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文 /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7-08-25 18:23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

牛少宾

-

“百草济世普真情,妙手丹心起沉疴”

牛少宾(1905~1979年),昆明人,名宝德,字玉如,少宾乃其号,是新中国成立后云南省首批名老中医之一。

牛少宾生长在一个中医世家,十五岁时便随父亲学习传统中医知识,在父亲的指导下,刻苦学习中医经典著作,数年如一日。

牛少宾二十三岁时,其父因中风而病故,牛少宾从此正式继承祖业,其医馆名为“牛少宾医馆”以示与先父牛用宾先生的医业一脉相承。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中,牛少宾秉承“读书传家,百草济世”之祖训,始终坚持理论结合临床,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临床治疗水平。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民国十七年(1928年)牛少宾先生处方墨迹

在中医学浩瀚的海洋中不断吮吸着丰富的知识,认真钻研,博采众家之长。

在临床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见解和治疗风格,用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服务于大众,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赞誉,真可谓“百草济世普真情,妙手丹心起沉疴”

牛少宾先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对于中医理论的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和不少独特的见解。

不论是常见病、多发病,还是对一些疑难大症,先生皆能详于辩证、精于施治,遣方灵活、用药变通。

几十年来,他重点研究了“伤寒”“金匮”“内难”“温病”等经典著作和前人著述,汇通古意,复出新知。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牛少宾先生处方墨迹

先生常说“古人的温病论述可谓浩瀚,而治疗原则亦不外‘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之大法,但虚中夹实,实中有虚,寒极似热,热极似寒的复杂变证,在临床上屡见不鲜。如拘于一法一方,而不去反复认识,仔细推敲,辨明主次,则往往易犯虚虚实实之弊”

所以在治疗温病中,先生总是择其重中之重,尽先解决,然后再论及其他。

牛老临证特别注重固护病人阴液,常说“存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临证善用生地,有“牛生地”之称。

灵活地使用气分药,亦是牛老的治疗特点之一。在他自制和祖传的不少经验方中,就有很多是治气的,如“石莲子饮”“五香流气饮”等方。

石莲子饮 病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 ▼

胃痛(急性胃炎)

谢某,女,50岁,住西山区龙院村,1965年6月24日初诊。

患者原有胃病史,经常发作,此次发作较重,即送我院住院治疗,经注射阿托品无效,注射吗啡仍疼痛不止,旋约中医会诊。见患者不能平卧,胸膈和两胁剧烈疼痛,牵涉背痛,呻吟不止,不进饮食,大便不通,口干燥,诊得六脉沉涩,舌苔干黄。此为气湿结胸,中焦滞塞而引起疼痛,急宜开胸荡塞。拟石莲子饮治之:

石莲肉 三钱 菖 蒲 二钱 木 香 二钱

厚 朴 四钱 苍 朮 三钱 黄 连 一钱

枳 壳 二钱 陈 皮 二钱 藿 香 三钱

苏 叶 三钱 生甘草 二钱 槟 榔 四钱

炮 姜 四钱

晚上再到病房查看,见患者不再呻吟,有神倦思睡表现,告知同房病号,安静勿噪,让患者适当休息。

五香流气饮 病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 ▼

肝气郁结(胆囊炎)

吕某,女,成人,汽修一厂,1977年1月28日初诊。

患者原患慢性胆囊炎,曾经多方治疗好转,近二日复又发作。见患者面色灰黄,面容憔悴,腰部弯曲。呻吟不止,时而用手按其右肋下肝区部位。追问病情,右肋下剧烈疼痛发胀,痛时常引涉及胸,并放射背部。触诊胆囊肿大。口干苦、不思食,胸腹闷胀,干呕欲吐,脉弦数,重按无力,苔黄薄腻,此胆囊炎急性发作,治宜疏肝理气,处以三甲煎:

……

(此处三甲煎方剂省略)

……

二诊:服上方后,剧痛渐轻,仍时时作痛,尚发呕逆,舌脉如上,处以五香流气饮:

乳 香 三钱 没 药 三钱 香 附 三钱

砂 仁 二钱 木 香 二钱 杭 芍 三钱

茯 苓 四钱 炒柴胡 三钱 白 朮 四钱

炙甘草 二钱 小茴香 三钱 郁 金 三钱

乌 药 四钱

……

按:胆囊炎,属中医胁痛之病,其特点是来势颇速,疼痛剧烈难以支持。本例患胆囊炎数年,而今又急性发作,根据辨证原则,知其病因系由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所致。气滞则血瘀,瘀则不通,所以治疗中一直以理气、散郁、止痛之法为主。此病例共进行五诊后痊愈,“五香流气饮”用于其二诊。

他认为“人活一口气”,“得气者生,失气者死”是为医之常理,故内经云“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而很多疾病,又都由于气滞不行、郁结不散所致,“如能很好地使用气分药,不惟可治气,亦可治血”,“气通则血通,气滞则血瘀”

所以在临床上,牛老每用顺气、理气、通气之法,治疗很多常见病和一些疑难杂症,均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解放后,先生将自己和祖传几代人的宝贵治疗经验,都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牛少宾先生有很深的济民情怀,多年来常给病人免费看病,甚至送买药钱、送回家路费。

