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圈钱套路深
中国传真讯(记者 赵晨熙)有些商家会动歪脑筋,故意用“倒闭”的模式来圈钱。这种“赚快钱”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健身房,它们会临时租用一块场地并租来健身器材,利用极低的年卡价格和店内各类花哨的宣传来诱导人们办卡,等到预售卡圈到钱后,就会以各种理由关店跑路。
“您好,健身房了解一下?”
“游泳健身有没有兴趣?”
春暖花开,马上又要到“露肉”的季节了,各健身房之间派发传单的“战役”也开始在大街小巷打响。但如今除了撸铁、跑步这样的固有标签外,关门、跑路也成了健身房的高频词汇,不少会员因此钱财受损,原本强身健体的愿望最终却演变成了令人头疼的“追债”闹剧。
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看来,健身房跑路潮背后暴露出的是我国法律对预付卡的监管空白,消费者维权难,商家违法成本低,因此除消费者应提高警惕外,更应逐步完善法律,避免这种现象的继续泛滥。
这个圈子里的风气变了
柴森已经有一个多月没去健身了,因为办了卡的健身房一直在“整改”。
健身房在自己家小区对面,当初就是因为看重距离,柴森才会在众多健身房中选中了这家,但仅仅过了半年,健身房就因为“经营”原因暂停营业,商家及时把他安排到了临近的另一家分店,谁知又过了半年多,这家分店也突然宣布暂停营业,这次柴森没有得到任何“安排”。
“健身房给我们的说法是他们店的消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正在积极整改,本来说3月底就可以完工,但现在依然不能营业,也没有给我们会员安排其他的店。”柴森告诉记者,目前已经有近200名会员组成了维权群,但店家并不承认“跑路”,只是表示很快就会完成消防整改并开业,这期间的损失会对会员进行私教课时的补偿。
记者多次致电健身房负责和会员对接的张经理,也一直未能接通电话。
柴森这些会员之所以会集体恐慌,是因为近年来有关健身房“跑路潮”的消息不绝于耳,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不经意间就跌入了一个个“消费陷阱”。
2017年,北京健身俱乐部联合会曾做过不完全统计,当年7月至12月,北京就有30余家健身房门店关门。
对此,北京健身俱乐部联合发展委员会监事长林兆瑞向媒体直言,健身房关店、跑路的现象越来越多,其实反映出的是健身行业内部目前良莠不齐的乱象。
在健身圈里摸爬滚打了近10年的赵永斌做过销售、当过私人教练,也和人一起合伙开过健身房。近几年人们越来越重视健身,一家家健身房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给他的一个感觉却是这个圈子里的风气变了。
优良的器材、优秀的教练、合理开办的各类公共课,曾经这些是一个健身房是否具备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但现在主要靠的是“谁年卡更便宜,谁卖课狠,谁套路深”。
用“倒闭”的模式来圈钱
一年1000元、两年1500元……如今很多健身房都在打年卡的价格战,很多销售人员为了尽快推销健身卡,甚至还会给予“办一年送一年”等更诱人的优惠条件。
“这其实是健身房最基本的一个套路,年卡要比次卡便宜,时间期限越长的年卡就会有更大幅度的优惠,很多消费者往往会被这些‘性价比’吸引,脑子一热就办了好几年期限的年卡,却忽略了健身房可能中途关门的风险。”在赵永斌看来,这样的价格战直接导致了恶性竞争,一个会员一年的健身卡费用只有几百元,且不说商家有店面租金、健身器械和教练的费用,就只算每年洗澡的水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这样的价格战之下办年卡几乎无法为健身房带来什么利润。
办卡只是为了拉人,之后才是健身房获利的主要途径——售卖私教课。一般来说,多数健身房都会采取先送几节私教课的形式来提起会员的兴趣,通过教练一对一的指导和推销让学员买课。也有的健身房会通过让教练在健身房内“巡视”并单独指导学员来推销课程。
根据当前的市场价格,私教课平均也要200元左右一小时,私教课的费用要比年卡高很多,因此有些健身房为了尽快售课,甚至会推出买够多少节私教课直接为会员免费续卡一年的优惠政策。
“不论是什么套路,最关键的一点是钱已经交到了健身房,预付卡模式则为商家积累了相当大的资金。”赵永斌直言,因此有些商家会动歪脑筋,故意用“倒闭”的模式来圈钱。
这种“赚快钱”的做法主要集中在一些不知名的小健身房,它们会临时租用一块场地并租来健身器材,为了节约人力成本,有时商家甚至不去雇佣销售人员,而是和一些专门的预售团队合作,由这些团队负责找人销售会员卡,事后再和健身房分成。利用极低的年卡价格和店内各类花哨的宣传来诱导人们办卡,等到预售卡圈到钱后,就会以各种理由关店跑路。
