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血糖“标准”已公布,快来自测一下,也许你的血糖并不高

文 / 健康盛会
2021-03-07 10:01

导语:糖尿病是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并且现在糖尿病也逐渐趋于年轻化,很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甚至都有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在一般人看来都是属于老年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糖尿病也不再是老年人专属了,所以大家平常一定要注意,否则当糖尿病到自己身上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糖尿病现在是一种多发性的代谢类疾病,主要病因就是因为我们体内的胰岛素水平分泌不足导致的,所以我们血糖不能稳定下来的话血糖会越来越高,所以就会出现糖尿病,而且糖尿病也会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如何稳定血糖是很多糖尿病友的首要任务。

Top1

血糖偏高对身体的危害

1、伤害肝脏肾脏、严重的患有尿毒症。

2、对器官的伤害不可逆。

3、四肢麻木、手脚冰凉、甚至有人会出现糖尿病足。

4、视力模糊、视网膜病变。

5、引发冠心病、心肌梗塞等。

Top2

最新血糖标准已公布,自测一下,也许你的血 糖并不高

人的血糖在一天中是不断变化的,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对于血糖水平判断标准的制定需要找出一个适用于所有人的标准,同时还要考虑血糖高低对身体可能带来的影响,因此我国规定了两个时点的血糖值来制定血糖评判的标准

正常情况:空腹血糖值应该在4.4一7.0mmol/L前后;

高血糖:空腹血糖高于6.1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高于7.8mmol/L。

1、老年人

老年人主要指70岁以上的。因为年龄增长所以器官也会相对老化,所以血液很容易变得粘稠并且流动得不是那么快所以这种人的标准就是。

空腹:7.0-9.0 mmol/L之间,

饭后:8.0-11.0 mmol/L之间,

糖化蛋白不高于8.0%。

2、中年人

这个年龄的人是非常尴尬的,因为上有老下有小,所以经常应酬喝酒,而且饭局不断,就会经常吃一些油脂过高的食物,身体自然受不了,这类人也有一个血糖标准:

空腹6.1~7.0 mmol/L之间,

饭后8.0-10.0 mmol/L之间,

糖化蛋白不高于 7.0%。

3、青少年

青少年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所以活力比较高,但是在平常活动的同时大家也要注意。

青少年血糖标准在4.4 ~ 6.1mol/L,

饭后不高于8.0mol/L,

糖化蛋白不高于6.5%。

以上就是不同年龄人群的不同标准,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测量自己的血压进行比对,判断自己的血糖是否正常,而且平常也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如果有异常情况的话,那么要遵循医嘱,服用药物,而且不要擅自加量或者减量,并且大家也可以适当进行锻炼,这样的话也能稳定我们的血糖。

Top3

检查之前要做到三件事,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空腹时间不宜过长。如果在检查之前空腹过长时间就容易检查出低血糖,测量结果不标准,所以一般在测量之前8小时空腹即可。

情绪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测量的标准确性,所以在检查的时候要保持平复的心情,不要想任何引起情绪激动的事情,放松呼吸。

对于一些糖尿病人检查之前不要断药。断药之后会影响第2天血糖的监测结果,使血糖上升。

Top4

血糖偏高,尝试做以下3件事帮助稳定血糖

1、少吃粮食

有的糖友进食馒头后监测血糖,发现血糖可能比吃米饭高些,就只吃米饭,不吃馒头,甚至不吃所有面食和粮食。实际上,粮食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升糖指数都是非常高的,因此对糖尿病人来说要尽量节制一些,但节制并不等于节食。

糖平中医建议:

所有50岁以上人群一定把吃粮食的数量减下来,每天不超过6两,每顿饭不超过二两。糖尿病人吃面食的最佳搭配是主食和粗粮掺杂在一起食用,其效果更佳。粗粮可以有效缓解餐后高血糖的症状,减少血糖波动,有利于控制血糖。建议搭配的食品有:燕麦、荞麦、大麦、黑米等。

2、餐后运动

运动对人体的好处多多,通过运动消耗大量的脂肪和糖分,将血液内的垃圾毒素排出去,提高新陈代谢能力,增强身体免疫力。现代人因为工作忙碌的原因,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有时晚上都要加班熬夜,所以很难抽出时间来做锻炼,但是长此以往,身体的毒素就容易堆积,排不出去,危害健康,所以尽量每天都要拿出30分钟的时间来做一下锻炼,保持健康体重,尤其2型糖尿病人要防止体重超标带来的隐患。

糖平中医建议:

就餐后休息二十分钟,可在室内散步或踢腿走路20~30分钟。50岁以上人群每天最好走三次,最少走一次。亦可根据自身条件在加重进行原地踏步、打太极拳、跳舞、做健身操等室内有氧运动,以利于餐后血糖控制,保持健康体重。

3、多喝水

水是生命之源,喝水可以补充人体的水分,还能帮助排出血液内的垃圾毒素,增强免疫力。

糖平中医建议

保证充足饮水量。每天1500-2000毫升,主要饮

白开水或淡茶水

。茶水如红茶、绿茶、花茶均可,绝不喝碳酸饮料和高糖饮品。

为保证糖尿病患者体内水分平衡,饮水应做到:

喝水定时定量,不渴也要喝水

。一些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脑动脉硬化使其下丘脑口渴中枢不敏感,机体在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也不觉口渴。

多次少量,一般6到8杯

,不能一次大量饮水,造成胃部负担。

结语:血糖如果不平衡的话,那么平常要经常测量血糖,这样的话可以对我们的身体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而且如果异常的话要及时去医院检查一下,并且平常的生活习惯要好,也要有养生的意识,这样的话才能战胜我们的疾病。

文章来源参考:兰为民《八点五保护细胞技术》

本文用于科普之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Spring

科学控糖

让糖尿病人不得或少得并发症

像正常人一样健康长寿

by 兰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