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三伏灸(贴)那么好,到底好在哪?

文 / 健康使者高伟峰
2019-07-25 00:37

什么是三伏灸?

三伏天艾灸疗法(简称三伏灸),是依据中医学“天人相应”“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等理论。

以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经络腧穴进行温热刺激,起到温经通络、散寒祛湿的作用。

三伏灸不仅可以祛除表层的寒湿之邪,还可以祛除体内深层、潜伏已久的寒湿之邪,帮助人们恢复健康。

为什么要做三伏灸?

我们先了解一下,我们的健康是怎么出问题了:身体虚(先天、后天)→ 体寒 → 湿气 → 凝 → 瘀 → 堵 → 肿瘤(生病)

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最基本的逻辑关系。

那么堵是堵哪儿?是堵在经络上。

三伏天,不仅是外在气候阳气最盛的季节,也是人体自身阳气最旺的时候,这时做艾灸,就是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瘀阻经络,此时艾灸可以最大程度获得治疗效果。

三伏天做艾灸的好处

1、排湿寒的效果是平时的3倍

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足的时候,也是身体排除寒湿伏邪最好的时机,此时来做艾灸可达到三阳相加,即同时利用“天之阳、地之阳(艾灸)、人之阳”三重合力,固本扶正,祛除一切寒湿。

2、预防伏邪潜藏

三伏天阳气聚集在体表,五脏空虚,阴邪伏在体内,没有办法顺畅地排除体外,伏邪容易潜藏在我们的心肺、脾胃、关节,腰臀,到冬季就会出现不适反应。所以我们在三伏天做艾灸就可温养五脏,保持体内阳气,以防此类现象发生。

3、可以疏通经络,保持身心愉悦。

三伏天人体会感觉闷热不适,甚至会中暑、晕厥,这是因为人体的经络和穴位被堵住了,通过艾灸把经络穴位打开,疏散这些邪气,人自己就会感到轻松、舒适,从而保持心情愉悦。

4、祛病愈病快速

三伏天艾灸祛病愈病快速,是根除一切疾病根源的时机。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

5、延年益寿

太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云:“夫人之真元乃一身之主宰,真气壮则人强,真气弱则人病,真气脱则人亡,扶阳保命延寿之法,艾灼第一。”真元乃元气、阳气,所以,元气是生命之本,是健康之本,长寿之本,福德之本。

三伏天三种最常用疗法

四大养生要穴: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

1、针对宫寒——艾灸温宫法

宫寒是女性衰老的最大凶手,痛经、经期紊乱、手脚冰凉……都是宫寒的表现,严重将导致不孕、性冷淡、小肚子突出等。

艾灸4个关键穴位:关元穴、神阙穴(即肚脐)、气海穴、命门穴

温补肾阳,温宫散寒

2、针对空调病——艾灸温阳法

膝盖、肩膀等关节部位直接暴露在空调底下,寒气直接入侵,关节更易老化,尤其是长期伏案工作,运动量少的人,将导致肩颈酸痛等亚健康症状加重。

艾灸2个关键穴位:风池穴、大椎穴

温阳散寒,活络经脉

3、针对湿气重——艾灸祛湿法

湿气不除百病生。湿气侵体,常伴有头痛、身体酸懒、倦怠乏力等症状,如湿气不除还将导致关节风湿、酸痛,水肿肥胖,面色暗沉……

艾灸5个关键穴位:关元穴、足三里穴、中脘穴、解溪穴、丰隆穴

三伏天的第一大忌

忌 生 冷

1,忌吃生冷;

2,少吹空调;室内温度和室外温度的温差不要超过5度;

3,忌一切耗损阳气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