。

第一部《中国科学技术史》由英国人李约瑟主笔,于20世纪后半叶组织研究和编纂。关于中国的“三大发明”(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由意大利人卡丹于1550年首提,后由英国人培根于1620年、德国人马克思于1861年、英国人李约瑟于1946年进一步强调和论证。

中国的“四大发明”(三大发明加造纸术)则由英国人艾约瑟首提,经李约瑟进一步论述,渐成世界共识。中国的大发明首先由外国人评价和论证,客观地显现了这些发明的重大和世界级贡献,但是,中华民族难道就没有评价的话语权么?难道只有这四大发明么?没有比这四大发明更重大的么?当然不是。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学者们主张发中国的声音,于2013年启动“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评选”,遴选出中国古代的“重大创造发明”113项(其中属于中医的15项),提出标准和方法进行评选,于2015年公布评出的“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85项(按性质分为三类,每类内以发明时间为序排列,未评名次),“四大发明”只是其中的4项,而属于中医的有8项。

华觉明总结的“中国二十四大发明”,从原创性、重要性、功效性进行评价,把中医作为一个整体,与“汉语”一起并列第一位。需要指出,这项研究意义重大,较如实地反映了中国古代技术发明的基本面貌。但是,就中医而言,该研究存在两种明显不足。

一是只限于技术发明,不包括科学发现,没有如实地反映中医是以科学发现为核心包括技术发明的体系,对中医评价很不完整。二是把中医的技术发明分列为若干项,没有反映这些发明的内在统一性和技术原理根于中医理论的本质,对中医技术发明的评价不够深入和系统。只要在该研究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把中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统一起来作整体评价,毫无疑问中医当列第一。

我只相信中医

2

中医5000年创造三大奇迹

中医作为中国的第一大科学发现和发明,其成就和贡献已用铁的事实铸定,在医学史、科学技术史、人类文明史上,5000年创造了三项伟大奇迹,无可争辩地显示和证明了其“第一”性

2.1 世界多元医学中唯一不中断地发展至今

人类文明有5个主要发源地,即古中国、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这5个文明发源地都孕育产生了自己的医学。但是,诞生于不同文明母体的多元医学,后来的发展非常不同。

古埃及早在公元前525年就被波斯帝国吞并,后又为希腊人所统治,其早期文明连同其医学过早地衰落了。古巴比伦也于公元前6世纪被波斯帝国吞并,其古代文明连同其医学也过早地中落。古印度于公元前6~4世纪先后被波斯帝国、马其顿一度占领,其后虽然继续发展了自己的文明和医学,但是到12~14世纪以后也相对落伍了。

古希腊的医学是欧洲的一个高峰,并延续到罗马时期,但后来发生了一次断裂、一次转折。断裂发生在“中世纪”(公元476~1640年)那“黑暗的一千年”,“医学真正成了神学的婢女”,形成“宗教医学”,医学神学化,学术凋敝。

转折从1543年维萨里出版《人体的构造》开始,在欧洲发生医学革命,医学挣脱宗教的桎梏,用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果和还原论方法来研究和解决医学问题,重新建立崭新的“机器医学”、“生物医学”,经过400多年,发展成为今天所见的西方医学体系。在现行的西方医学体系中,不但清除了宗教神学的影响,而且也不包含古希腊医学的一个字,是16世纪以后重新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只有中国医学是个例外,从起源到今天,5000多年的发展从未中断。发展过程有起伏性和阶段性,但从未发生断裂;学术研究有突破有创新,但从无基本模式的转换;学术思想、理论观点、临床防治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形成一个历史与逻辑高度统一的学术体系,这在世界医学史上是个奇迹。

2.2 中国多门自然科学中唯一不与西学融合

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具有客观真理性,源于不同地域或民族的科学,对于同一规律的认识只要达到真理水平,必然会走向统一,真理是一元的。

中国和欧洲是自然科学的两大主要发源地,在历史上创造了各自的辉煌,在公元后的十个多世纪,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长期遥遥领先。

但在16世纪以后,欧洲发生科学技术革命,逐步赶上和超过中国,开始了中西科学相融合的过程。到19世纪末,中国的数学、天文学、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成就,已经与西方相关学科的成就全部融合,只剩下一个例外——医学。中医学的基本原理与西方医学至今不能融合,这是中医创造的又一奇迹。

李约瑟博士专门研究了中西科学相融合的历史进程,分别找到了各个学科欧洲赶上和超过中国的时间点(“超越点”),以及每个学科实现中西融合的时间点(“融合点”),计算出了从“超越点”到“融合点”之间的时间间隔,考证的结果如表1。


