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用一个好一个

文 / 九一大神
2020-03-31 00:06

我今年37岁,l5-s1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椎管有效矢径9mm。从第一次腰突到现在已经15年了,那时候还是大学。最近一年恢复颇有成效,大概恢复了85%+,所以想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和体会,之前一直没有跟大家分享,是因为我担心我这一次也会反复没法恢复的很好,会让自己失望,让大家失望,但是现在来看,我基本战胜了它,再次感谢韩积霖老先生。

一、腰突的种类。

我自己认为腰间盘突主要分为4种。一种主要是由于肾虚引起的。二是因为搬重物、扭伤引起的。第三种是骨头的问题。第四种是体态问题以及发力方式引起的。我本人是第三和第四种的结合。大部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都或多或少的因为疼痛伴有脊柱侧弯,肌肉代偿,骨盆不正位等问题。

二、我的恢复历程。

1、我最严重的状态:

最严重的时候躺着疼站不住坐不住,脊柱侧弯,骨盆不正。右臀部肌肉萎缩严重,两腿力量悬殊,力量差异3分之1,整根右腿都麻一直到脚指头。负重2袋酸奶约1斤会腰酸,日3000步无法完成。阴天下雨提前半天就会开始疼,对温度湿度异常敏感。

2、我现在的状态:

恢复以前身体健康状态的85%以上。可以单次开四五十分钟的车。有椅子背、靠背的情况下,可以开单次较长时间的会大概2/3小时。工作已进入正常状态,腿部臀部无神经压迫的症状。右臀部渐饱满,腿部力量稳定恢复,生理曲度恢复,脊柱不再侧弯,可负重15斤走路(但我能不提就都让别人帮我拿着),日18000步以内基本无问题。目前基本对于一个星期以内的阴天下雨和降温没什么感觉了,除非自己作死,不然身体较为稳定。

但是我不会让自己坐很久,也不会让自己没事找事不断挑战走的步数更多。我一般会在40分钟到一个小时之间起来活动五到十分钟甚至更多。

其实很多人你们的起点已经比我的终点高了,我当时我是真的突出很严重,广东省省级的三甲医院都看过了,北京301医院也看了6个专家,专家认为我已达到手术指征。

这一次是我第三次出现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历时12年,经历过几次康复,中间都反复了,只有最后这次坚持了将近一年,好像马上就要成功了。

三、我的恢复日记:

2019年1-2月温针灸、艾灸30余次,病假在家。

2019年3-10月针灸喝中药,游泳30余次,中间症状加重休过1-2周病假。

2019年10月至今停止针灸,通过喝韩积霖中药酒康复调理脊柱,恢复生理曲度,解决脊柱侧弯,增强全身肌肉力量。

四、15年我尝试过的保守治疗的方法和体会(只做借鉴参考)。

1、针灸(基本无风险,可以天天针)。针灸是我首推的急性期保守治疗方法,主要为了缓解腰部的疼痛,消除水肿和局部无菌性炎症。

2、温针灸和艾灸(基本无风险,隔天或者不上火均可灸)。是为了将体内的寒气带出。很多受凉引起的可以。但是我认为还是通过运动从自己的体内主动将寒气排出效果会更好。

*针灸艾灸使我的腰伤痕累累,但是作为已经拖成慢性病的我,本身恢复起来就不如急性期容易。

3、小针刀(有风险,针刀越粗风险越大)。小针刀是当你局部淤阻较多,无法排出的时候。可以通过小针刀加放血。快速减轻你的炎症和卡压,但是针刀的针头较粗,有可能破坏你的组织和筋膜,我只有勇气用最细的0.5mm的针刀做过两次。

4、推拿(个人不建议,病人个体差异不同,推拿师水平参差不齐,一个不小心容易加重症状)。推拿主要是通过缓解肌肉等软组织的紧张来放松肌肉从而减轻腰部的症状。

5、牵引(个人不建议)。无论是吊单杠的自重牵引还是医院牵引床的牵引均不建议。当自己的肌肉无力时,牵引会使的肌肉更加放松和无力,无法更好地支撑自己的骨骼,反而会使自己稳定性变差。可以适当通过安全的自体牵引拉伸、灵活脊柱。

