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为什么瑜伽需要“紧致的稳定/整合的灵活”

文 / 有学识得美妆
2020-12-17 18:41

这是“2021元旦热练·瑜伽派对”的先期采访(活动详情可见评论区),第一篇来自清凉老师,我们谈了瑜伽练习中何为“紧致的稳定 & 整合的灵活”,老师个人的“轮式进化史”,以解剖学视角理解瑜伽的问题,最后莫名其妙说到一笔一划练书法去了~

Q=108文化传媒

A=清凉

Q:在瑜伽教学中,老师为什么用“紧致”形容“稳定”,用“整合”形容“灵活”呢?

A:我们为什么在体式中,经常说肩要收窄一点、髋要收窄一点?在普纳(拉玛玛妮艾扬格纪念瑜伽学院,即RIMYI),老师们会强调“骨骼的中心化”,先把肌肉去包裹骨头,这是肌肉和骨骼的整合度,也是紧致度。你的肌肉一定是包裹骨骼,那么肌肉跟骨膜的贴合度就比较好,营养输送也比较好。

还有从骨骼结构上,我们为什么会说所谓“假性髋”,因为她的髋是散的,比如产后髋。在艾扬格瑜伽中,我们会做大腿根夹砖,从大腿骨的上端外侧向内夹,让股骨头插回髋臼里。或者双臂上举,两手掌夹砖,让肱骨更好地与肩膀做出整合度。

这都是通过紧致产生的稳定感。随着年龄增长,肌肉力量、骨骼密度都会降低,所以我们需要增加关节的稳定度。

现在大家太过强调关节的灵活度,但实际上,紧致的稳定才是需要注重的前提。假设我们的双腿是盆景树木,髋臼就像那个盆,双腿要健康,一定得把股骨头插进去。没有了这种稳定,人就像扯线公仔,整个都是散的,(除了影响正常活动)身体向上的能量感也不够了。

Guruji(B.K.S.Iyengar)曾说,僵硬是人体的财富。在某种层面,僵硬让人有了更多稳定度,身体柔软的人,首先需要建立稳定感。

国外有很多人是因为疾病等原因,才去接触瑜伽的,而中国瑜伽人群主要是年轻女性,这是一个重大的差异。何况中国人的身体条件,本身就偏向于柔软。这种情况下,还强调灵活度,会给关节带来潜在伤害,随着她们年龄的增长,弊端逐渐会呈现出来。

Q:所以是在稳定的前提下,才可以考虑“整合的灵活”,对吧?

A:是的。现在不少宣传说“无痛开肩”“无痛开髋”,我觉得如果刻意去追求这个,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我们对此有一个调侃:如果你想把腿后侧拉得很长,是不是把跟腱割断了就好了?这样最快了。

但是我们的腿后侧一定要有力量,只有腿后侧具备力量,有这个紧致度,身姿才能挺拔。人作为直立行走的动物,后背肌群的力量和张力是要存在的,不能够一味拉长,所以练习需要均衡:练了身体前侧,你还得练身体后侧;有了身体前侧的伸展,也要练身体前侧的紧致;拉长了身体后侧,也要有身体后侧的紧致……这才是张力的存在。

Q:记得老师分享过自己的“轮式进化史”,作为一个男性练习者和老师,你在这样的体式“进化”之中,是怎样体会“稳定”与“灵活”的整合?

A:我们去普纳,Geetaji(Geeta S. Iyengar)和阿碧嘉塔(Smt. Abhijata Sridhar Iyengar)会在课上提示“Chinese”(中国人),说我们在用身体灵活度(柔软度)做体式——比如腰椎、胸椎的灵活度——但没有用双腿的紧致(力量)去做。我们做出了轮式第二式,没有做出轮式第一式。而在艾扬格瑜伽中,教学和自我练习的次第,是非常重要的。

*上图①②是B.K.S.艾扬格在《瑜伽之光》书中演示的轮式第一式进入过程,这是初学者的做法,从平躺在地面开始进入轮式;③是他演示的轮式第二式起始姿态,这是给资深练习者的做法,站立进入轮式。

以前我去澳门考Intro 2,没有功利心态,还不知道艾扬格瑜伽在中国会怎么发展,只是去考试。那时候我的轮式还是巨丑无比的,身体僵硬,但在前屈、站姿、坐姿、倒立所有这些体式中,我后弯的得分是最高的。

