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后,祛湿养阳,简单三招,排净湿毒,生发阳气,一年少生病!

文 / 营养师雪姐
2019-02-18 07:11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人体养生的一个重要时段。

此时,养生的重中之重,是做好两件事——祛湿与养阳。

立春后,祛湿去关键

立春后,要助于祛湿,减少生病。

一方面,冬季进补,吃得过于肥甘肉厚,容易损害脾胃,而脾主运化,皮受损,会影响体内水的运化,导致湿气滞留在体内。

另一方面,冬季天寒地冻,人体活动减少,运动量少,也会导致体内湿气堆积。

此外,到了春季,雨水天气增多,地湿之气渐升,也会加重体内湿气,引起一系列的疾病与不适。

立春后,万物欣欣向荣,此时,身体的毒素也趁机外发,正常给人体清除毒素的大好时机。

因此,立春后,要注意,给人体去去湿,排排毒。

简单三招,排净湿毒,少生病

第一招:自制龙须薏仁茶,健脾祛湿

立春后,多喝点茶水,有助于排毒,用健脾祛湿的植物泡水,祛湿毒,效果更佳。

准备:龙须、薏仁、赤小豆、马齿苋、蒲公英、芡实、山楂、淡竹叶,小茶包

制作:

1、龙须,摘选干净,烘干,碾碎;

2、蒲公英、马齿苋,分别洗净,切段,烘干;

3、赤小豆、薏仁、芡实,炒熟;

4、淡竹叶,山楂,烘干;

5、将这几种,捏碎后,装入茶包中;

6、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

龙须,俗称玉米须,虽然经常被丢弃,但是其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利水、消肿、泄热之功效,可促进体内多余水分代谢,减少头发皮肤出油等。

薏仁,是祛湿中常用到的材料,具有利湿健脾、祛风胜湿的功效。与赤小豆搭配后,祛湿效果更突出。

马齿苋,归肝、大肠经,据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的功效,且马齿苋含有很多营养成分,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利尿利湿的佳品,可改善湿热所致恶心、舌苔发黄等症。

芡实,淡竹叶, 以渗湿泄热见长。山楂,归脾经,有很好的消食健胃的功效,可改善胃脘胀满、不思饮食等病症。

第二招:生姜花椒泡脚

湿气重,泡泡脚,有助于祛湿。

泡脚可以「引气下行」,引导阳气到足底、助眠强身,也有发汗排湿气的作用。

脚底穴位,非常之丰富,泡脚能够疏通经络、促进血液流通、舒缓压力、帮助体内排出体内湿气。

一定要用比平常洗脚更热的水,并且,水深最好要没过小腿,这样除湿的效果会更好。

湿气重人群,每次泡脚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好。

泡脚时,最好再加入一些温经活血的药材,如生姜、花椒等,能够加强泡脚除湿气的效果。

花椒本身性辛温,香气浓重,能够祛除寒气,日常用花椒泡脚,花椒的除湿除燥的功能。

生姜泡脚,促进脚部血液循环,从而消除疲劳、驱走体内寒气,促进新陈代谢,达到养生保健的功效。

用一个棉布包,准备好一定量的花椒、姜片,然后将放进棉布,系紧包好之后,放入水中开大火煎煮,要将花椒生姜的药效完全融入水中。

煮好的水,就可以泡脚了,温度最好在38-42摄入适度之间,泡到身体微微出一点汗就最好了。

第三招:按“祛湿窝”

按腘窝

腘窝,是肝经、肾经、膀胱经经脉循行区域。

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按揉腘窝,有助于身体排湿毒。

双侧膝盖后方的凹陷处,就是腘窝,把手掌搓热,来回搓擦两侧腘窝,间断按压穴位,也是以局部发热、酸胀为宜。

按脚窝

脚窝,藏着人体保健要穴——涌泉穴。

湿气,容易从人体的涌泉穴进入人体,所以,祛湿,也可以按揉涌泉穴。

用拇指,按揉脚窝中的涌泉穴,此穴比较敏感,不要用力过猛,稍微有点感觉就可以。

立春后,养阳气

春三月,阳气生发,立春后,是呵护人体阳气生发的大好时节。

阳气,为生命之根,失此百病不约而至。

因此,立春后,要注意呵护养阳。

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以防春寒损伤初生的阳气。

简单三招,生发阳气,少生病

第一招:早起梳头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

经络遍布全身,气血也通达全身,这些经络或直接汇集头部,或间接作用于头部,人头顶“百会穴”就由此得名。

春天,是大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

在此时多梳头,可以疏通气血、通达阳气、宣行郁滞,强身健体。

早上,是阳气生发之时,此时梳头,可以促进阳气萌生,帮助气血流通,清利头目,防止春困的发生。

从前额梳起,不论梳中间,还是两侧,都应当经过前发际线,一直梳到颈后的发根处,这样才能有效疏通经络。

梳头次数,应保证在50次以上,上限以自己感觉舒服为准。

不论用什么样的梳子,都要定期清洗。

第二招:晒太阳

晒太阳,是补阳气,简单有效的方法。

晒后背

后背的督脉,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主一身的阳气。

晒后背,让督脉有比较高的温度,对养护阳气都是有帮助的。

在傍晚夕阳快落山之前,此时,阳光温和,并不是十分炎热,最适合晒晒后背。

晒后背的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为宜,出少量汗、微微困倦效果最佳。

晒头顶

头,为诸阳之首,晒晒头顶,有助于通畅百脉、调补阳气。

多晒晒头顶,补充阳气,有助于内脏健康。

第三招:揉穴位

气海穴,培补元气,益肾固精,补益回阳,延年益寿之功。

前部腹部的正中线,肚脐往下1.5寸,即两横指的位置。

用筷子、笔等,按压住穴位,来回旋转刺激穴位,每次3—5分钟,即可。

神阙穴,生命之根,可益气补阳,是人体珍奇充盈,精神饱满,体力充沛。

肚脐正中。

平躺,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旋转按揉,顺时针方向由小圈到大圈,然后,逆时针方向,由大圈到小圈来按摩。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