6、医院给的药(可以尝试一下,效果较慢,却也稳定)。虽然不能使腰椎间盘的突出变小,但是可以根据医生给出的药房固本培元,强筋壮骨,活血化瘀。可以按需解决你的很多问题。主要是强筋壮骨的,如有需要的人可以让医生看一下,遵医嘱是否需要服用,每个人的状况不一样,喝药也要谨慎。

7、理疗、热敷、烤灯。治标不治本,对于不严重的人有用,对于比较严重的人,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8、冷敷贴膏药,各种独门黑膏药,云南膏药,河南膏药,我通通都用过。对于严重的人确实有效果,但是对于比较严重的人也是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

9、游泳(温度适宜的情况下非常推荐)。是一个非常好的运动方式。但是我不建议脊柱或是骨盆有严重问题的自学,你本身的发力方式或者是肌肉力量都跟一个正常人不一样,你在水下不标准的动作、本能的发力可能会加重你的这些问题。太瘦的人在冬天也不适合,容易受凉无法御寒,游泳也要注意保暖。

10、卧床静养(不推荐长时间绝对卧床)。等疼痛减轻可以在床上锻炼灵活度和部分肌肉。

11、正骨(不推荐正骨)。正骨和推拿一样,个体差异不同,以及正骨医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正骨后确实可能会给生理曲度变直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重新建立腰椎曲度,但也有可能使得腰椎和骨盆的稳定性变弱。

12、倒走。如果体态正常的人能保证到走的安全性的话。倒走可以缓解僵硬的骶髂关节。

五、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后需注意的事项。

1、注意全身的保暖。冬天,即便是觉得自己穿的多,也不要在外面久站,这有可能让寒气入骨,冬天不适合我们这种突子在室外生存,不要以为腰部保暖好了就万事大吉(我曾经冬天室外和朋友聊了2h的天,第二天就加重了,血和泪的教训);夏天,注意空调不要直吹,温度较低可在腰间围件衣服。

2、晚上睡觉注意保暖,因为腰部可能比身上其他的位置更怕冷,要以腰的温度为保暖依据,如果白天什么也没干,睡觉醒后加重了,可能是晚上睡觉受凉了。

3、注意睡硬板床。太软的床会使自己的脊柱无法完全的舒展,会陷进床垫里。

4、女生切记不要穿高跟鞋,穿高跟鞋容易加重女生骨盆前倾的问题,容易让腰后肌肉僵硬,血液循环变慢。

5、一定要遵医嘱吃钙片,骨密度过高过低都不合适。什么品牌都可以,只要容易吸收的钙就可以。

6、护腰可以带保暖性护腰,有钢板等支撑性的护腰尽量少带,除非没有办法的特殊情况。后期腰部血液循环变好,肌肉力量恢复后,你会感觉腰部逐渐耐寒。紧绑的护腰会使得腰部血液循环不畅,也会会限制肌肉的发力。

7、注意坐的时候不要坐太矮的凳子,争取让自己的骨盆高于自己的膝盖,这样会减轻腰部的压力。

​六、常识科普:

1、形态。正常的椎间盘像一个蚕豆,后面是略凹的。突出的椎间盘形态根据突出的方向发生了各式各样的变化。

2、颜色。正常的椎间盘应该是中心是白色的,如果整个椎间盘变黑的情况下应该是含水量发生变化了,因为核磁共振的图片含水量越低的地相对来讲颜色越白。

3、高度。正常的椎间盘的高度大概是1到2cm左右。腰间盘突出的那一节椎间盘大部分都是被压扁的,它的生理高度会略低于其他正常的椎间盘。正常的椎间盘前后的高度应基本相等。脊柱出现形变后,两椎体之间前后的高度会发生变化。

4、脊柱。侧面看正常的脊柱应该是C字型,L3或者L4在整个脊椎的最前面,很多腰突患者的脊柱已经失去生理曲度,那体态也需要成为注意的方面。

突出对比

好了,写了很多了,可能我写的也很乱,也没有表达很好,因为腰间盘突出哪种痛苦那些感受言语是表达不出来的,但还是想给大家更多的信心,心态放好,希望大家都好好的,韩积霖的中药是偏方治大病,但更多的还是自己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