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学原理

文 / 百士康医疗设备
2019-08-06 09:14

中国传统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同疾病抗争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基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对疾病的认识形成了一套独立的理论体系,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近代现代生物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和对生物进化的认识逐渐清晰,中医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在现代生物学理论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因而长期以来中医未被西方医学体系所接纳,进之有不科学之说。然而,在现代医学高度发展的今天仍然有大量的临床病症用现代医学的治疗手段并不能取得好的疗效,还有许多疾病的发病机制不能用现代生物学理论基础上的理论所解释。这些疾病常常用传统中医疗法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这正是中医疗法能够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能够被广大患者接受和欢迎的原因,而且在世界范围内有逐渐接受的趋势,如现在越来越多的世界发达国家的立法承认针灸在医疗体制的地位,但将中医归属到辅助医学的困境也标志着不能进入主流医学的门槛。

长期以来国家对针灸机制的研究极为重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提出了各种学说,但并无取得根本的突破,经络与穴位的实质结构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在世界范围内尚无统一的认可,我们根据发育生物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生物学的研究结果,结合我们在数字人研究过程中的发现提出了人体第十个功能系统(筋膜学)的新学说,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临床问题(包括针灸疗法的机制),以期为针灸疗法提供一个医学生物学的研究平台,并从功能系统的角度深入研究人体筋膜在人体整个生命过程中的作用。

筋膜学的基本内容是:在人体进化的过程中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构成人体的软性支架,其他器官系统的功能细胞以该支架为基础发挥正常功能,功能细胞的功能活动和生命活动(细胞更新)由支持系统提供支持(营养)和储备(干细胞)。人体全身的结缔组织构成机体的软性支架,形成有别于现有功能系统的新的功能系统——人体支持与储备系统。中医疗法的基本点是通过包括针灸、刮痧、梅花针在内的各种物理刺激调整人体的机能状况和生命代谢;通过中药汤剂的内服等生物活性成分的作用,调整人体结缔组织和功能细胞的机能状况和生命代谢。
中医针灸刺激的解剖学基础为人体结缔组织所较丰富的筋膜结构(如:肌间隔、肌间隙等在旋转针体时能牵动较大范围筋膜结构并产生较强生物信息的部位),刺激点(穴位)与非刺激点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不同。中药通过改善筋膜的微循环状况(活血化淤)和上皮基膜的通透性(补气)调节功能细胞的再生和活性。
筋膜学理论的提出其意义在于:1、提出新的功能系统——支持与储备系统,即自体调节与监控系统(筋膜学),从而提出新的学科研究领域;2、指出中医疗法的生物学基础和治疗机制,为建立在生物学基础的中医研究提供了研究思路;3、为疑难病症的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如人体的发育和衰老,筋膜发育的缺陷;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治疗的机制等等。
我们提出筋膜学是在数字人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用计算机技术对人体筋膜聚集处进行标记和三维重建,然后通过计算机软件的透明化处理可以构建出与人体针灸经络相似的串珠样结构。通过分析筋膜的发育生物学起源,我们认为在个体发生的过程中由中胚层间充质分化成多个器官系统后所遗留的部分形成遍布全身的结缔组织筋膜支架,筋膜以干细胞为中心形成其他功能细胞的再生提供细胞储备和支持——称之为支持与储备系统;该支架在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参与机体内环境变化的检测与功能状态的调控——称之为自体检测与调控系统。该系统从功能上相当于低等动物的间充质或多细胞生物的细胞外液,起到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任何一种新学说的建立必须有大量的实验基础,我们恳切期望各位中医业者根据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来理解有关筋膜学的新学说,并对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以利于该学说的进一步完善。其中所有的学术问题和争议由我一人负责,与其他作者无关。

以上内容来源于百士康官网,转载请说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