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气一转,心脏就转!心脏病有多少是“吃饱了撑的”?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8-11-29 20:15

(本文为“文君然文化工作室”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应用!)

本文理论依据:《临床中医内科学》、《黄河医话》、《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

列位看官,今天咱们来说说冠心病,心绞痛,即咱们老百姓所谓的“心血管不通”。

心血管为什么不通?您翻开任何一本中医内科临床著作,都会看到前人做过深刻而细致的总结。在这里,本订阅号不去一一详述了。今天,我们在这里给您聊其中一个病因病机。说白了,就是“吃饱了撑的”。

看官须知,古人对冠心病、心绞痛的认识,受医疗和研究条件所限,不如现在的人那么精细。古人概括而形象地认为,心痹胸痛,说到底,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心中气血不通”所致。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这里面,气不通,不能帅血而行,是不可忽视的一重因素。

那现在的问题是,“气”是怎么不通的?这就要说到胃了。

咱们知道,胃,和脾互为表里,并称为脾胃,乃人体之中焦。脾胃,有生气血的功能。如果脾胃不强,气血不充,则会气虚。气虚,不能帅血,这不就导致气血不通了么?其次,脾主升,胃主降。二者一升一降,乃人体气机运转的中轴。如果脾胃之气不健运,导致一身之气运转不周,也会导致气无法帅血而行,形成气滞血瘀。

所以说,咱们的脾胃,就是心脏病发生的一个根源。这是基于中医学的认识得到的结论。

接下来,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咱们的脾胃,为什么而受伤呢?就现代人来说,就是吃得太多、太饱。临床上有太多的心梗、心绞痛患者,其发病,恰恰就在晚上饱餐之后。有些人,全天没什么事,就是在每次饭后发作症状。同时,患者可能有嗳气反酸、腹胀、欲呕的症状。这是怎么回事?这就是吃得太多,胃里面装得太满,影响了胃气本来的“趋下”的属性,形成胃气不降的局面。胃气不降,脾气不升,气机运转不畅,日久形成胸痹心痛。这就是所谓“胃气一转,心脏就转”的道理。

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和胃、健脾、消食积,并辅助活血化瘀之法,这样才能起到最终的治疗目的。怎么实现呢?在这里,咱们给看官展示的是源于《黄河医话》里面的一则方药,为陈皮、半夏、枳实、木香、焦三仙、苍术、刘寄奴、泽兰、赤芍、茯苓。这里面,陈皮、半夏、枳实、木香、茯苓、苍术、焦三仙,七药合用,起到健脾、消食、化积、助运之功,泽兰、刘寄奴、赤芍则活血化瘀。这对于心绞痛、胸闷并发胸脘胀痛、嗳气反酸、食欲不振者,证属脾胃不降、气滞血瘀者是比较适合的。

总之,胃气转,心脏才转。心血管不通,很有可能就是“吃饱了撑的”。对于这番道理,我们撰文述说至此,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本订阅号微信平台sywmz2014开放,欢迎您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