有一次,昆明染布巷一家人力车行发生瘟疫,有几人已被抬到院子里,奄奄一息。牛先生不顾自己安危,冒着被传染的危险,主动深入到这个工人聚居的疫区,悉心诊治,挽救了车行内所有瘟疫病人的生命。

1951年,省卫生厅举办半脱产中医进修班,牛先生与吴佩衡、姚贞白、康诚之等九十五名中医参加了学习,1953年3月结业。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昆明市中医师联合会会员证书

通过虚心学习现代医学,牛先生看到了自己作为一名中医的某些不足,同时更加认识到中医在治病理论和方法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到之处,愈发珍惜。

1954年,政府号召医界人士上山下乡,到最缺医少药的地方去送医送药,尤其对当时的名医寄予厚望。

那时,很多人都犹豫观望,牛少宾先生却毅然决定响应号召,放弃了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约上三位老医生,到西山区马街镇开办联合诊所。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昆明市西山区卫生系统先代会医、防、保单位全体代表合影(前排左三为牛少宾先生)

1957年,牛少宾奉命筹办西山区人民医院,1958年,联合诊所并入新成立的区医院中医科,牛先生被任命为医院副院长,受到了工农大众的欢迎和信任。

1963年,牛少宾先生被提名为昆明市著名中医。同时,牛先生还是市人大代表和省政协委员。

他经常应邀去大医院、中医学院讲学,他以特有的开朗态度,欢迎学生当堂提问,其回答总让学生感到思路清晰、见解独到,很受欢迎。

昆明几所医院和中医学院都想聘请牛先生去讲学,都被先生婉言谢绝了。牛少宾先生是一位言必信,行必果的人,他一直坚持在马街医院工作,直到逝世。

1966——1976年间,牛先生曾到易门县阿告米乡劳动、学习。在阿告米,他切身体会到,高寒山区缺医少药的情况更加严重。

有一天,一个四五岁的男孩高烧烫手,呼吸急促,牛先生见状后断定为中医温病中的“春温”,他决心救孩子一命。

牛先生就地取材,用鲜薄荷加石膏熬汤让孩子服下,孩子烧退病愈!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阿告米的山民都被这位心地善良、医术精湛的老人家所感动。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1976年,牛老终于恢复了名誉和职务,此时的他,已逾七十一高龄,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时光,每天除了行政、科研工作外,还坚持上午坐诊,每次坐诊,看病一百多号,连侍诊的学生都感到吃不消。

同年,根据中央指示,“要抢救性发掘和继承祖国医学宝库”,我省各级政府积极落实,医院给牛老派了助手,成立“牛少宾医案整理小组”,由牛老主持并具体指导医案的编写。

至1977年9月,历时一年半的收集整理,《牛少宾医案》初稿终告完成。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牛少宾医案》1977年初稿油印本封面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牛少宾医案》1977年初稿油印本序言

医案涉及内科、儿科、妇科、温病、杂病等多种学科,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牛少宾先生五十多年行医的经验。

1979年,牛老晋升为主任中医师,作为一位七十五岁的老人,他依旧不知疲倦地坚持着高强度的工作。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1979年8月24日,诊室里只剩下最后两个病人,牛老突然头冒虚汗,双眼发黑,不得已向病人致歉,离开了诊所,可谁又能想到,这却成了他和诊所的最后告别。

当天下午,牛老多次便血,随即被紧急送往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后的第三天,牛老发生了休克,在这弥留之际,牛老仍然牵挂着尚未修改完毕的治疗肺心病的经验笔记……

当晚凌晨三时,牛少宾老先生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先生去世后,西山区区委、区人大、区人民政府为牛老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那天,区大礼堂内外人山人海,送行的很多人是牛老生前的病人。

其中有父子俩,带着花圈远道而来,没赶上追悼会,站在牛少宾先生遗像前默默流泪。

云南日报和云南广播电视台,先后为牛老发稿哀悼。云南日报上那篇文章的标题是《为人民的健康鞠躬尽瘁》,缅怀了牛老的医德、医风和医术。

牛少宾先生辞世后,刚刚整理完成的牛老心血之作《牛少宾医案》,又因各种原因未能正式出版。成为一时之憾事。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转眼间,时间已走过三十七个春秋……

近年来有关部门及中医界人士、朋友不断的呼吁和努力,希望能将牛老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后世,以便让更多的中医界同行和喜爱祖国医学的人们更好地借鉴探讨和学习。

一部迟到了近40年的医书——「牛少宾医案」

经过多年的收集整理,最终出版的《牛少宾医案》(2016年)

2015年,在原来医案整理小组的基础上,由牛少宾先生弟子以及再传弟子成立了《牛少宾医案》编委会,在尽量保持医案原貌的基础上,编委会对原医案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校对和修正。

如今,《牛少宾医案》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牛先生一生最大的心愿终于达成。

「本文完」

本文主体内容摘自 牛少宾

本书编委会 编《牛少宾医案》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16年11月出版

图片来源:本书、网络

文字整理:珲

长按扫描二维码进入购买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