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分享】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文 / 读健康
2019-06-19 01:03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鼻腔、咽或咽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是儿童时期常见疾病。全年都可发病,以冬春季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各种病毒或细菌均可引起,90%以上为病毒所致,主要为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冠状病毒、单纯疱疹病毒、EB病毒等。可继发细菌感染,常见细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感染。一般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偶尔通过肠道。婴幼儿上呼吸道解剖生理和免疫特点,使其更易患呼吸道感染。儿童生活环境不良如居室拥挤、通风不良、被动吸烟等,或患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营养不良、贫血等疾病,易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或迁延不愈。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轻重不一,与年龄、病原体、机体抵抗力不同有关,轻症约持续一周左右自愈。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重症较多见。轻症表现为卡他症状,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流泪、轻咳或咽部不适;如感染涉及鼻咽部,常有发热、咽痛、扁桃体炎或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淋巴结轻度肿大;重症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乏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频繁咳嗽、咽部红肿等,如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则咽痛和全身症状加重。如治疗不及时,易合并鼻窦炎、中耳炎和颈部淋巴结炎等。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偏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偏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或核左移。支原体感染时血象无明显改变。C反应蛋白,在合并细菌感染时上升,升高程度与感染严重程度成正比。

二 1 一般治疗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C等,做好呼吸道隔离,预防并发症。

2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者可给利巴韦林等抗病毒药,疗程3天。流行性感冒可在病初应用磷酸奥司他韦口服,疗程3天,如病情严重,继发细菌感染或发生并发症者,可加用抗菌药物,常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如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肾炎或风湿热病史者,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天。病毒性结膜炎可用0.1%阿昔洛韦滴眼,每1~2小时1次。

3 对症治疗

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高热惊厥者给予镇静、止惊处理,咽痛者可口服咽喉片。

健康教育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选择富含纤维素、清淡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C。咽喉部充血及咽痛患儿,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硬质及辛辣刺激食物。鼻塞严重影响进食时,要少量多餐,耐心哺喂,保证营养摄入。小婴儿哺喂时避免呛咳,必要时可使用滴管或小勺喂养。提倡母乳喂养。

2 休息与活动

为患儿提供舒适、安静、温湿度适宜的房间,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对流通风。避免烟尘及有害气味刺激,过敏患儿要远离过敏源。保持规律的生活方式,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经常户外活动,多晒太阳,以增强体质。

用药护理

(1)本病多为病毒感染所致,遵医嘱应用抗病毒药物,用药期间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必要时遵医嘱复诊,监测血象及肝肾功能。

(2)注意药品存放,避免污染并妥善保存于安全位置,警惕年幼儿误食,年长儿丢弃药物。要在家长看护下用药,以保证药物疗效以及正确使用。

4 疾病相关护理

(1)发热护理: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及面色,有无口周发绀、皮肤苍白或发花、畏寒等表现,每4小时测量体温并记录。常用降温方法为温湿敷、温水浴、冰袋降温及药物降温。伴畏寒、寒战患儿为体温上升期表现,给予盖被保暖,禁忌冰袋降温,高热时避免捂汗及酒精擦浴降温。高热患儿药物降温30分钟后,要及时复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降温过程中注意患儿表现,鼓励多饮水,避免大量出汗、体温骤降引起虚脱。药物降温后出汗较多,随时更换衣服,避免受凉,加强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有高热惊厥史患儿,体温38℃时,及时给予药物降温,预防惊厥发生。

(2)鼻部护理:加强鼻部护理,鼻腔有分泌物时,嘱患儿及家长不要用力擤鼻,应堵塞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再堵塞另一侧鼻孔擤净鼻腔分泌物,遵医嘱及时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观察药物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

(3)咽喉部护理:加强口腔护理,晨起、睡前、饭后及时漱口或刷牙,鼓励多饮水,以保持口腔及咽喉部清洁舒适。避免剧烈哭闹、说话过多刺激咽喉部,年幼儿及时满足需求。

(4)预防感染: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应避免去人多拥挤地方,避免与患病儿群接触。易患呼吸道感染患儿,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病情允许,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有条件可配备鼻冲洗器,合作患儿进行鼻冲洗治疗,每天2次,减少鼻黏膜定植菌的数量,预防感冒。

(5)遵医嘱按疗程用药,如症状不能缓解或有加重表现,随时就诊,复诊时戴口罩预防感染。

更多精彩,请关注

它,

不仅仅是一个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