考官跟我说,虽然我呈现的体式形态没有很漂亮,但我把力度做出来了,前进的方向性不错,给予更多时间,后弯会慢慢练得不错的,而且是以非常安全的方式进步。不是那种很快实现的漂亮后弯,可是腰椎受挤压、耻骨突出、肋骨外翻……

根据我的经验,男性虽然身体相对僵硬,但内在的张力好,他们在最初几节课很痛苦,浑身是劲儿,却好像一拳出去打不到东西,内在的力量找不着方向。一旦有了适宜的方法,逐渐去练,男性的进步会是蛮快的。体式练习到后面,会用到很多四肢力量、整合的力量,男性的优势就很大。

在一开始,体式练习是玩散的东西,比如你去练三角伸展式。练到一定程度,它就真的是在整合,你的体式练习需要行动器官和躯干(脊柱)的整合。

Q:说到后弯,我们常见到“深度后弯”的课程,老师认为这个“深度”可以体现在什么地方?

A:你看现在的艾扬格瑜伽,在教学层面,体式偏向于简单化,自我练习才会有一定挑战性。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在人数比较多的课程里,教授很大幅度或者说“强烈”的后弯,因为那种情况下,你对每个人的身体耐受性,他以前的练习情况,不可能太清楚。大部分情况下,学员会用柔软度做体式,一旦在体式中有所懈怠或不经意,脊椎压力过大,容易造成受伤。

而我们深入的练习,更多是在简单体式中,进行更长时间的停留,让觉知更多地向内走。就算做一个三角伸展式,也能去感受骶骨前侧或后侧,不同的专注点给这个体式带来的差异。你关注脚踝,或者关注髋部,同一个三角伸展式呈现给自己的东西是不同的。这种“深度”可能会比较好。

至于所谓强烈的后弯,正如Guruji所说,有的体式我们无法长时间停留,可能一碰到就走,不会让学员待很长时间。那种体式如果停留时间长,即便你再能做出张力,挤压感还是存在的,所以一做到就离开。

需要关注的是,在那种强烈的体式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哪里有挤压?哪里没有伸展?自己的心意是怎样的,是逃避,还是愉悦的?这才是瑜伽的“深度”,而不是去追求身体的造型。

Q:这两年,我接触练习瑜伽受伤的案例比较多,通过与资深老师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的交流,也越来越意识到生理解剖基础知识的重要性,特别在练习安全的意义上。比如怎样面对“用柔软度做体式”,或者造成很多伤害的“拉韧带”观念。

而在瑜伽的效用层面,我们无可避免地要面对另一个问题:生理解剖的视角,对于进入完整的瑜伽练习,是不是有所局限?

A:我自己是学医的,了解生理解剖的基础概念,这个背景确实让我上手比较快。现在对于体式编排,我多少还是会考虑肌群的参与度、协同度、拮抗度等等,有这种考量,但不会特意花时间去学习肌肉、筋膜理论之类的。任何这方面的学习都是挺好的,不过要清楚,我们到底是在“学什么”。学习解剖,是为了让我更深入地理解瑜伽。

在练习中,如果听人讲到一个生理学理论,能够印证我对瑜伽的理解,我会为此而高兴。但要从此拿出更多的时间去研究生理学,我觉得可能是本末倒置了。

作为瑜伽练习者,不能只是盯着体式本身,正所谓“功夫在诗外”。我还要过好生活,看看其他的事物,可以去研究机械,去放放风筝……投入生活的过程中,我对瑜伽的理解也会加强。瑜伽不只是在垫子上练体式,它还必然涉及对生活的感悟,与垫子上的练习是相互影响的。

回到解剖学基础上,这对于体式的安全性肯定是有好处的,你看艾扬格瑜伽的教师基础指南里面,也有关于解剖、生理学的知识。要把瑜伽更好地推广,这是需要的。而在另一个层面,瑜伽研究的人体是活的,还有意识和呼吸。人们经常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生命,这样说来,每个细胞都能呼吸,我们说“吸气在面部、呼气在脚跟”就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你完全从解剖层面理解的话,肺才是人的呼吸器官,人只能在肺部呼吸,这就很难理解那句引导词了。

事实上,在练习过程中,当你尝试“吸气在面部、呼气在脚跟”,会找到根基的稳定感,面部和大脑的放松感,真的是有很多这种切身体会。所以不能完全用现代生理学去解释瑜伽,人是一个情感性的存在。

