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六名心理学家联名确诊:美国总统特朗普患有8项心理疾病

文 / 虎妈健康课堂
2020-12-01 10:09

美国2020年的总统大选为全世界提供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先生仅凭一己之力就将美国人民引以为傲了两百年的民主选举定义为了被暗箱操作的大选(Rigged election),并在社交媒体上“自立为王”,多次单方面宣布自己获得了大选胜利。

在全世界嘲笑特朗普先生自黑家门的同时,其实更多的美国人民是处于一种社会被分割后的焦虑和担心之中。为此,专业的心理学家们开始针对特朗普先生的个人言行进行心理学分析,指出特朗普先生具有多项心理疾病的明显特征。

在此,《心理学简报》时评专栏(Psychological Bulletin Opinions)的特邀作者科学狂人将为读者们分析六位美国心理学家联名确诊的特朗普先生所患有的8项心理疾病,为大家从心理学角度揭示这位标新立异的美国总统不为人知的一面。

美国六名心理学家John Gartner,Lance Dodes,Justin Frank,Ramani Durvasula,Suzanne Lachmann和Sheldon Solomon在对特朗普先生进行了专业的心理学分析后,联名确诊了他至少患有8项心理疾病。基于这些论断,导演Dan Partland将此作为素材,拍成了电影《德不配位:唐纳德·特朗普的心理》(#Unfit: The Psychology of Donald Trump),于2020年9月在美国上映。

#Unfit: The Psychology of Donald Trump电影海报。

为此,笔者整理出了特朗普先生被“定罪”的8项心理疾病,并通过权威文献为读者们简要介绍这些心理疾病的定义和特征。

布拉格的查理大学(Charles University)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在2016年的研究中定义了当下享乐主义(Present Hedonism):当下享乐主义者只注重活在当下(focus on living in the moment)并寻求当下的刺激和欢愉(seeking thrill and pleasure)。

查理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患有当下享乐主义的人通常具有较差的饮食选择(poor dietary choices),当下享乐主义者控制不住食量,并且经常依赖于脂肪食物、甜食和快餐。

当下享乐主义者在思维意识层面也具有典型特征:

  1. 缺乏思考和谋划未来的事情的能力;
  2. 对未来发生的结果缺乏判断力;
  3. 由于只在乎当下的心情和得失,当下享乐主义者很容易将自己陷入高风险的环境中并做出危险的、不可预判的行为。

在医学生的权威课本Psychiatry for Medical Students中将偏执型人格障碍(Paranoid Personality Disorder)定义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特征是偏执、狂妄,表现出一种持续的、长时间的疑心病,并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感。

患有偏执型人格障碍的人大多都具备以下特征:

  1. 高度敏感,极易产生被侮辱、被触犯的感觉,并通过警惕地扫描周围环境来寻找可能证实其恐惧或偏见的线索;
  2. 习惯性地将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事、人关联起来,敏感地认为别人或者环境中的一切都针对自己,和自己相关;
  3. 总认为自己处于危险之中,并努力寻找导致这些危险的迹象和威胁。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的心理学研究人员在2015年的研究中将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定义为:一种长久性的人格疾患,患者往往会过度夸大强化自我的重要性,过度渴求别人的赞赏,缺乏同理他人行为的能力。

患有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大多都具备以下特征:

  1. 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患者经常无意识地利用身边的人,不合理地认为自己有特殊权力或获得他人无条件顺从。这样的行为通常始于青春期,并陆续在各式各样的情境中展现;
  2. 花很多时间思考如何获得权力、成功或提升外在形象
  3. 夸大自我重要性,例如夸大自己的才华并期待被人看重;
  4. 认为自己很独特,仅能被其他特殊人物或高位者所认可并与之相关联;
  5. 需要过度的称赞
  6. 处理人际关系时显得自私,以占便宜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需求;
  7. 缺乏同理心︰不愿意认同和感受他人的情感需求;
  8. 常嫉妒别人或认为别人嫉妒他
  9. 常有傲慢行为或态度,显得自高自大;
  10. 强烈羡慕某些族群,并渴望成为同类人,因而伪装成对方,期待获得等同的羡慕

在权威心理学教科书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中,著名心理学家Campbells将恶性自恋(Malignant Narcissism)定义为:恶性自恋是一种心理综合症,包括自恋、反社会行为、侵略和虐待狂的极端组合。

恶性自恋是一种假设的实验诊断类别(a hypothetical, experimental diagnostic category),作为一种假设综合征,恶性自恋可能包括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反社会、偏执、虐待狂人格障碍的特质。 其具体表现为:

  1. 极度自恋:自以为是、自高自大的自恋狂人;
  2. 偏执和侵略行为:时刻准备与人为敌的防御工事,并可随时、无预期地提高敌对程度;
  3. 反社会的虐待狂人:对破坏所参与的组织、团队、家庭的和谐和团结感到亢奋,从离间他人的不人道行为中能获得快感。

轻度狂躁(Hypomania)属于一种双极情II型障碍和循环性情感症,也有可能发生在分裂型情感性障碍中,是指一个人持续升高(欣快)或者急躁的心境状态以及在这个状态之下产生的相应的想法或者行为。一个人处于轻度狂躁状态时,表现为睡眠需求减少,变得非常外向、好斗并且精力充沛。

根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在鉴定轻度狂躁通过以下症状进行判断(至少符合以下四种症状):

  1. 言语过多、夸夸奇谈
  2. 睡眠需求减少
  3. 思维奔逸或者感到脑子特别灵活,自己言语的速度跟不上脑子的速度;
  4. 注意力容易涣散,症状类似注意力缺乏多动症;
  5. 过度膨胀的自尊感和夸张感
  6. 容易变得狂躁
  7. 持续过多的鲁莽行为,尽管这些行为可能带来某些负面的后果(比如疯狂购物、冲动的性举动,不计后果的鲁莽驾驶或者不动脑筋的商业投资等)

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又称妄想性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学诊断,指“抱有一个或多个怪诞性的妄想,同时不存在任何其他精神病症状”。

患有妄想症的人具有以下特征:

  1. 是一个根本性障碍,是慢性和终生频发的
  2. 妄想具有有符合逻辑的逻辑构造,并且在妄想者思维内部能做到逻辑自洽。(符合逻辑,不矛盾。);
  3. 妄想和普通逻辑推理不冲突(虽然在妄想系统中逻辑是扭曲的),而且没有一般的行为异常。如果出现异常行为,则与妄想内容有直接联系;
  4. 自身经历了对自我参考的高度理解。对别人来说不重要的事件对他们来说极为重要,并且围绕妄想的气氛非常紧张。

认知下降多出现于老年人中,由于神经系统的衰退,人体会出现健忘、词汇量减少、思维分析能力下降等一系列衰老症状。

8.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

反社会人格障碍(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中归类于第二轴发育障碍/人格异常类别B,必须超过18岁才能够被诊断为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的特征是长期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常表现为道德意识或良心低落。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五版》,鉴定反社会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为:

  1. 不能符合社会一般规范对守法的要求,表现于一再作出侵犯法律或社会规范的违法行为;
  2. 狡诈虚伪:表现于一再说谎、使用化名、为自己的利益或娱乐而诈欺、欺骗、哄骗、愚弄他人;
  3. 做事冲动或不能事先计划
  4. 易怒且好攻击:表现于一再打架或攻击他人身体(所有一切以伤害他人为目的的行为或想法);
  5. 行事鲁莽,不在意自己及他人安危;
  6. 经久的无责任感,表现于一再无法维持经久的工作或信守财务上的义务;
  7. 缺乏悔恨,羞耻和内疚感,表现于无动于衷或合理化对他人的伤害、虐待或偷窃。

心理疾病并非一个遥远的疾患,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或轻或重的心理疾病,只是出于哺乳动物的本能,我们善于掩藏内心中的阴暗面,能够通过自我克制按照社会规范和文化修养的标准伪装自己见不得光的心理和思想。

每个人都有“发神经”的时候,有时甚至有极端的负面情绪产生,这些不如意的行为或许会影响周围人与我们的交往体验。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矛盾的制造者,也可能成为受害者。如果我们正在埋怨他人的“神经质”行为让我们莫名其妙或者极端不爽时,我们就已经进入了二次伤害,因为你正在为别人的“神经质”买单。

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我们作为凡人就是会偶尔会发发神经,变得神经质,这个时候请不要因为我们的发神经而让旁人替我们买单;同时,他人发神经时,我们也不要抢着为他们的神经质买单。每个人能做的就是禅宗里的那句话:念起而觉,觉而不随

参考文献

Weissenberger, S., Klicperova-Baker, M., Zimbardo, P., Schonova, K., Akotia, D., Kostal, J., … Ptacek, R. (2016). ADHD and Present Hedonism: time perspective as a potential diagnostic and therapeutic tool. Neuropsychiatric Disease and Treatment, Volume 12, 2963–2971.

Waldinger, Robert J. (1 August 1997). Psychiatry for Medical Students. American Psychiatric. ISBN 978-0-88048-789-4.

Caligor, E; Levy, KN; Yeomans, FE.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challeng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May 2015, 172 (5): 415–22.

Campbell, Robert Jean (2009). Campbells' Psychiatric Dictionary (Ninth ed.). Oxford, Eng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574. ISBN 978-0-19-534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