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经典案例警示:关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
孩子是父母“爱的结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中国的国情,当今中国,独生子女是社会主流,这些“独苗”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然而,物质过丰精神贫乏导致了家庭教育中爱的严重缺失,以金钱物质代替孩子对父母爱的需要,从而严重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看到了两个典型的个案,分享给大家:
案例一:要求摘“星星”的孩子
一位10岁的小男孩由父亲带着来到心理咨询室。父亲说孩子得了一种奇怪的病,常常嚷着让父母给他摘星星。父母好言劝慰他一番之后,病也奇迹般地好了,可过一段时间又会再犯。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回答跟正常儿童没什么两样。父亲讲,孩子从小得到了很多的爱,五六岁时出门,还常常趴在父亲背上,母亲则是经常不离左右。父母两个人都是中专教师,都不坐班,所以有时间陪伴他。那时,孩子没有任何异常表现,像个大姑娘似地沉静。可近一年多以来,父母工作忙了,社会活动也多了,孩子就有了这么一个毛病。
咨询师与孩子单独交谈起来。孩子说父母不关心他,把他当作了累赘,又说他们成天一见面就是挣钱挣钱的,似乎钱要比他们的儿子重要得多。咨询师立刻想到了他的症状,于是问他:“是不是你一说要他们摘星星,他们就又围着你转了。”孩子很聪明,忽闪着大眼睛笑笑,却没作正面回答,他说:“伯伯,知道我一个人在家,又不让我与别的小朋友玩有多难受吗?不知怎么,只要难受,让爸爸妈妈摘星星的话自己就喊出来了。他们一慌神,再劝我几句,我就会好些日子。”至此,就找到了男孩子心理障碍的病根。
案例二:小女孩有“偷窃癖”
一个14岁的小女孩有“偷窃癖”。其母痛哭流涕,十分伤感地向我诉说女儿如何不争气。女孩从四五岁时就表现为爱拿别人的玩具,上小学后又常顺手牵羊地拿同学的一些小物件,亲戚、朋友也曾被她偷过。屡被发现,屡教不改。
了解到,其母性情急躁;其父性情温和,对女儿百般迁就。女孩常向父母要零钱花,父亲从不拒绝;母亲却正好相反,父亲很忙,与女儿在一块的时间少;母亲则恨铁不成钢,对她爱占小便宜、手脚不干净的毛病一直耿耿于怀,不是挖苦就是打骂。母亲说:“对她实在爱不起来。”在这种家教环境中长大,女孩对母亲反感,逆反心理严重;她渴望父亲的爱和关心,但父亲又无暇顾及她。看来,孩子有心理需求上的饥渴,偷窃癖仅是这种饥渴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寻求心理需求平衡的一种方式。
上面两个案例,虽然只是个别的例子,但是孩子心理需要的问题,却是每个家长时时都会碰到的。人从一降生开始,就有了满足自己需要的欲求和动力,这种情况并将伴随人的终生。就其发展过程看,有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就社会功能看,有物质性的需要和精神需要。
心理学家马斯洛则把人的需要分成从低级到高级的五个层次,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人的各种心理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儿童时期是以生理和物质需求为主的低级发展阶段。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研究表明,对儿童早期低级心理需求的剥夺,往往会导致人终生的心理痼疾。突出的是生长在离异或单亲家庭的儿童,成年后的性格往往或多或少地带有孤癖、冷漠或者放纵的倾向。当然,儿童需求得不到适当的满足,并不仅仅来自于某一方面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外界的影响与父母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21世纪的儿童,眼界扩大了,精神与心理需求随之增大。由于社会消费导向及周围环境的影响,生活水平的提高,攀比心理的产生,父母的迁就以及不适当超前消费行为等影响,都可能导致某些儿童物质需求的无限膨胀。有些独生子女,更容易形成心理需求的畸形发展,例如,凡事总不满足,什么东西都认为别人的比自己的好,看见什么想要什么,而东西一旦到手,却又毫不珍惜,任意丢弃或破坏,以至形成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心理状态。由此而发展为偷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样的教训,常能碰到。
因此,对儿童的心理需求必须适当予以满足,同时更重要的,还要及早适时地加以教育引导,使儿童的心理需求保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以促其正常、健康地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