更有甚者,会采用“放长线钓大鱼”的方式套取更多钱财。赵永斌透露,它们通常会在某一个区域内迅速开至少三四家店面,之后每家店都疯狂吸纳会员,由于短期内形成连锁,不少消费者会放心购买年卡并买课。在经营一段时间后,会员相对较少,私教课销量不高的店面会被关停,会员则被转移到其他分店中,因为几家店距离都不远,且新转移的店中会员也不少,因此并不会引起消费者警惕,经营的店面还可以借此营造人多的现象,继续招纳新会员。对于转店会员,商家则会要求补交手续费或以优惠价格续买私教课等其他方式继续在新店健身,采取这种“开店—关店—转店”的方式去圈钱。有些更为恶劣的则会继续以这种关停转移分店的方式逐渐减少店面,直到最终圈钱跑路。
维权难,防套路靠警惕
不管是真的经营不善,还是恶意倒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权益受损的会员维权非常困难。
在记者随机采访的5人中,有4人遭遇过健身房“突然停业”,这其中有3人由健身房安排到其他有关系的店继续健身,但去新店又被要求再购买一些私教课或续年卡才能继续健身。
“我强调是因为以前的健身房关门了才让转店的,并不是我个人的意愿,但新店说他们和关门的老店就是这么约定的,必须在新店续卡才能接收会员,但价格会有优惠。”健身者牛宇无奈的表示,为了不继续和健身房“扯皮”,他只能又象征性地购买了私教课程。
白淼的经历则更为悲惨,原先的健身房在一年前突然关门,不仅会员没被安置,还拖欠了教练的工资,目前他们准备联合找律师走法律途径向商家提出赔偿,但由于影响人数较多,只能集体维权,但有些消费者因为怕麻烦不愿意走繁琐的司法程序,也有的消费者已经将合同丢失,就连最基本的凑齐人都很有难度。
面对一系列防不胜防的套路,赵永斌认为消费者应对此类预付类消费提高警惕。比如在办健身卡时,不要受到一些优惠影响冲动消费,要先到健身房实地环境考察,同时可以向场地物业了解一下健身房的租期有多长,若租期很短,则要提高警惕。
此外,真正运营一家健身房成本并不低,因此对于那些年费只需几百元的健身房要谨慎,因为低价的背后,可能还有私教课或其他“圈钱”套路。
预付卡消费亟待完善
“预付卡消费模式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企业融资,一旦出现问题对消费者的危害是极大的。”刘俊海向记者指出,当前除了健身房外,美容美发、洗车、餐饮等很多领域都喜欢用预付卡的模式为商家迅速积累资金,很多消费者也因为预付卡的优惠力度大,对这种消费模式缺乏警惕性。
事实上预付卡一旦出现问题,消费者维权会很困难。以健身房跑路为例,北京市丰台区某工商所工作人员李智就向记者直言,健身房只要经过注册成立,就是合法的,目前法律法规对于商家预付卡销售并没有强制规定,预付卡相当于是消费者和商家签订的一个合同,健身房关门停业,消费者向工商部门投诉,我们也只能建议向法院起诉。
“市场失灵的时候,监管者不能失灵;监管者失灵的时候,立法不能失灵。”当前针对我国预付卡管理,目前只有商务部2012年第9号《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但刘俊海坦言这仅是部门规章且规范内容有限,法律还应予以不断完善。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正在起草中,他建议应在其中加入规范预付卡消费的内容。
刘俊海指出,当前对于预付卡购买者与发行者的纠纷一般是按照民事法律关系处理,但现实中依据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一般规定调解预付式消费纠纷,其实难以对经营者作出惩罚性的实质性处罚,违法成本过低。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预付卡内的余额能否优先受偿在实践中也往往成为争议点。因为消费者通过办卡行为所享有的债权只是普通债权,一旦发卡机构破产,依据企业破产法的规定,这一债权的位阶排在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职工工资和其他相关费用、社会保险费用和所欠税款之后,消费者拿到卡内余额的可能性极低。因此在刘俊海看来,应该通过第三方独立存管预付卡金额的方式将这笔资金监管起来。
他建议应当建立银行的第三方独立存管制度,也就是银行作为独立的第三方对卡内余额的资金进行监督、管理、保护。只有经过消费者的确认,商家才能扣钱,消费一次扣一次钱,没有消费的余额还在账内,这种预付卡的余额资金的产权性质是归消费者的,所以不属于破产企业的破产财产,消费者有权利优先取回,这样才能够确保在发卡企业破产清算的时候,消费者卡内余额不存在被吞噬的危险。
对于消费者而言,刘俊海强调应谨慎办理预付卡,且不要一次性办理过大金额,对于商家的服务承诺应以书面形式约定,尤其应明确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收费标准、违约责任等条款,以便维权有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