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文 / 鹿鹿读心理
2019-07-01 09:06
“我站了许久。召唤死的勇气,又召唤活的勇气。生存,还是毁灭。此时此刻,死亡是这么近。多一盎司的恐惧,天平就会向那一边倾斜。也许在另一个宇宙里,我走出了那一步。”

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一样,马特·海格也曾经历了生不如死的日子。但不同的是,他没有自我沉沦,也没有吃药,而是不顾一切的投入到了阅读和旅行中。通过14年的抗争,他最终凭借自我力量完成了走出了抑郁,回归了正常人的生活。

之后,他把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成了书,名字就叫做《活下去的理由》。一经出版,就获得了亿万读者的喜爱。不仅连续46周稳居英国图书畅销榜前10,还被销往33个国家,成为了人们了解抑郁症的重要书籍。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活下去的理由》讲述了马特在24岁时突然患上了抑郁症,“头脑里像着了火”、“胸腔里挤满了蝙蝠”,在经历了各种地狱般的日子后,他终于依靠自我力量走出了抑郁,并感悟到抑郁症不过是“我们无法理解的人生的合理反应”,只有接纳它,才能超越它。

正如书中写道“暴风雨结束之后,你不会记得自己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马特从抑郁的“暴风雨”中走了出来,再也不是那个迷茫、焦虑的年轻人了,他找到了人生的意义,活下去的理由。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想,马特抑郁的故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呢?有的。事实上,抑郁离我们很近,人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01

人人都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我们常常认为,抑郁症只倾向于那些悲观内向、生活贫困,没有理想的人。但无数的现实告诉我们,抑郁症跟性格、职业、贫富等没有直接关系,它是一种人人都可能患上的精神疾病。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抑郁症和焦虑息息相关,而我们每个人都处在无形的焦虑之中。

在爆发之前,马特也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患上抑郁症,他只是时常感到焦虑,以为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童年时期,只要父母不在身边,他就会担忧父母意外死亡或者抛弃自己;中学时候,因为被喜欢的女生嘲笑,他会害怕与同学相处;上了大学,要参加公开演讲,他会紧张到身心分离……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其实我们很多人都和马特一样,长期处于焦虑之中,认为这就是人生,但是慢慢却发现,这样焦虑的生活常常令人感到窒息。

虽然生活还可以继续,但是焦虑的时间太久,压抑的情绪无处释放,很容易就会变得抑郁

昨天和一个同学聊起以前的生活,很是感慨。

同学原本活泼开朗,但是随着父亲的出轨,父母间吵架的升级,她变得越来越焦虑。

她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害怕父母离婚,害怕自己成为孤儿。她不敢哭,也不敢闹,只有在深夜的时候对着小熊说话。后来她不慎摔了一跤,下颌骨变形,脸越长越歪,这让她自卑到了骨子里,于是她断绝了和一切朋友的联系。直到母亲被查出了乳腺癌,需要几十万的手术费。她不分白天黑夜打工、借钱,终于凑够的几万块钱被父亲抢了去,她才彻底崩溃了。

她爬上了楼顶的栏杆,想要一跳了之,但被好心人及时救下。后来经诊断,她已经患上了中度抑郁症。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我们很多次焦虑不安,又很多次欲言又止,在生活的打击之下,只能把情绪深深的压抑心底。

《活下去的理由》中曾说“焦虑是抑郁症的好伙伴。”尤其是在快节奏,压力大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的焦虑与日俱增,无处安放,最终变成了抑郁症。

02

依靠自我力量,是走出抑郁的关键

很多人都以为,患上了抑郁症,要依靠外界的力量来治愈,但让人意外的是,打败抑郁的,往往是来自内心的力量。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有三点原因:

1.吃药并不见得有效

患上抑郁症,很多人的第一选择就是吃药,但是吃药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这是因为抑郁症是由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引起的。吃药只能在某一方面治疗抑郁,并不能覆盖所有病因。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马特就曾试过吃药,但是在服下一片安定之后,惊恐立马发作了。他感觉自己不断往下沉,就像是被大白鲨拖到了深海里。这种恐惧的无力感让他十分痛苦,所以他拒绝吃药,只能依靠自我力量,走出抑郁。

2.诉说并不见得都会被理解

抑郁症患者在一开始是有很强的诉说欲望的。但是没经历过的人们往往不能理解,还会说他们是 “情绪化”、“矫情”、“精神病”,这无疑会加重抑郁的病情。

知乎上一个网友就分享了自己的扎心经历。

他因为抑郁,情绪低落到了谷底。一天他告诉父亲,自己真的撑不下去了,想要去死。但是父亲却说:“一个大男人天天要死要活的,真是矫情!”他想继续解释,得到父亲的安慰,但是父亲却说“我看你就是没事闲的,整天拿病当借口,其实就是不想去工作!”

父亲的话就像一把刀一样,把他割的体无完肤。网友当场就崩溃了。他大哭大叫,然后疯了一样把自己撞的满头包。从此,他又多了一个名字,叫做“精神病”。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抑郁症患者的世界是痛苦的,但是却没有人能看见这份痛苦。就像马特说的“你头脑里着里火,但没人能看见火焰。”正常人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评判你的不正常。所以向别人倾诉,不一定会得到理解,也许会得到偏见。偏见的产生会让患者滑入更深的抑郁深渊。

3.安慰并不见得都恰当

有很多抑郁症患也很幸运,他们有理解自己的家人和朋友。但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知道怎么正确的安慰病人的,不恰当的安慰会适得其反。

老公的表哥曾经是轻微抑郁症患者,受到安慰之后,反而变成了中度抑郁症患者。这是为什么呢?原来都是不恰当的安慰造成的。

他的父母经常说 “父母这么爱你,你一定要坚强”,朋友也会经常劝“啥事别放在心上,乐观一点,抑郁很快就会过去的!”或者有人直接比惨“我经历的事比你痛苦多了,现在不照样好好的”……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这些安慰看似好心,但实际上却拉大了患者本身“是什么感觉”和“应该是什么感觉”的差距,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他们会想,我已经拥有了这么多,为什么还不健康起来呢?这种自责最终只会让病情更加严重。

所以“只有自己是自己的神,只有自己才能救自己。"如果你不幸患上了抑郁症,学会依靠自我力量,才是走出的关键。

03

怎样依靠自我力量,走出抑郁?

