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民医院专家揭秘:活人肝脏为何会被掏空?

文 / BTV健康
2018-07-23 18:13
发烧、腹痛、恶心,尤其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高热不退,肝区疼痛,那么则需要查出肝脏了,有可能您的肝脏已经被吃掉掏空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 朱继红告诉大家,有两种菌栓不仅会吃肝脏,还会吃其他脏器,很可怕。


我国每年有十万人肝脏被掏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朱继红介绍,肝脏被掏空这种病在大陆的发病率为十万分五点七,乘以14亿,则每年有八万至十万患者。

据了解,这种病的罪魁祸首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这两种细菌。研究发现,这两种细菌在人体中平时不做乱,一旦爆发对人致病性较强。

肝脓肿是细菌、真菌等病原体侵入肝脏引起的化脓性感染。如果从B超、CT上看就像肝脏中间被细菌啃噬出好多小洞洞,若不积极治疗,可以引起败血症、感染性休克甚至脓肿破入腹腔引起腹膜炎,病死率可高达10%~30%。

哪些人的肝脏容易被细菌吃掉?

专家指出,免疫力低下、有基础病器官容易滋生细菌的人群容易被革兰氏阴性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这两种细菌盯上。尤其糖尿病患者,他们体内的高血糖更容易滋养这种细菌,而且细菌会轻而易举的破坏他们身体的屏障,从肠道进入的细菌会把肝脏当做他们扩散到全身的基地。统计发现,肝脏变空的人80%都患有糖尿病。

细菌还会吃掉其他器官

吃掉肝脏的菌栓,来无影去无踪,赶来增援的白细胞与菌栓积极对抗,因为白细胞寡不敌众,与一部分菌栓同归于尽后,就形成患者肝脏的空洞。菌栓不甘心只吃掉肝脏,它还会通过血液运行,继续啃噬人体的重要器官。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常寄生于人体皮肤、鼻咽部和肠道等处,动物研究表明,肺炎克雷伯杆菌中的强毒力菌株可穿过肠道屏障形成肝脏的“空洞”。由于肝脏的血运丰富,接受肝动脉和门静脉的双重血液供应,一旦菌栓作乱,大量毒素进入静脉血,并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右心。肝脏的菌栓不仅可以通过血液进入肺,也可以穿过横膜进入胸腔或肺,形成肺的空洞。

肝脏内管道系统丰富,包括胆道系统、门脉系统、肝动静脉系统及淋巴系统,大大增加了细菌寄生、感染的概率,特别是腹腔内的感染时,细菌可侵入肝脏,如果病人抵抗力弱,就可能发生肝脏、肺、肾、心、眼和脑的病变。

肝脓肿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专家告诉我们,被感染的患者初期症状有发热、腹痛(肝区)、恶心、倦怠乏力、没有精神。

肝脓肿一般起病较急,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热,在发病初期,会伴有寒颤,体温在38℃至40℃,最高可达41℃,寒热交替,伴有大量出汗,脉率增快,一天数次,可反复发作。

特别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机体抵抗力弱,容易并发各种感染,一旦发生感染不易被控制,细菌随着血液进入肝脏,在肝内繁殖形成脓肿,可能导致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如果糖尿病患者反复发热,无论是低热还是高热,一定要警惕糖尿病并发肝脓肿的可能性。

肝区的具体位置在哪?

肝脓肿肝区疼痛的具体位置:主要位于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如果用拳头轻轻捶一下右侧肋骨,出现持续性钝痛,一片区域的疼痛,要警惕是否为肝脏被细菌吃掉引发的疼痛。因为糖尿病患者常合并血管和神经病变,疼痛敏感性下降,局部症状、体征不典型,加之多伴有其他系统疾患,易掩盖细菌性肝脓肿病情,早期容易漏诊。

如果得上这种病,治疗要六至七周,医疗费需十几二十万。专家提醒,一个感染性疾病,如果早期发现,及早用药,是很容易控制的。


编辑:京视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