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食用营养价值更高?这些错误传言该停止了

文 / 南国今报
2020-02-08 16:18

连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断变化,“别吃野味”成了人们的共识。

此前,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院士曾明确指出,导致此次肺炎疫情的新型冠状病毒较大可能是通过野生动物传到人。

据专家介绍,事实上,“野味”这种东西,其肉质并不比普通肉类更富有营养。而且,在捕猎、宰杀等一系列环节中,它们还存在传染病毒的风险。

资料图:被查获的7只黄麂死体。 景谷县森林公安局供图

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一种习惯性叫法。

此前,中国疾控中心发布《2019新型冠状病毒态势进展和风险评估报告》,称病毒可能于2019年12月初经由华南海鲜批发市场某种野生动物外溢及其市场环境污染感染人。

曾有媒体报道指出,在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价目表上,售卖的野味中包括了孔雀、大雁、鸵鸟、狐狸等野生动物,甚至连果子狸都在售卖。下面还注明:活杀现宰、速冻冰鲜等。

毕业中国农业大学的高级兽医师李复煌博士表示,许多野生动物的生存历来受到国家的保护,2018年再次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包括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野味”比普通肉类更有营养?并不!

关于食用“野味”,曾有这样一说法:认为野味比家禽、家畜吃起来更有营养,口感也更好;更有人觉得,能吃到“野味”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炫耀的资本。

网传武汉华南海鲜市场价目表。

“当前野味消费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本身,而在于野味代表的价值符号。”研究灾害法学的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建平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曾如是说道。

但医学界早有共识,野生动物肉质并不比普通肉类更营养或美味。尤其现在物质条件已经很优越,无须依靠野味充饥。

“我们生活中所说的畜产品,如’肉蛋奶’等,都是人类不断选育与培育的品种,国家制定了食品安全标准,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 李复煌介绍。

李复煌提及,科学安排日常膳食,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需求。滥食野生动物风险很大,也是造成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的重要原因,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危险。

滥食“野味”,人类为何会“引火烧身”?

更可怕的是,野生动物往往携带大量寄生虫和不明病毒,滥食“野味”会对食用者造成难以挽回的伤害。

即便是经过高温烹制,宰杀野味过程中也存在着非常高的风险:动物携带的病毒,会传染到接触人身上。比如被野生动物咬伤、通过飞沫传播……或者病毒进入眼睛等。

而且,严重者更可能引发病毒人际传播,酿成重大社会公共安全事件。以蝙蝠为例,其身上即携带超过100余种病毒,被称为高致病性病毒的“蓄水池”。

资料图:当地时间5月27日,以色列特拉维夫斯,科研人员在坦哈特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实验室里研究埃及果蝠。

此前,据《新京报》报道,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博士张劲硕曾在2003年参与“非典”野生动物溯源,并最终与课题组一起指出SARS病毒的源头是蝙蝠,主要锁定在中华菊头蝠等种类上。

张劲硕说,病毒和宿主之间本身就有协同进化的关系,病毒依赖细胞生存,宿主死了,病毒也无法继续繁衍。

但是人类打破了这个界限,把本不属于人类的病毒引入到自身身体,病毒在新的环境下变异、进化,形成新的类型,甚至新种,然后开始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让“野味”远离餐桌

李复煌提到,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也再次警醒人们,保护野生动物,保护好野生动物栖息地,禁食野生动物,避免天然宿主与人类的密切接触,是防止传染病发生的一个重要措施。

资料图:冬日,位于祁连山下的甘肃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白唇鹿、高原山鹑、金雕等珍稀动物频频现身,成为野生动物栖息的乐园。郎文瑞 摄

“建议相关部门以此次疫情防控为契机,对捕猎、交易、食用野生动物等行为进行大规模清理整顿。”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陈明勇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与野生动物应该保持距离,敬畏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的确,在这一段时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发展,拒绝食用野生动物的呼声越来越高。无论从动物保护还是安全等角度看,我们都不应该吃野味,而且要尊重野生动物的生命和栖息地。

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珍爱生命,拒绝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