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自残、自伤行为,甚至想自杀,父母该怎么跟孩子好好谈谈?

文 / 精神心理何日辉
2020-11-20 09:41

孩子得了抑郁症、双相障碍等常见精神心理障碍后,最令父母害怕的事情莫过于是孩子有自我伤害和轻生的行为。

比如孩子用小刀、玻璃片划伤自己,用烟头、打火机烫伤自己,用头撞墙,用手使劲掐皮肤,这都属于自伤、自残行为。当重度抑郁发作,孩子还可能想自杀,旁人一个不留神,他们就有可能从楼上纵身跃下,或者抓起一大把药塞进嘴里。

只要类似的事情发生过一次,绝大部分父母都吓得不轻,恨不得全天24小时都守在孩子身边,慎防悲剧发生,可往往这不太现实。

家长想找孩子谈一谈,但也不知如何开口。一方面怕刺激了孩子,另一方面也怕进一步激化可能本来就不好的亲子关系。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详细分析一下孩子自伤、自残、自杀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并提供一些父母应对的建议,希望对患者家庭有所帮助。

01、自残和自杀背后的心理

先来谈一谈自伤、自残的行为。必须说明,这里所说的自伤、自残,主要指的是非自杀性自我伤害行为(Non-Suicidal Self- Innjury,NSSI)。也就是说,孩子虽然故意、直接地伤害自己的身体,但他们并没有明显的自杀意图。

如果以自杀为目的的自残、自伤,比如割腕、喝农药,那就属于自杀行为了。本文后面会另外分析。

有的父母一方面非常心疼、担心,另一方面也对自残、自伤难以理解。他们说:“这难道不痛吗?这不是自找苦吃吗?他们为什么就是停不下来?”

有少部分父母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加肤浅,认为这是孩子叛逆,故意跟父母作对,存心让父母难受。这样的错误认知会迅速恶化亲子关系,十分不利于孩子的康复。

其实,对于病情严重、极度压抑的孩子来说,自伤、自残是一种解压方式。

研究发现,有精神心理问题的青少年采取自伤、自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暂时从痛苦中获得解脱,减少负性情绪,从而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情绪释放。

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心理研究者布瑞森(Bresin)指出,当人们的消极情绪越多,他们从疼痛消退中获得的解脱感越强烈。

如果他们经常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尝试了常见的减压方式又无效,又急切地想快速摆脱消极体验的话,他们就很容易自伤、自残,在生理疼痛的释放中,负性情绪暂时得以减轻。这便是自伤、自残反复出现的心理因素。

还有学者从生物学层面找到了自伤、自残的原因。研究指出,自伤者在自伤、自残的过程中只感受到很少、甚至没有疼痛感。这可能是因为不良的成长经历、长期应激导致他们体内的内源性阿片肽长期处于较低水平,这也反过来导致他们出现应激反应和应对能力失调。

而自伤行为可使身体释放更多的内源性阿片肽到血液中,提高体内阿片肽的水平,从而达到机体的内部平衡。

可以说,这些研究发现与患者的感受是相吻合的。患者抑郁发作时,尤其是青少年患者,他们的自伤、自残率极高。有些自伤者,为了体验到更大程度的放松,还会同时采用两三种方式,如掐拧、刀割、烟头烫,弄得身体伤痕累累。

虽然躯体受伤,但他们看着创口流血或满身淤青,内心却轻松了不少,压力和痛苦的体验有所消减。有的孩子说,有一种“解脱般的、如释重负的感觉”;有的则说,“体验着身体的疼痛,至少感觉自己还活着”。

不过,这种压力释放是暂时的。如果他们一直压力无处释放,不断遭受心理创伤和应激,每次压抑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忍不住自伤、自残。

对于伤口留疤,影响外貌和身体损害等不良结果,他们内心是非常清楚明白的,但就是控制不住想释放压力,有一点类似于成瘾的状态。如果情绪和行为进一步失控,就有可能对自己造成较大的伤害。

当然,在自伤、自残的心理因素里,确实也有部分原因是自伤者想表达自己的痛苦感受,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和安慰。这种渴望被理解的心理需求是非常正常的,父母千万不要从负面角度去理解。

那自杀念头和行为背后,又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呢?

当患者声称要自杀、或尝试自杀时,父母焦虑、着急,有的还气不打一处来,当场指责孩子:“你连死都不怕、还怕好好活着吗?”“爸妈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却想要去死?!”

其实,他们的自杀念头和尝试其实并不难理解。在遭受了叠加性的心理创伤后,他们的病情十分严重。想到过去的经历非常痛苦;想到现状又举步维艰,社会功能严重受损,不能上学、出门,跟家人也无法和平相处;想到未来的前途,他们更是绝望。

所以,当他们处于强烈负性情绪下的灾难化思维时,他们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和想法。

但这时他们往往还没下定决心,可能是对死亡的恐惧仍大于生活中的痛苦,也可能是对亲情、爱情有所眷恋;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十分优秀,所以对未来还有期许,心存不甘。

可是,如果随着病情不断恶化,治疗难以起效,一旦他们感到活着的痛苦远远超越了以上因素时,就会决定自杀。自杀行为有可能是提前准备、策划的,也有可能是在短时间内作出决定并实施。

比如,2019年发生的“上海17岁男孩跳桥”事件,男孩与母亲在车内发生激烈口角,他打开车门从桥上纵身跃下。

又比如,今年9月,武汉一名14岁男孩因违反学校规定,老师请其母亲到校,母亲对这男孩狂扇几个耳光后离开,男孩沉默了片刻后,转身从教学楼上跳下。

这两位男孩在轻生之前肯定有过自杀念头,遭受过来自家庭中大量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他们最后与母亲的冲突都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催化了悲剧的发生。

02、对于自残、自杀的应对方式

了解了以上自残、自杀念头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后,父母一定要理性看待,并且有智慧地应对。

第一,当发现孩子有自残、自伤行为时,父母要意识到这是孩子释放压力的方式,也是他们发出的求助信号,千万不要指责,应着重于缓解问题,帮助他们排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