我只相信中医


李约瑟于1967年总结称:“东西方物理学,早在耶稣会士活动时期终结时融为一体了。中国人和西方人在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很容易有共同语言。在植物学和化学方面,过程就要长一些,一直要到19世纪才达到融合。而医学方面却至今还没有达到。中国医学上有很多事情,西方医学解释不了。”“我们发现,东西方的医学理论和医学实践至今还未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李约瑟所考察的,是17至19世纪中西科学的自然融合过程,而20世纪以来的新实践,把这种矛盾更加深刻地显现出来。一方面,有领导有组织地开展了中西医结合研究,目的就是把中医与西医结合起来,但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却证明,中医的基本原理与西医“不可通约”。另一方面,开始了中医走向现代世界的进程,几十年的实践也证明,“中医西进”在基本原理上“无轨可接”。

从中国和西方分别起源的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的成就,几乎全部融合了,只剩下中医一个例外,至今不能与西方医学相融合,这在医学史和科学史上都是一个奇迹。

2.3 两千年前确立的理法方药体系至今主导临床

中医连续发展5000年没有中断的是什么?中医与西医不可融合的基本原理是什么?是理法方药体系。它确立于秦汉时期,两千年一脉相承地发展,至今主导临床,可靠有效,并已传至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天已经183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中医创造的又一奇迹。

中医的理法方药体系渊源久远,以秦汉时期的《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为标志而确立。它不是单项理论或单项技术,而是包括基础理论、防治法则、中药方剂、针灸推拿等相当完整的学术体系,是现有中医经典学术的主干和核心。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两千年前确立的理法方药体系之所以一直有效地主导临床防治至今,在于它如实地认识和掌握了健康与疾病的客观规律,如实地认识和掌握了有效调理病变的机制和规律。

在世界各种医学中,多数学说是“短命”的,有的早夭,有的晚成,“长命”达千年以上者鲜,更无成体系者。像中医的理法方药这样,作为主导临床的基本原理的成套学术体系“两千年一贯”,真正独一无二。

我只相信中医

3

中医将迎来第六个辉煌千年

中医之所以成为中国第一大发现和发明,创造三大奇迹,主要基于其他医学或学科所不具备的四个基本条件。

第一,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中医之所以有比其他学科更多、更深的发现和发明,在于所研究的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对象——人的健康与疾病,机制多,规律多,而且深刻和复杂,因而中医的发现和发明多,深度和难度大,从整体上超过其他学科的发现和发明。

第二,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作为医学研究,临床防治是最基本的实践基础,在医学实验兴起之前主要靠临床。中国历来人口众多,长期占世界人口的1/4,人多病多,有世界上最大的临床样本,为世界各国的医学望尘莫及,为中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临床研究条件。

第三,中国社会长期统一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和繁荣是医学发展的社会基础,在中医发展史上虽然有战乱和朝代更替,但社会的基调是统一和稳定。就连美国智囊前国务卿基辛格,也于2015年3月在北京强调,过去的1800多年中国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有组织的一个国家。中国的这种社会环境既保障了中医所掌握的特大临床样本长期稳定,也支持中医以其为基础连续不断地研究了几千年,这在世界上也独一无二。

第四,中国思想文化的孕育。中医由中国思想文化母体孕育而生,周易、道家、儒家等的思想系统地融入中医,遵循其思想和方法对人的健康与疾病进行中国式的研究,形成中医特有的学术视野。它原则性地区别于西方医学遵循西方思想文化所形成的学术视野,在认识的深度、广度、高度上都超出了西方医学和科学,特别是对人的健康与疾病的复杂性的认识达到了第一的程度。

总之,中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不仅铸定于历史,更贡献给现在和未来。中医的发现和发明远在西医视野之外,代表着医学发展的另一方向;中医的发现和发明集中于健康与疾病的深层复杂机制和规律,正是新世纪新千年医学突破的新方向;从这些发现和发明进行新的开拓,可开辟中医创新发展的新纪元,引领医学的新革命。随着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中医将迎来第六个辉煌千年。

我只相信中医

中医成他国的救命稻草

2018年8月18日,为期两天的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中医和中药学国际论坛闭幕,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近百名中医药专家参加了论坛。

与会人士认为,中医在美国医疗体系中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除中医针灸已被广泛认可之外,中药疗法也开始走进美国的医院和诊所,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秘书长桑滨生还表示,中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正处于上升阶段,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和辨证施治理念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接受度正在提高……

NCCAOM进行的一次全国性调查表明,美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接受过针灸治疗。在这些人当中,又有21%的人除了针灸之外,还同时使用过中药、推拿、按摩等方法来治病。此外,有60%的美国人表示,他们在需要的时候乐于考虑把针灸作为治疗病症的一种选择。

据说过去美国西医的医院是不接受中医的,而现在的转变是:经常会有为中医介绍病人,并建议病人尝试中医疗法,并且有部分医院也设置了针灸科,由掌握针灸技术的临床医生为病人诊疗。美国50个州中已有46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立法让针灸行医合法化。

