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失眠的夜晚,那些吃过的安眠药,到底是何方神圣?副作用大吗

文 / 何药师健康科普
2021-03-22 09:32

突然发现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一看主题是“规律睡眠,健康未来”。不由得让我想起了上夜班时,经常都会遇到半夜三更来医院开安眠药的人。无数个夜晚,城市在熟睡,而总是有人熬着夜,守候着一个又一个黎明的到来。但长期失眠真的有害健康,让人身心疲惫,全身像被抽干了一样。

凡属于治疗睡眠障碍、能引起瞌睡和近似生理睡眠的药物均称为镇静催眠药,可能老百姓更习惯叫它安眠药。本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产生镇静、催眠和抗惊厥等效应。一般来讲镇静和催眠并无严格的区别,常因剂量不同产生不同的效果。

小剂量时,产生镇静作用,使患者安静、减轻或消除激动、焦虑不安等;中等剂量时,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大剂量时则产生抗惊厥、麻醉作用。本类药物长期使用,几乎都可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突然停药时可产生戒断症状,故应严格控制用药,必须注意避免长期应用。

2007年以来,美国FDA发布了有关镇静催眠药的警示,这些药物可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和造成未完全清醒状态下驾驶,如夸西泮、司可巴比妥、扎来普隆等,医生和患者都应引起重视。迄今镇静催眠药已经历前后三代的发展:

第一代镇静催眠药物:包括巴比妥类、水合氯醛、三溴合剂等。巴比妥类早在1864年已人工合成(巴比妥酸),但到1903年才发现它具有镇静作用,并认识到巴比妥酸衍生物的药理作用。它们的治疗指数较低,需中等剂量才能改善睡眠,药物之间相互影响比较大,大剂量可影响呼吸。水合氯醛因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少,广泛用于药物临床试验与不合作者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时的快速催眠。

第二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是指苯二氮䓬类镇静催眠药。该类药物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种镇静、催眠和抗焦虑药。其中地西泮(安定)曾经是临床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药物。该类药物中前期开发的有甲喹酮、甲丙氨醋、氯氮䓬、地西泮、舒必利;后期开发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氟西泮、硝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这些安眠药的特点是治疗指数高、对内脏毒性低和使用安全。到目前为止,仍是治疗失眠常用的药物。

本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或突触的传递有关。苯二氮草类可增加氯通道开放的频率,而引起突触前、后神经元的超极化,抑制神经元的放电,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此类药物根据半衰期长短分为3类:①短效类(半衰期<6小时):常用的有三唑仑、咪达唑仑、去羟西洋、溴替唑仑等,主要用于入睡困难和醒后难以入睡;②中效类(半衰期6~24小时):常用的有替马西泮、劳拉西泮、艾司唑仑、阿普唑仑等,主要用于睡眠浅、易醒和晨起需要保持头脑清醒者;③长效类(半衰期>24小时):常用的有地西泮、氯硝西泮、硝西泮、氟硝西泮、氟西泮等,主要用于早醒。长效类起效慢,有呼吸抑制和次日头昏、无力等不良反应。

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主要包括唑吡坦、扎来普隆、佐匹克隆等。20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开发了新一代非苯二氮䓬类催眠药。唑吡坦是首先面世的该类药物。第三代镇静催眠药物口服吸收良好,半小时达血药浓度高峰,药物代谢排泄快,半衰期为3~6小时。本类药物治疗指数高,安全性高。基本不改变正常的生理睡眠结构,不产生耐受性、依赖性。停药后很少产生反跳性失眠,重复应用极少积聚,使用较为安全。因此上市后得到广泛认同,已成为治疗失眠症的标准药物,有逐步取代苯二氮䓬类药物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