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管理家”在中国:世卫组织推出,帮助解决成年人的心理逆境困扰

文 / 德上健康
2022-03-11 18:29

文/刘正奎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问题管理家(PM+)中国应用项目总负责人

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凸显。我国成人精神障碍的终生患病率达 16.6%,那些经历逆境的特殊群体也面临着各种情绪困扰和心理健康风险,例如:农村留守儿童、失独父母和空巢老人等。

近年来,国家已出台了系列政策,并提出“健康中国”和“平安中国” 战略。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仍面临着国民心理健康服务巨大的需求与专业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挑战,即如何实现我国心理健康服务的普惠性和精准性。若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加强人才队伍的系统培养和数字行为诊疗技术,同时,需要在心理健康干预领域优化先前的培养方式,推出更为科学和普惠性的系列心理健康干预和服务技术。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年推出的“问题管理家”(Problem Management Plus,简称 PM+)技术,为解决我国心理健康服务中的人才匮乏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和可操作的路径。

2018年,我在筹办汶川大地震心理援助十周年会议期间,总是在想,站在十年的交叉点上,该如何应对日益增多的心理危机干预需求和专业力量不足之间的不平衡?

在与同行的讨论中,大家有一个共识,即危机干预与心理治疗工作有诸多不同,需要培养更有针对性的专业人才,需要扩展危机发生地的人才培养范围,也要开展国家层面或地区层面高水平的专业 人才队伍建设,以支持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的长期性。

美国斯坦福大学童慧琦教授建议尽快启动全中国层面的高水平专业培训,并热心地帮助设计培训的内容。她特别推荐和强调要将 PM+ 技术作为培训的基础内容,并很快帮助我们联系了时任美国国家创伤应激障碍研究中心主任约瑟夫·鲁塞克(Josef I. Ruzek)教授。在鲁塞克教授的协调下,我们顺利地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了PM+ 手册简体中文版的翻译出版协议,并在中国心理学会的支持下启动了“问题管理家中国应用”。同时,鲁塞克教授也欣然接受邀请, 在“心理创伤干预骨干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的培训班上主讲 PM+ 技术,童慧琦教授担任翻译并讲授部分内容。两位教授自此也成为每期中国 PM+ 学员的良师益友。

《问题管理家(PM+)》,世卫组织相关项目官方指导手册中文版

世界卫生组织 著,钱炜 熊慧琦 译,刘正奎 审校

中信出版集团 2022年1月 出版

首届培训班学员主要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是一支心理学界骨干专家队伍。而在将PM+技术应用到一线和行业方面,问题管理家中国应用执行负责人钱炜及其带领的 PM+ 核心工作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敏感地把握了医疗系统、妇联以及在一线服务特殊人群的社工等方面的现实需求,采用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连续举办了多期针对性培训班,这几期学员学有所用,成长迅速,很多学员成为后来的培训班小组指导员。

而在随后抗击疫情的心理援助中,他们也成为全国重要的心理援助力量。

PM+ 技术在中国一线的应用,引起 WHO 的关注,世界卫生组织精神卫生与物质滥用司司长德沃拉·凯斯特尔(Dévora Kestel)女士、西太平洋区域办公室精神卫生和物质滥用技术主管马丁·范德迪克(Martin Vandedyck)先生专门到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了解应用的情况,并给予了高度肯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由于新冠肺炎病毒的未知性,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全国性恐慌、焦虑和抑郁等,中国心理学会第一时间发起了“抗击疫情安心行动”,我担任执行负责人。与先前重大的突发事件心理援助不同,新冠肺炎疫情心理援助和危机干预的需求特别巨大,可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其中,更困难的是,传统的面对面的心理援助和咨询方式失效。

经过反复研讨,在“抗击疫情安心行动”方案中,我们特别提出基于 PM+ 技术研发“自助安心训练营”网络平台,确立了采用 PM+ 技术理念与内在框架,发挥智能技术优势,选择适宜中国人特点的材料,构建高度自适应加后台分层指导的自助式心理干预系统。钱炜带领团队立即投入系统研发,仅用三周时间就推出了“自助安心训练营”线上心理疏导平台,该系统在疫情心理疏导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有近 23 万人次使用。

同时,根据疫情中不同群体的需求,我们推出了“自助安心训练营”医护版、患者版、亲子版等。战斗在武汉抗疫一线的周勇杰医生及其同事还将“自助安心训练营”患者版的二维码贴在防护服的后背,以便方舱医院的患者加入使用。针对疫情期间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湖南省人民医院专门培训和建立了一支 PM+ 技术队伍,服务本院医护人员,并在不断的实践中,逐步PM+ 技术应用到医院的患者服务中,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满意度。

2020 年3 月初,我带队入驻武汉金银潭医院,开展患者心理服务,PM+ 技术在张定宇院长的大力支持下很快扎根医院。在高度紧张的抗疫战中,张定宇院长一直关注 PM+ 技术应用,一些工作交流都是在他拖着蹒跚的步伐走向病区的路上进行的。在他的关注与询问背后,是他高度负责的专业精神和对医护人员及患者无微不至的呵护!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后,PM+ 技术应用逐步整合到医院的体系,形成了以本院人才队伍为基础,面向医护人员,面向就诊患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PM+ 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虽然不到四年,却走过了进入一线应用与发展创新模式的历程,形成了相对完备的组织框架、专家库和人才队伍。作为一种为经历逆境或受情绪困扰的人们设置的短程心理干预技术,这项技术非常好地吸取了业界公认的、具有良好干预效果和实验依据的心理干预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疗法和减压技术等的一些核心要素,并对这些方法做了整合与简化,通过评测—干预一体化,形成了高度结构化、步骤清晰、易操作的心理干预技术。心理专业人员可以快速掌握 PM+ 技术,并应用到实践中去。

更重要的是,PM+ 技术也适合广泛的非专业人员。经过一定体量的系统培训和实践,非专业人员就可以成为 PM+ 助人者并开展工作。而PM+ 技术本身的跨诊断性能够帮助我们处理多种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它还可以真实地帮助人们解决在困境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家庭纠 纷、人际关系等。总之,PM+ 技术是一种具有很好普惠性的技术。

我们相信,“问题管理家”的广泛传播和使用、以“远程班”为始的系列课程的举办和更多助人者的专业能力的提升,将为身处逆境的人们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给予其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激发他们继续前行的力量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