这儿有三点建议:

1.接纳抑郁,和它做朋友

短片《我有一条黑狗,它名叫抑郁》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主人身边有一条黑狗,每当黑狗出现,生活就会陷入低潮。主人试图用各种方法甩掉黑狗,但是越努力,黑狗就越是频繁出现。最后绝望的主人放弃了抵抗,却发现黑狗也曾给自己带来了快乐。”

在结尾作者说“我认识到与其逃避我的问题,不如去拥抱它。黑狗也许将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但它再不会是以前的那只野兽了,我们达成了理解。”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短片中的黑狗就是抑郁的象征。这个短片告诉我们:如果你一味的对抗抑郁,那么你只有痛苦。放下芥蒂,接受抑郁,你才有机会去感受抑郁给生命带来的不同意义。

那么具体需要怎样做呢?

一是要坦然承认自己所有的不完美。当抑郁情绪爆发时,要告诉自己,我现在就是很绝望,很痛苦,我就是一个自私、懦弱、无能的人。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这就是真正的我,无需隐藏。

二是要明白努力并不一定有结果。世界是所有人共同合作的结果,并不会按照个人的意志而转移。所以一件事情,努力了,并不一定会有结果,这并不是你的错。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继续努力,对于结果,随它去吧。

三是要看到抑郁的好处。虽然抑郁带来伤痛,但是也带来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我们有机会感受到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所以我们可以感激它,拥抱它。

接纳抑郁,也就是接纳我们自己。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走出抑郁。

2.大量阅读,缓解抑郁情绪

抑郁症患者是孤独的,没有坠入过深渊的人是不能真正体会的,但是书籍可以。

书籍中的故事情节、叙事方式、文学比喻都可以让患者找到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并给患者来乐观和希望。

比如,马特在阅读《权利与荣耀》时,书中阴沉、激烈的氛围引起了他的共鸣,他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了故事,并从主人公的身上看到了抑郁症带来的心理上的罪恶感,这就减轻了马特一直以来的隔绝感。所以他嗜书如命。正如他说的“阅读同病相怜之人遭受痛苦、从痛苦中活下来及克服绝望的事迹,我感到获得了宽慰和希望”。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阅读也可以让患者重新构建价值观。抑郁症患者的头脑是破碎的,他们不能正常的认识世界,认知自我。但是阅读可以。每一本好书都是一种智慧的结晶,抑郁症患者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缺失的部分。所以大量地阅读好书,能够帮助抑郁症患者走出情绪,找到自我。

那么,有哪些适合抑郁症患者读的好书呢?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伯恩斯强烈推荐《伯恩斯新情绪疗法》,在他的研究中,4周内读完这本书,75%的患者的主要症状都消失了。意大利精神学家推荐朗费罗的《生之礼赞》,作为有效单方,它已经被应用于临床。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是英国治疗抑郁症的首选。而经过中国医学团队的研究,露易丝·海的《生命的重建》是治疗抑郁书症籍的代表,效果极为显著。

当然,治疗抑郁的书籍不只有这些,你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任何的书籍去阅读。可以一气呵成地读一本,也可以了了的翻看几页,只要其中的一句话能够引起共鸣,带来安慰,那么阅读的意义也就达到了。

3.去旅行,感受新鲜事物

福楼拜曾说:“旅行使人变得谦虚。因为它使你领悟,人在世界上所占的地位是多么的渺小。”

抑郁症患者之所以如此痛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把自己的世界缩小了。他们的痛苦在一间房、一张床或者一条被子里变得无限大。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多出去走走,让外界的新鲜事物来冲击头脑。

身患抑郁14年,他终于回归正常生活!凭借这三点,你也可以

也许一开始会感觉十分焦虑,但是没关系,“做一些让自己惧怕的事(又没有被吓死)就是最好的治疗。”

新的地方会带来无限的自由和刺激,也会让你兴奋又害怕,这些感官的体验会促使你以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你会发现,世界不只有一个我,还有千千万万的生命,世界也不只有一种病,还有数不清的折磨。所以没有必要过度放大自己的痛苦,弱化高强度的自我价值,才是打开生命的正确方式。

那么,在旅行中有哪些建议呢?

一是建议暂停和过去的一切联系。你可以关闭电话、电脑,不处理任何工作,不联系任何好友,完全脱离以前的人和事,只为了让自己忘记以前的焦虑和忧伤。

二是建议不要刻意计划什么。你不用规定自己几点起床,也不用计划下一站一定要到哪里,就让自己闲庭漫步,彻底放松下来。只有慢下来,专注当下,才有机会去体验生命的美好。

04

歌德曾说,“我们可以靠父母和亲戚的庇护而成长,依赖兄弟和好友,借交游的扶助,因爱人儿得到幸福,但是无论怎样,归根结底人类还是依赖自己。

当一个人开始依赖自己的时候,生命才会焕发出原始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帮助他脱离任何痛苦。

如果此时的你,正处于抑郁的边缘,找不到自救的方向,那么这本小小的《活下去的理由》或许会带给你新的思考和启发。

正如豆瓣读者说的那样,“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任何人来到这里,都能找到自我救赎的力量。”

所以从现在开始,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一起都可以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