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会心理服务效能

文 / 功德健康
2022-03-05 18:52

社会心理影响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形塑着社会心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社会交往的日益密切,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成为学界热点话题。

推动理论创新

当前,学界在实证研究中对个体层面的心理健康研究较多,对社会治理层面的心理服务研究较少。对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定位和意义,学界的基本共识是,不应把社会心理服务等同于心理健康服务,而应从加强社会治理、引导社会心态的角度,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融入社会治理体系中。

“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所长陈雪峰表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指在个体、组织、社会、文化等层面,基于人民的心理需要,通过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等手段为公众提供心理服务,引导社会心态。其本质在于有效提高个体心理健康素养、提升组织健康发展效能,最终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辛自强认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具有目标和方法两重内涵。其中,目标内涵是社会心态的培育及社会心理的建设,即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方法内涵是按照心理学规律开展社会治理,实现“由心而治”。

在实证研究中,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实践,由此也决定了学界需要以多层面、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辛自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研究的理论基础应是社会治理心理学。社会治理心理学是介于心理学(尤其是社会心理学)与公共管理学之间的新学科,是探讨社会治理“内生的”及与其“相关的”心理学问题,用于理解和改善社会治理实践的心理学分支学科。社会治理心理学为社会治理的心理本质、社会心态建设、社会治理的心理学方法提供了理论解释,以指导社会心理服务实践的开展,而后者的实践需求可以推动前者的理论创新。

加强实践探索

发达国家在心理学服务社会的理论、方法、技术、公共政策等方面探索较早,对其他国家有一定借鉴意义。但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民人格特质、社会治理体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我国需要在学习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在根本目标、实施路径、主导运营等方面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南方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马俊军表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目标应为服务人民、完善治理,二者相互统一。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众对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疾病治疗、心理危机干预等有了更高需求。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应包括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心态培育、共同体认同建构三大模块,主要功能是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提升全民族的心理健康水平。

从本质上讲,社会治理是由多元主体通过包括民主协商、共同决策在内的多种方式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辛自强认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共”字强调多主体性,即以人为中心,强调社会治理的主体是人,治理的对象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事务,面向人的心理建设或社会心理服务是其治理路径之一。由此,社会治理心理学应着力研究社会治理中“内生”的各种心理学问题,包括各类主体的治理能力,作为治理对象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尤其是社会心态问题)、群体决策心理,以及心理建设的战略和实践方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2018年11月,国家卫健委、中央政法委、中宣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了《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陈雪峰认为,如果把试点工作看作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第一阶段,那么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开展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主要工作是搭建平台和完善各地区各领域的心理健康服务网络,为有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人提供更为便利的、普惠式的服务。而第二阶段的任务,是在更大范围内继续推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更加强调心理健康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的主动预防和系统干预。第三阶段的任务,是在体系建设形成一定基础后,从人民的心理需要出发,运用心理学理论创新社会治理实践,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建立长效机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核心在于社会心理服务需求是中国人民现实的心理需要,社会心理服务供给是充分发挥制度优势、符合中国现实国情的资源配置。当前,我国人民的心理需要不仅包括解决心理问题、维护心理健康,还包括提升心理素质、提高生活品质,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与公共政策、社会氛围、文化背景乃至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具体实施路径,陈雪峰建议,心理学研究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支持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首先,在微观层面,应提供科学的心理测量指标、工具和心理干预技术。其次,在中观层面,应开展社会心态、文化心理、服务效果评估等研究。最后,在宏观层面,应建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整体理论框架,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中国经济发展现实,提出整合的“体系化”理论,用以指导未来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此外,建立社会心理服务长效机制,实现精细化治理,也是当前需要考虑的问题。

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并将其嵌入已形成并高效运转的社会治理网格中,可以增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可操作性。马俊军认为,各类机构可以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互助联动、统筹兼顾”的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格局,逐步完善日常心理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心理救援和事后心理安抚布局,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的社会心理服务预案体系。此外,要明确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法律定位,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心理服务网格化管理体系。各基层社会心理服务组织与机构应与社区服务、学校及教育组织、企事业单位、医疗卫生系统的相应部门有效整合,以实现全方位、全人群、全周期、全覆盖的社会心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