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文 / 铁链比伯
2019-03-06 03:01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但为什么难呢?这主要是因为,湿气和寒气不同,湿气是需要通过脾胃运化才能代谢出去的,但大多数人不懂这一点,只顾排汗,排水,但其实这样是去不掉湿气的。要祛湿,先调脾胃。

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我们平时喝的水满足人体需要,滋润到全身,就像浇花一样。但当脾胃失调,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形成湿气。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产生湿气的原因

内因:体内摄入过多油腻的东西,加上胃部消化不良,食物垃圾长期在体内堆积,或者常吃冰冷食物、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损伤人体阳气,使体内产生湿气。

外因:一般是受到外部湿气的影响,像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或洗了头不及时吹干、衣服湿了继续穿、淋雨等,这样很容易让外部的湿气通过毛发皮肤进入人体,时间长了会造成脾虚胃弱,进一步,湿气开始造成肺弱,肾虚,同时湿气开始下侵肝胆,造成肝胆湿热。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一分钟自测体内是否存在湿气过重的情况
  1. 大便粘稠:每天清晨起来排便的时候观察一下大便是否会存在异常,若是大便出现不成形,或者粘马桶的情况,这就是大便内水分过多导致的其实也能反映出身体内湿气比较重了。
  2. 舌苔黄腻:舌苔其实也能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健康,若是舌苔发黄并且比较腻,那么就有可能是身体内湿气过多导致的了。
  3. 刷牙恶心干呕:若是在刷牙的时候出现恶心干呕,嗓子眼里总感觉有些比较粘稠的东西,又咳不出来,那么也有可能是湿气过重导致的现象。
  4. 犯困:已经睡的时间比较充足但是起床后还是觉得十分的困,总感觉身体乏力没什么精神,这是湿气比较重的情况下会导致的现象了。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当我们身体内湿气过重的时候,会导致身体出现一些异常的表现,通过这些表现我们就能够判断出自己是否存在湿气过重的情况了

那么祛湿的关键在哪呢?中医认为:除湿先健脾!

所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许多人祛湿没有找个湿气的根源,祛湿就该先健脾。

脾是蕴化湿气的主要脏器。中医讲到,脾能“蕴化水谷、蕴化水湿”,意味着脾除了有消化功能,还肩负着“化湿”的重要职责。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退休老中医力荐三大化湿大法——招招健脾祛湿。

一、除风湿羌活汤

【处方】羌活5分,防风1钱,苍术(酒洗)1钱,黄耆1钱,独活5分,柴胡5分,升麻7分,甘草(炙)3分,川芎3分,黄柏3分,橘皮3分,藁本3分。

【功能主治】功能主治燥湿健脾。主周身重着;或多食生冷,吐利俱作。

脐下痛,加熟地5分;如不止,大寒也,加肉桂的功效与作用2分;胸中气滞,加枳实3分;胁下气滞,加青皮3分,如气促、少气者去之;身有疼痛,湿重者,加去桂五苓散1钱

除风湿羌活汤这个处方,在《内外伤辨》《脾胃论》中都有记载,祛湿效果也是经过论证得。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二、百珍清湿膏——云南老中医力荐祛湿金方

中医膏方俗称“膏滋药”,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膏方不同于其他补药、补方,它具有补中寓治,治中寓补,补治结合的特点,且膏方服用方便,便于保存。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百珍清湿膏甄选以上数多味上等药材经过7大道古法工序熬制而成,真正做到了有效祛湿、好喝方便、内外同调、营养好吸收、安全无副作用。

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症状,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

薏苡仁利水渗湿最在行,可以去湿除风、除痹止痛、水肿、脚气和风湿疼痛等效果显著。

黄酒有较强的消食化积作用,并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此方具有补脾祛湿、益肾固精、强身健体、除湿止带、健脾燥湿、祛湿消肿、清热排脓、美容养颜的作用。

三、针灸——关元穴

针灸疗法在临床上,按中医的诊疗方法诊断出病因,找出疾病的关键,辨别疾病的性质。

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

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脾胃是化湿“大总管”!老中医公布:3个化湿大法,健脾祛湿!

功效:关元穴这个穴道的位置在我们的肚脐下面大约三寸的位置,是一种具有很好养生以及强健身体功效的穴位。长期对这个穴位进行艾灸,能够有效的健脾祛湿、调理气血、并且对于补肾固精也具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