这些年,美国从中国挖掘了大量的中医人才,甚至还不惜一切代价拿到了许多治疗疑难杂症的方子。作为独立医学体系,美国政府每年花费超1.2亿美元用于补充和替代医学的研究和发展,而针对中医、中药和针灸的研究项目多达几十种。

我只相信中医

而在英国,因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英国常年多雨。历史上毫无“湿气”概念的英国人,风湿病重到骨子里,数百年无药可医。

直到1961年,英国人成立针灸学院,才终于找到攻陷风湿病的灵丹妙药,万万没想到,古老的中国中医竟成为他们的救命稻草。

如今,英国中医诊所已高达3000多家,仅伦敦就占三分之一。平均每年都有150万人接受中医疗法,在中医等传统医疗方面的年消费开支达1.3亿英镑;超过11所正规大学开设中医、针灸课程,响当当的英式授课。比起抗生素横行的西医,他们更推崇以自然疗效著称的东方医术。使用中医做保健医疗,已经成为英国公共利益和社会需求的一部分。

更多其他西方国家亦是如此。

我只相信中医

“我只相信中国中医!”

“你们是真主派来的使者!”

“我只相信中国医生!”

这是发生在国外一家中医中心的故事,不可不谓外国患者对待中医态度的一种代表。

其中一位名叫Hadijia的家庭主妇,因十多年的腰痛被针灸治好了,她不禁对神奇的中医针灸赞叹不已,而且还领来了左邻右舍,向他们宣传推广针灸。她由衷地对中国医生们说:“你们是真主派来的使者!”

另外,除了中医中心当地患者,还有许多人从几百公里以外几经周折赶过来的患者,如Mustafa。他踏进针灸中心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只相信中国医生!”他告诉中国医疗队员,他对中国医生的理解就是医疗技术高超、工作认真细致,与一些马虎大意的、工作懒散的其他医生比起来,他更觉得中国医生好。

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的持续提升,“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这些都让中医药在国际舞台上的角色变得愈发重要和多姿多彩。中医国际化已经进入2.0时代,当下亦是中医药国际化最好的时机。

还有这样一个视频:

视频中讲到,当前有4、5万俄罗斯退休老人居住在黑龙江省,而中医可以很好地治疗他们的风湿、关节痛,这成为他们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

在欧洲,中医药越来越受欢迎,而且看得起中医的起码是中产阶级,因为中医看病可不便宜。

另有荷兰一名医学博士库普曼斯,患上了严重的溃疡性结肠炎,看了十几年的西医都没有效果,反而越来越重,最后竟然服用3个月的中药后病情就得到了有效控制,还摆脱了西药严重副作用的困扰。

我只相信中医

下一个百年属于中医

WHO在一份报告中曾指出,21世纪的医学不应该继续以疾病为主要研究领域,应当以人类的健康作为医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即由治疗转向预防保健。西方医学基于诊断疾病,而不是保健;基于治疗,而不是预防,很显然违背了这一趋势。

英国李约瑟研究所所长、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很早说过,随着岁月流逝,西方逐渐对中医重视,并渐渐开始广泛应用这种医疗手法……其中,针灸止痛法已经迫使世界其他地区的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第一次认真思考中医之道,它在这些人心中的影响远比其他任何技术进步都要深远。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院长周华,曾是中国援摩医疗队的一员,对于国外患者对中医的急需有着切身的体会。他认为,在现代医学分工越来越细,整个医疗系统和疾病治疗的实施逐渐“破碎化”的趋势下,中医的整体观、辨证施治、治未病等核心思想如能得以进一步诠释和光大,将有望对当下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医疗政策、医药工业、甚至整个经济领域的改革和创新带来深远的影响。

我只相信中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王笑频也说,当下,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成为了各国沉重的医疗负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点是难以治愈,需要长期用药、终生治疗。而中医药学整体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防病治病方法和技术,在防止慢病井喷,延缓慢病发展,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等全生命周期内,将大有作为。

“整合医学”概念的提出者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在分析医学模式的演变后,就指出中国中医药学必然成为未来医学发展和整合医学时代的主要贡献者。

钱学森不也说么,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中医现代化,不是中西医结合,不是西医化中医,而是反过来中医化西医,是中医的未来化,也就是21世纪我们要实现的一次科学革命……所以医学发展的方向是中医,而不是西医,西医也要走到中医的道路上来。

目前,中医药法规和发展规划相继推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合作,加强同世卫组织的合作……这些举措为“中华瑰宝”的下一步发展和“走出去”吹响了“集结号”。

业内表示,潮起潮落,近一两百年来是西医飞速发展的时代;谁说下一个百年,中医不能在世界范围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