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四穴,抵抗外界“风寒湿暑燥火”,保全年健康

文 / 小艾健康课堂
2021-01-26 00:12

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 与你说晚

网友提问:

冯名雨老师,我最近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过程中,一旦醒来就感觉自己口干舌燥。但是我自己也没有张口呼吸的情况啊,请问老师这个在怎么缓解呢?

■.「风寒湿暑燥火」,我们称之为六邪或者六淫

■.他们是外感病因的六种致病因素,这六大因素,对于病症的发病影响有明显的季节之分。

■.比如如春季多风病,比如震颤,手部或者面部肌肉不由自主的颤抖;夏季多暑病,比如中暑;长夏多湿病,比如腹泻;秋季多燥病,比如皮肤干燥起屑脱皮;冬季多寒病,比如老寒腰,老寒腿等

■.今天我们就简单讲下如何通过穴位艾灸来对抗六大邪气,保护我们的健康

1

风邪

■。预防风邪的入侵,选择的穴位比较简单,基本上带「风」字的穴位都有类似的作用

■.风府穴

「位置」

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可以摸到一个“坑”,风府就躲在这个坑里面。

「释义」

风府穴可谓是人体最薄弱的受邪之地了这个地方平常一定要保护好。因为风府穴位于督脉,我们前面说过,督脉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就会使阳气受损,从而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

2

寒邪

■.寒邪,给人带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冷。所以,如果你经常出现四肢怕冷,手脚不温的情况,那么,我们就需要艾灸一些温阳的穴位来对抗寒邪的侵袭了

■.阳池穴

「位置」

它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即腕背横纹上,往前对着中指、无名指的指缝,基本上是腕背正中间的地方,在这里找到一个痛点就是阳池穴的所在

「释义」

阳池穴,顾名思义就是阳光汇聚而成的池水。阳光汇聚之处,肯定阳气充沛。此穴归属于三焦经,艾灸后可以恢复三焦经的功能,将热能传达到全身。

而三焦指的就是上焦、中焦、下焦。这三焦其中上焦支配心脏和肺的呼吸功能,中焦支配消化器官,下焦支配泌尿器官。

3

湿邪

■.湿属阴邪,性质重浊而乘腻,能阻滞气的活动,障碍脾的运化。临床表现:常见体重腰酸,四脂困倦,关节肌肉疼痛,胃口不佳,大便不成型等,都是运化功能碍

脾胃主运化,体内的湿气就是靠脾胃运化才消除的。故而脾胃运化能力强,自然不容易有湿邪瘀滞的情况。所以,健脾就是运化湿气的重要途径

■.阴陵泉穴

「位置」

拇指沿小腿内侧骨内缘(胫骨内缘)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关节时,在小腿内侧骨(胫骨)向上弯曲处可触及一凹陷,即为本穴。

「释义」

此穴归属于脾经,自然可以调节脾的功能。同时,当一个湿气淤阻的时候,阴陵泉穴也是最容易产生淤阻的位置。大家可以取按揉我们的阴陵泉穴,一旦此穴疼痛非常的时候,往往表面此人湿气过重

4

暑邪

■.暑气一般是夏季所特有的一种情况,别的季节基本上很少见到。

暑气我们一般还是以预防为主,调节为辅

■.这么预防呢?尽量避免太阳暴晒,尽量多喝水即可

■.如果中暑的话,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掐按人中穴,然后把患者移动到通风清凉的地方,补充水分,基本上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5

燥邪

■.燥邪的出现,最容易导致人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干等问题。

■.液门穴

「位置」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找法」

它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我们每天有时间就用手按揉刺激这个穴位,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

「释义」

液门穴,顾名思义此穴就是液体的门户。艾灸此穴打开了液体的大门,自然有充足的液体可以滋养我们的全身

6

火邪

■.调节火的问题,咱们不讲。因为中医看火,有实火,有虚火。并且虚火还有心肝脾肺肾之分,如果要讲火的问题,估计还需要一节时间来专门讲解才行。

■.故而关于去火的穴位,我们就直接省略了。如果后期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单独抽一节的时间给大家聊一聊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先参考下之前的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