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没头绪?跟着河南省中医院李鲜教授学十二时辰养生(中)

文 / 豫说健康
2019-06-19 17:53

【 作者: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 李鲜教授 】

十二时辰养生学思想源于《黄帝内经》,它强调人体本身就是一个讲究和谐与平衡的系统,人体内的经气就像潮水一样,会随着时间的流动,在各经脉间起伏流注,且每个时辰都会有不同的经脉“值班”。与此相应,需要采取不同的养生方法,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养生没头绪?跟着河南省中医院李鲜教授学十二时辰养生(中)辰时(7:00-9:00)

《素问·灵兰秘典论》认为:“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

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它像一个发电站,生成营养物质,是人体能量的源头。

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内储存的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此时,最需要补充热量与营养,以供应全身各脏腑器官的能量需求。

所以,一定要吃早餐,而 且要吃得营养、丰盛才可。

早餐最好吃些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胃气,促进血液循环,使经脉通畅。

又因胃经循行过面部,《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阳明脉衰,面始焦”。所以,要想美容,不使面部憔悴的话,应保养好阳明胃经。

巳时(9:00-11:00)

巳时,气血流注于脾经,脾经旺。

脾为人体“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后,依靠脾的转输作用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上输于肺,由肺脏注入心脏之血脉化成气血,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

反之,若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会因此失常,就会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倦怠、消瘦等症状。

所以,吃过早饭后要进行适当的运动,以健运脾气,促进脾的运化功能。

午时(11:00-13:00)

午时,气血流注于心经,心经旺。《素问·灵兰秘典论》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是五脏之首,是人体的君主。

心主血脉,主藏神,午时保养心脏至关重要。

所谓“子时大睡,午时小憩”,《灵枢·大惑论》也说到:“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子时阴气最盛,阳气初生,要“大睡”;午时阳气最盛,阴气初生,阴长阳消,“小憩”即可。

古人把睡“子午觉”叫做“盗天地之生机”,子时、午时是天地阴阳交替之时,是养生的关键时期。

人体在此时应适当地休息,让身体进行自我调整,协调脏腑的关系,恢复体内的元气,达到养心安神的目的。

此外,午餐要吃好,才能保证未时小肠经的正常运作。人体的气血经过了一上午的劳作和消耗,非常需要得到及时的补充,而且下午的精力也要靠午餐的能量来供应。

所以说,午餐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吃饱,而且要吃好,饮食的营养价值要高,要注重营养 全面均衡,主食、蔬菜、肉类互相搭配,不要过食油腻食物等。

未时(13:00-15:00)

未时,气血流注小肠经,小肠经旺。

《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小肠的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被看成是人体未时值班的“生产线工人”,辛勤地加工着供应身体的养料。

未时是小肠吸收营养的最佳时刻。养护小肠经一定要吃好午餐,及时补充营养,保证气血供应,为身体的“边防部队”———膀胱经提供良好的“后勤”支持。

否则,若小肠经气血不足,申时当令的膀胱经也会受到影响。

而且,小肠经与心经互为表里,若小肠经气血不足,直接会影响到心经,心主神志的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则人就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和学习。长此以往, 气血不足会造成身体虚弱,各种病症也会随之而来。

未完待续。请您关注“豫说健康”。
上篇为《 养生没头绪?就从河南省中医院李鲜教授的十二时辰养生法开始吧》
下篇《养生没头绪?跟着河南省中医院李鲜教授学十二时辰养生(下)》,敬请期待!
专家简介养生没头绪?跟着河南省中医院李鲜教授学十二时辰养生(中)

李鲜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肝胆病专业委员会 常委、郑州市中西医结合肝病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亚健康专业委员会 委员,河南省中西医结合专家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会员,《中医药学报》编委。主研课题6项,撰写发表30余篇论文、5部医学专著。

【李鲜教授研究生 韩冰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