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具有容易诱发抑郁的思维模式吗?丨KY测评实验室

文 / 谈谈健康吧
2021-12-22 18:19

作者 / KY测评部

测试 / KY测评部

编辑 / KY主创们

大家好,我是KY测评部的菜菜。

在上个周末,我看完了央视推出的一档纪录片 《我们如何对抗抑郁》。作为中国首部全方位解读抑郁症的系列纪录片,这部片子采用了更为真实的视角,记录着中国背景下抑郁病患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正在经历着的生活。

在节目的前三集,讲述了三个抑郁病患群体的抗抑郁之路,他们分别是青少年、女性和老年人。这三个群体之所以会受到节目的特别关注,是因为在流行病学的数据中,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成为了抑郁高危群体。

于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我和我的小伙伴不禁开始思考:为什么有一部分群体会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是患上抑郁症呢?除了生理方面的病因,还会不会有其它的原因在发挥作用呢?

在这些疑问的驱使之下,我们去查阅了大量关于抑郁病因的文献,发现除了遗传或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之外,认知(Cognition)因素,尤其是认知层面的思维模式,即你如何看待世界、周围的环境以及身处于环境中的自我,对于抑郁的产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 【抑郁思维模式】的话题。

01.

你的思维模式或是抑郁生长的原因

抑郁思维模式,通俗来讲,指的是 从消极的角度看待周围环境和自我。在这样的思维模式影响下,人们会出现许多与抑郁相关表现,比如低落的情绪,意志消沉,成瘾行为的增加,自杀念头,回避的愿望等等。长此以往,可能会发展成为抑郁症或者其它的精神疾病。

举个例子, 在亲密关系中,如果你的伴侣几个小时没有回复你的信息。对于一般人而言,他们能够客观分析伴侣不回复信息是因为外部原因(比如,工作在忙,手机坏了...)还是内部原因(比如,TA生气了...)呢。如果他们发现是外部原因,那么只需要等待伴侣的回复就好。如果是内部原因,他们也能够积极化解亲密关系中存在的问题。相比之下,采用抑郁思维模式的人,可能会觉得伴侣的不及时回复是因为【TA不爱自己了】,或者【TA对这段关系产生厌烦了】,从而会陷入抑郁或者低落的情绪中,也会因此对这段亲密关系造成一定的损害。

许多人之所以会持续性地陷入抑郁的情绪或者长期感到丧失兴趣或愉悦感,是因为他们长期倾向于 将自己看作是没有能力的、有缺陷的、一无是处的。同时,也会 以消极地视角看待自己当前的体验以及未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这种固化的思维模式在抑郁症患者中尤为常见,比如他们会在遇到困难或者挫折时,不断地自我责备和自我否定。

02.

抑郁思维模式如何影响我们

尽管,抑郁思维对我们的生活体验有很大的影响,但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它们通常表现为我们的 无意识行为,是自我 难以觉察的

结合心理学家Beck提出的的消极自我图式模型和Seligman提出的习得无助模型,抑郁思维可以被分为【潜在】和【表层】的两个部分。

我们可以把抑郁思维模式比做是们心中的一座冰山, 【潜在的抑郁思维】更像是在海平面下的部分。它表现为埋藏在我们 心中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和信念,既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即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和世界运转的规律,也包括我们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认知以及对自我的认识。

相比之下, 【表层的抑郁思维】则更像是 海平面上面的部分。它表现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应对消极事件的反应,或者说所谓的“第一反应”,包括我们如何对负性事件进行归因,如何对待事情本身以及所带来的抑郁情绪。

03.

如何了解自身的抑郁思维模式

就如前文所述,抑郁思维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是难以发现的,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和不露痕迹的。那么,我们该如何了解自己是否具有容易诱发抑郁的思维模式呢?

KY测评部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以及对以往研究成果的总结和梳理,研发了这一次的 【抑郁思维模式】测试,用以帮助你以更客观地视角进行自我觉察和自我反思,从而能够通往心中的幸福大道。通过这个测试,你会得到:

1:你目前的抑郁思维程度

你会在测试结果报告中了解到你是否具有容易诱发抑郁的思维模式,以及在生活中的发生频率如何。

2:你的【潜在】和【表层】抑郁思维表现

如前文所述,抑郁思维可以从【潜在的】和【表层的】两个角度加以剖析。在本测试的研究结果中,你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抑郁思维程度和表现,帮助你更有针对性地避免抑郁思维给你带来的困扰。

3:有针对性的具象建议

在全面知悉自己的抑郁思维程度和表现后,你还可以得到针对不同抑郁思维的改善建议。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实施这些具象建议,我们还在报告结果页提供了具体的实施范例和示意图。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一情况,本测试就非常适合你:

  • 感觉最近心情比较低落或处于抑郁情绪

  • 觉得对生活提不起干劲,很多事情没意思

  • 感觉自身思维模式/思考问题方式比较消极

  • 对抑郁相关的内容比较感兴趣

题目数量45题 所需时长20-25mins 测试价格19.9元 报告字数约2500字

References:

Beck, A. T. (1963). Thinking and depression: I. Idiosyncratic content and cognitive distortions.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9 (4), 324-333.

Nolen-Hoeksema, S., & Morrow, J. (1991). A prospective study of depression and posttraumatic stress symptom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the 1989 Loma Prieta Earthquak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1 (1), 115-121.

Nolen-Hoeksema, S., Morrow, J., & Fredrickson, B. L. (1993). Response styles and the duration of episodes of depressed mood.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2 (1), 20-28.

Pretz, J.E., 2011. Types of intuition: inferential and holistic. In Handbook of intuition research.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Raidl, M.H. and Lubart, T.I., 2001.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tuition and creativity. Imagination, Cognition and Personality, 20 (3), 217-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