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岁多重人格女孩被怀疑演戏作秀:“谋杀”他人的利器竟是无知

文 / 第一心理
2021-02-09 18:28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Jess生活在美国,她的一段经历让无数人了解到了“多重人格”。她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精通多国语言,本应该前途无限的她,却突然在网上声称自己患有多重人格障碍。

她发布了一段视频,起初,她看起来非常正常,可突然间她像是被另一个灵魂占据了身体,变得幼稚、童真,明显不符合19岁的言行举止。

她的视频引发了网友的争议,无知的人们纷纷嘲笑、谴责她,认为她的演技十分拙劣。但实际上,Jess患上了多重人格,她的生活因此而改变,亲朋好友也逐渐地远离她。

Jess出生在一个不幸的家庭,童年时父母的离异给她蒙上了一层心理阴影,她被判给爸爸,但爸爸是一个很不负责的男人,没过多久便出了远门,再也没有回来。

Jess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但她严重缺乏安全感,一次意外让她感到自己的生命是那么脆弱,在多种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Jess的另一个人格开始萌芽。

第二个人格叫做“哥哥”,她保护着Jess不受伤害,每当这个人格出现并占据主导,Jess就会体验到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变得坚强、独立。

13岁,Jess遭遇了校园欺凌,但没有一个人帮助她,正如很多中国小孩一样,当他们被欺负之后,告诉老师的结果只有——“把你们家长叫来”、“为什么他们只欺负你不欺负别人”。

在很长一段时间,Jess都缺少朋友的帮助,她需要一个永远待在身边陪伴自己的人,于是第三个人格——“姐姐”开始出现,她帮助Jess维持人际关系。

21岁的Jess向往自由和快乐,但她高兴不起来,但Casey是一个阳光、开朗、笑容明媚的女孩,Jess也想要这样,于是第四个人格也随之出现。

随后Jess接触到了Casey的姐姐,这个女孩与Casey完全相反,她就像一朵带刺的玫瑰,美丽,却充满攻击性,但她保护着妹妹不受伤害,是妹妹的挡箭牌。Jess被她的潇洒不羁深深地吸引了,第五个人格开始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Jess意识到自己必须要像个成年人一样处理事情了,否则自己将无法融入这个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Jess逐渐形成了第六个,也是最后一个人格——“妈妈”,它帮助Jess适应社会,处理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

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是一种心理疾病,很久以来,它都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

电影《分裂》便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主角凯文被诊断出存在23种人格,有时他是多愁善感的艺术家,有时他又会变成焦虑、自卑的小孩,有时他又摇身一变成为杀人恶魔,23种人格不受控制地无规律转换,给观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心理学认为,人格指的是一个人的态度、愿望、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并且人格具有独立性,是一个立体的框架系统。

我们每个人有且仅有一个人格,虽然在不同情境下我们的行为可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是独立人格的表现形式。

对于多重人格患者来说,最难受的莫过于人格转换的失控。我们正常人能够依据情境的变化随意控制自己的言语活动和行为方式,但他们不行。

随着环境刺激的变化,他们的人格也随之变化,并且变化具有随机性,不受意志控制。

试想一下,当你正在与朋友交谈,前一秒还是积极开朗的人格占主导,而后一秒你突然被焦虑、自卑的人格所主导,那是怎样一种体验?或许对于患者来说,这样的失控感只会让他们加深对自己的怀疑。

多重人格虽然包含着两种及以上的人格,但其每个人格是彼此独立的,并不会发生“竞争上岗”的情况。

临床研究发现,多重人格虽然不可控,却有着一种神奇的“适应机制”,当患者感知到对应的环境刺激,其人格就会自动调整,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环境。

例如,当患者受到伤害时,他们坚强、强硬的人格就会占据主导,帮助患者调整情绪,保护患者的自我价值以及对外界刺激的反馈;当患者遭遇挫折时,自立自强的人格又会占据主导,帮助患者分析并解决问题。

这听起来似乎很不错,我们每个人都想拥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但人们或许忘记了一点——这并非本意,人格的转换不受控制。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致力于获取对环境的控制感,如果缺少控制感,就会变得焦虑、恐慌、自我怀疑甚至绝望。而多重人格带给人的失控感是机体衰老所无法比拟的,你的一切主动权都会被疾病扼杀,你将会体验到被疾病操控的绝望。

Jess是可怜的,她患有多重人格,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这像极了那些抑郁症患者,他们也不被理解,他们也曾被无数网友攻击,被评价为“矫情”、“有病”、“要自杀就快去,别光嘴上说”。

你的无知,谋杀着每一个想活下去的人,你在网上的一切言论,都有可能会对某个素不相识的人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是患者无法控制的,以后或许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受害者出现,惟愿患者都能被善待。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Journal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Vogel, D. L., & Wester, S. R. (2003). To seek help or not to seek help: The risks of self-disclosure.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50(3),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