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勿将“湿气”当上火,这些祛湿方法要记好!

文 / 男人健康定制坊
2021-06-03 00:08

到了夏天,有一些朋友常会有全身乏力、疲倦、甚至失眠心烦、口舌生疮等症状,以为自己是上火了,(#无锡建国中医院在哪里#)吃了一堆降火药都不见好!很可能是因为身体有湿而引起的。夏天炎热,常常让人忽视了“湿气”的存在。

为什么夏季会湿气重?

一是外湿!夏季的雨水多,空气比较潮湿,容易导致人体外湿气。

二是内湿!这是因为体内脾虚造成的。

现代人生活在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人体感觉舒适,身体却受不住。夏天本该是出汗的季节,却因为使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而淤积体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也就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无锡建国中医院怎么样#)

且在酷热的季节,人们除了贪图冷气,还酷爱冷饮、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凉快”,已将湿邪深埋在体内,成为困扰健康的一大隐患。

如何祛湿?

01 食疗“祛湿”法

药食同源,有两个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薏米红豆汤了。

薏米红豆汤有个好处,就是怎么熬都不会发黏发稠,底下总是熬烂了的红豆和薏米,上面是淡红色的汤,而薏米和红豆的有效成份大半都在汤里。熬粥的时候,水放得多一些,这些汤就够我们喝半天了,可以当茶喝…

02 艾灸“祛湿”穴位

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为养生保健的要穴。长期施灸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

命门穴:位于人体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是人体生命力的中心,为元气"住宿"的地方。

中脘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五指宽度。每日艾灸能有效缓解胃部疾病的各种症状。

足三里穴:外膝下3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丰隆穴: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鼓起的地方,这个是祛湿较好的穴位,每日艾灸即可有效健脾化湿。

解溪穴:脚背、踝关节活动的凹点。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穴位,对解除下肢的水肿效果较好。

03 健康食物“祛湿”法

少吃或不吃伤脾胃的食物。如凉拌食品、冷饮等。喜欢吃甜食的人也得禁禁口,因为“甜腻化湿”。

生冷食物、冰品或是凉性蔬菜,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过多食用。

04 健康习惯“祛湿”法

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盖潮湿的被子,被子(垫絮)要经常晒。还要避免淋雨和涉水,别让水分湿气包裹你的身体(淋雨后要及时换上干衣服)。

伤脾胃、增加湿气的10件事!尽量少做!

1.狂吃冷饮

一到夏天,有些人吃冷饮毫无节制,寒气也随之进入体内。寒伤脾,轻则腹痛、腹泻,重则恶心呕吐。

2.猛吹空调

空调吹出的冷风为外寒,也对脾胃不利。

3.穿衣露腰腹

裸露腰腹会让神阙穴和命门穴这两个重要穴位受到寒邪侵袭,不仅伤脾胃,还会伤肾。

4.喝太多凉茶

凉茶不宜长期饮用,月经期女性、准妈妈、产妇、幼儿都不宜多饮。

5.不吃主食

一到夏天,很多人胃口不好,不爱吃主食。如果胃口差,可适当吃开胃的食物。

6.蔬菜只吃生的,不烹制

凉菜偏凉,生吃不容易消化,伤害脾胃。

7.沉迷麻辣重口味

吃太多麻辣口味的食物会刺激口腔、食道和胃的黏膜,容易引起胃火,长口疮。

8.大量喝酒

酒精同样会刺激胃黏膜,还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对脾胃极为不利。

9.饥一顿饱一顿

如果经常饥一顿饱一顿、边走边吃或吃饭中谈事,时间长了必然导致脾胃虚弱,容易患上胃炎、胃溃疡等疾病。

10.熬夜

熬夜伤阴,容易引起阴虚、气虚,不仅伤害脾胃,五脏都很受伤。要想养生,必须睡好“子午觉”,即晚上睡觉不能晚于11点,中午再睡半个小时,才有益于健康。

关注无锡建国中医院,针对中医养生保健问题,我们有真实有效的案例,有资历深厚的医生专家,只为帮您更好的缓解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