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14岁女儿健身获赞80万: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是这两个字

文 / 凯叔讲故事
2020-04-11 08:14
作者 | 大余

近,一条健身视频,让「国民闺女」黄多多又双叒上了热搜!

原来是多妈在微博上发了一段女儿的健身视频,夸女儿是「健身小达人」。

视频中的黄多多穿着运动背心和短裤,在瑜伽垫上认真地锻炼。

卷腹、平板撑、登山跑等许多动作都能轻松完成。

清晰的手臂线条,若隐若现的腹肌,一身漂亮紧实的肌肉,围观群众都羡慕不已。

她的优秀,让人忘记了,她今年也才14岁。

有网友说:「为什么能这么优秀?是因为她比常人自律。」

西奥多·罗斯福说:

「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世界上从来都不存在「别人家的孩子」。

如果有,那是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足够自律。

自律的孩子,都是什么样?

在网课期间,为了能让孩子老老实实上网课,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家长几乎用尽浑身解数。

最终结果,往往是亲子间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可是在河南焦作,一个8岁的孩子却触碰到我内心最深最柔软的地方。

二年级的马子阳跟奶奶租了一个房子,环境简陋,光线不足,他和奶奶在这里一住,就是5年。

只因这里80元一个月,便宜。

学校网课开始后,出租房没有网络,更别说电脑和智能手机,他却没有因此找理由不上网课不写作业。

他每天用奶奶老年手机联系老师,询问作业,然后自己写好,开学再给老师批改。

让人又心疼,又感动。

许多孩子和他差不多大,尚且还在父母怀里撒娇说不想写作业。他却在这么差的生活环境,保持学习,成绩一直在全班第一第二。

自律的路上,会有很多敌人。

最大的敌人,不是舒适的被窝,也不是艰苦的环境;不是刺激的游戏,也不是好看的动画,而是一个人有没有想要战胜自己的决心。

如俞敏洪说: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那些不知道自律的孩子,总是想一套,做一套,一点计划都没有,做什么都半途而废。

时间和精力就这样被慢慢消耗。

如此一来,他们的人生,又怎么变得更好?

自律的孩子,懂得掌控人生

去年7月,清华女学生张薇让不少人佩服。

在毕业典礼上,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讲了自己的故事。

她出生在甘肃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在高考前都没离开过那个地方,对外界的认知,仅来源于书本。

尽管教育资源匮乏,但她奋力拼搏,努力读书,考上了清华。

考上清华后,她才发现自己和同龄人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她的微积分作业要比别人多花三四倍的时间;

竞选班长、报名支队长都落选;

仰卧起坐100分只可怜地拿到了20分。

尽管无论她学习还是体育都需要比别人花更多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才堪堪追平。

自律,是逆袭的唯一一条路。

成为班长,拿到奖学金;和队员参加辩论赛获得冠军,推研成功......从清华学生一份严格到分钟的计划表里,我们就能看出自律。

那些人人艳羡的鲜花和掌声,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

所有的机会和「奇迹」,都是由此而来。

电影《风雨哈佛路》里的贫民女孩莉丝,父亲酗酒吸毒,母亲精神分裂,这样的家庭无疑是把她的人生推进泥潭。

她可以有无数理由混日子:父母、家庭、环境......生活中的一切都能成为她不努力的理由。

但是她没有。

母亲去世后,她争取到了一个读书的机会,为了赶上多年来落下的学习进度,她拼命在两年学会四年的高中课程。

她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洗碗的间隙还看贴在墙上的练习,把乘地铁的时间当成是自习室,把时间利用得干干净净。

靠着强大的自律,她最终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还申请到纽约时报的全额奖学金,走进了哈佛。

自律,是一个孩子的顶级实力,也是平凡人逆袭的唯一「捷径」。

所有的自律,都能够复制

孩子未来的路,做父母的没法代替。

与其羡慕「别人家的孩子」,不如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其他人眼中「别人家的孩子」。

· 制定时间规则

在网上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妈妈,在接孩子放学的时候,就跟孩子说回到家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情,几乎事无巨细,把时间安排得非常明白。

但是孩子一直都不配合,让她很是郁闷。

于是她就问孩子:「你为什么都不按我的时间表做?」

孩子很认真的告诉妈妈:「因为这是你的时间表,不是我的。」

故事很简单,却也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让孩子主动支配自己的时间,这个时间表才对孩子有一定的约束力。

前段时间,衡水学子的「寒假计划表」刷爆朋友圈,恰好是时间规划最好的示范。

让孩子主动支配时间,并不是什么都顺着孩子,而是要和孩子一起去商量制定时间规划,比如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娱乐,并且一起努力完成。

优秀,不过就是好习惯的水到渠成。

· 细化每一个目标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目标法则。

日本有一个著名长跑冠军,在历次比赛中,他总是能以同样的速度完成赛程,拿下冠军。

对于爆发力、速度和技巧并不出众的他来说,他的传奇经历一直是个秘密。

功成身退后,他揭晓了答案。

「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路线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标志是银行;第二标志是一个古怪的大树;第三标志是一座高楼……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

分解目标,完成每一个并不难的小目标,于是越跑越起劲,越跑信心越足。

培养孩子自律也是同样的道理。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的自律也不可能一天养成。

我们可以让孩子从最小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完成一个家务,收拾一次房间,在一定时间内看完一本书……一步步将孩子往自律的方向上引导。

· 父母先自律

在我女儿的班级群里,每天总有家长在抱怨,为了让孩子能够自觉去看书学习,「威逼利诱」,用尽各种手段,说尽各种好话,但孩子就是无动于衷。

非要爸爸妈妈发火了,才不情不愿地坐到书桌旁边。

有一个妈妈问她:「孩子学习的时候,你们在做什么?」

「爸爸在打手机游戏,我在刷手机,逛淘宝,反正不会吵到孩子。」

那位家长理直气壮的态度,让我有点明白孩子为什么不够自律。

你捧着手机刷抖音,却让孩子认真上网课;

你开着电视追剧,却希望孩子好好看书……

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说: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让孩子懂得什么是自我完善。

这一点,孙莉就做得足够出色。

42岁的孙莉,平时生活就顶级自律。她几乎每天都会坚持锻炼身体,对待饮食更是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面对多么可口的食物,也会控制自己不多吃。

她不仅自己爱健身,还拉着女儿多多一起健身。

耳濡目染,以身作则,是对孩子影响最深远的教育。你希望孩子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家长,我们吃过不自律的苦,明白不自律的糟糕。

难道还要把这种遗憾让孩子也经历一番?

自律的孩子,就算没有取得多伟大的成就,但是有足够多的机会让他们将来走到想要到达的地方。

即使在平凡中,也会闪闪发光。

作者:大余,忠于自己,忠于生活。你最愿意做的那件事情,才是你真正的天赋所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