还有个例子,我说要做战士三式,你做出来的战士三式可能不太好。而如果我根本不提“战士三式”,直接用一个口令,从战士一式把你带入战士三式,可能你的表现就不错。

这就是心意层面的:你一听到“战士三式”,觉得“这个体式好难、我不行”;可现在直接被带到目标体式里面,你没有畏惧,没有沮丧,呈现的结果就会不同。

由此而言,从心意的层面可以明白,我去做战士三式的时候,心意给自己的影响是什么?当我毫无畏惧、心无旁骛,呈现的结果就不错。当我内心忐忑,先入为主地沮丧着,结果不会太好。这体现在生活中是一样的,不问结果、只在当下,就是瑜伽的状态。

Q:我读李辛老师的书,了解到心身医学,或“心身健康”的说法,觉得对于瑜伽而言,“心身健康”或许也是一个非常切题的表达?

A:原本来说,瑜伽就是心在前、身在后的,经典里所谓“止息心念的波动”,就称之为瑜伽。Guruji在《瑜伽之树》里面写道,一个人情绪、精神比较好的时候,身姿就会挺拔;同样的,通过身姿的调整,情绪或者说神经层面上,也会变得比较警觉。瑜伽的影响,是从心到身,或者从身到心的过程。

回到瑜伽练习之中,我们会看到,心正则身正。Prashantji(Prashant S. Iyengar)说过,追求身体的正位,目的到底是什么?无非是为了心念要正,这才是核心。要是身体的正位都变成了“习气”,或者说无意识的行为,却没有让我们的心念正,那这个正位本身也应该被抛弃。

练习正位本身,是为了破除平时的不良“习气”。一个人练瑜伽讲求正位,讲求步骤、次序,无非是通过这种方法,让自己的心念一直在当下。否则心念一直飘忽不定,就算体式动作“一笔一划”,看着都很“正位”,也是一个僵尸的行为,因为没有“心”在。

Q:这一笔一划,练习书法的比方,让我想到一位书法老师的解释——初学者临帖,是为了学习前人如何在书写中“自如表达”,字帖只是前人留下的一个“结果”,你不能指望“结果衍生结果”。秘密在学习自如表达的“过程”里面。

正如老师一开始的轮式“结果”未必好,但考官看到了你做的“过程”有可取之处。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瑜伽的练习?

A:是的。在普纳,老师们经常说,本身你的体式是不可被评估的,别人根本不知道你的内在正发生什么。你的意识去到身体的某个部位,你今天做体式的目的是什么,作为外人不会知道。每一个人做的体式,都是自己在当下的、对外的呈现,具有很强的个人烙印,对其心意的评估,是很难的。

比如作为老师,看一个人做下犬式,他静静地停留在那里,我觉得他很安静。但有时候,他上下压肩膀,动来动去,我可能想,他为什么不安静?当他离开的时候,主动来告诉我,刚刚在下犬式里面,自己觉得肩膀有些僵紧,所以轻微上下摆动,释放了肩膀的紧张。我一听,哦对,这方法也不错!

所以我们不知道别人当下在想什么,也很难去评估。自己练习的过程发生了什么,体验到什么,才是重要的。通过让“心”在场的练习,性子急的人会对自己有所觉察和了解,从而让脾气和缓下来;平时做事拖拉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着立即投入去做一件事……

瑜伽可以是一个人这样内在修正的方式,慢慢地,向外的展现会有变化。

在初级教学中,我会在意你的腿要伸直,这样做、那样做;到程度二,我会说,你要更多关注身体后侧,或者关注后面的腿;到程度三,我会说,你要更多关注自己的呼吸,关注你的意识去到哪里。

不同的级别,侧重点不同,就像教小孩写字,开始你要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慢慢你会发现,他写的字就像他的人。

这个方向,是一步一步去到的。对于一个初学者,老师可以通过规规矩矩的方式,引导他破除掉平时的“习气”,因为腿不伸直,髋可能会出问题,下腰背可能出问题。他的身体结构层面不错了,我们会开始趋向于呼吸和意识的层面。

在这种引导过程中,老师也在对自己做出修正,让自己越来越包容,越来越平和,不像以前教瑜伽的时候,说你的腿没有伸直,你怎样怎样,就成了一个挑剔者。

教学到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发现自己的心变柔和了,越来越能理解学员的当下,也愿意用更多时间,带着他一起成长。希望他能保持这种运动,身体健康一些,心性平和一些,跟周围环境融入得更好,跟他人的交往更友善一些。以前恨不得3个月就让他练成一个“高手”,但现在觉得,练10年又如何,瑜伽的练习,终归是心性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