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2次辨证调药方肾衰肌酐降至正常,中药方剂如何治疗肾衰?

文 / 布谷鸟多多
2021-05-19 09:18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因造成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明显萎缩,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

从原发病起病到肾功能不全的开始,间隔时间可为数年到十余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是肾功能不全的严重阶段。发病病因:首先是各种原发性及继发性肾小球肾炎,其次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遗传性疾病、全身性系统疾病(肾小动脉硬化、高血压、结缔组织病等),还有糖尿病肾病、自身免疫性与结缔组织疾病等导致肾损害。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透析疗法、肾移植术。透析疗法和肾移植术是终末期肾衰患者最佳治疗选择。但肾脏病患者在进展至终末期肾衰之前,通过合理的内科药物疗法,可延缓其病程进展的进度,少数尚能完全逆转。慢性肾功能衰竭单纯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佳,且难控制病情发展。多数患者使用西药期间配合中药治疗,辅助饮食、作息等生活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

中医2方剂肾衰竭发生逆转,血肌酐恢复正常

病例:患者xxx,男,80岁,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8年前在当地医院治疗心脏疾病,查肾功能发现血肌酐156mol/L,医生诊断为心脏病合并慢性肾病,服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血肌酐逐渐升高。转向中医治疗。

2018年4月初诊时,血肌酐310.3umol/L,头晕、口干口苦、手指麻木、夜尿较多,每天起夜4、5次。西医诊断为慢性肾衰竭。中医门诊,舌象:舌红,苔黄腻,脉弦滑。中医专家分析认为,因患病时间较久,各脏腑器官逐渐受到了损害,气血阴阳俱虚,脾肾功能虚衰,肝失濡养,肝阳上亢。以济生肾气丸药方为基础去桂枝、附子),进行气血双补、阴阳平调、健脾补肾、肝肾同调。患者治疗1个月。二诊复查,乏力等症状减轻,无头晕头痛,无口苦有口干,夜尿减少。舌色淡红,舌苔黄腻减淡。

此时患者以气血两虚为主。治疗应益气养血,以六味地黄丸作为基础方,加枸杞子,滋补肾阴。治疗2个月,三诊时,患者无乏力感觉,自觉身体症状消失,体力增加,血肌酐值152umol/L。坚持中医药调理,激素类药物已经逐渐减掉,血肌酐逐渐下降,2019年3月复查,血肌酐97.2umol/L,随访病情稳定,未见复发。

中医2次辨证调药方,慢性肾衰竭显效

中医认为,慢性肾病辨证论治,要着眼患者的整体,根据患者不同症状、不同年龄等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变化、舌象变化等调整药方药量,对症用药,提高治疗效率。

第一次拟定药方,以济生肾气丸药方为基础去桂枝、附子)。济生肾气丸是在金匮肾气丸的基础上加了利尿的中草药车前子组成,可以治疗肾阳虚引发的浮肿,主要作用是肾阳不足、水湿内停、化气作用,用于腰膝酸软、水肿、小便不利、咳喘等症。用薏苡仁、党参、白术等中药进行健脾利湿,加知母、黄柏进行滋阴降火。

经补益肾气、健脾渗湿后,湿浊之象好转,进行第二次辨证调药方,以六味地黄丸作为基础方,加枸杞子,滋补肾阴。以怀牛膝、车前子、生地黄、泽泻、云茯苓、山药、黄芪、当归、枸杞子、党参等中药组方。

专家认为,中医治疗慢性肾病应从患者五脏功能的调理入手,治疗时脾、肝、肾多脏器同调,调整患者体内环境,以中药促进和改善已经萎缩坏死肾脏的微循环,加速病变肾脏的新陈代谢,使药物中有效成分充分发挥作用,修复受损肾小球,增强肾小球重吸收,恢复肾脏正常的生理功能,从而使血肌酐下降。由于肾衰竭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在漫长的治疗中,要重视日常调养,纠正不良生活习惯。

慢性肾衰病机和方药《五龙渗肾汤》

中医药治疗肾脏病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好的疗效,但均有一定的局限性。长期以来,很多西医师在临床上广泛使用中成药,因不熟悉辨证论治和不了解中成药的功能主治,难免用药不当;而一些中医师,往往缺乏认识现代医学进展和新药的应用。中西医有机结合可以取长补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诊疗效果、更好地延缓疾病的进展。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以本虚标实为基本病机特点,本虚以肾阳亏虚,脾气虚弱为发病之本。标实有水毒湿浊、脉络瘀阻等。临床以畏寒肢冷、面浮肢肿、神疲纳差、恶心呕吐、夜尿频多、面色萎黄、舌淡胖大或有齿痕为主要表现。中药方剂《五龙渗肾汤》,多年来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对早、中期慢肾衰患者疗效尤为显著,可降低血肌酐、改善肾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组方:黑顺片15~45克(先煎半小时),山萸肉15克,茯苓30克,炒白术30克,酒军10~15克,肉桂15克,干姜15克,莪术15克,红花10克,煅牡蛎50克(先煎),水蛭粉3克(分3次冲服)。水煎2次兑匀,分3次饭后温服,每日1剂。下肢有凹陷性水肿者加车前子、泽泻;气血双虚者加生黄芪、当归;恶心、呕吐者加代赭石、姜等。(仅供参考)

(东方红星,文/李烈,医师/张振忠;约1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