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伤医生陶勇一句话让人泪目:真正善良的人,会用善意化解伤害

文 / 第一心理
2020-11-13 09:4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2020年1月20日,在北京朝阳区医院,陶勇医生被患者砍伤,而这个凶手是他早前治愈的患者。

当时,陶勇正在为孩子医治眼睛,毫无防备地被凶手连砍数刀,一路逃亡,最后倒在血泊中,他被一位护士藏起来才捡回了一条命。

事后,陶勇在医院住了2个月,就连吃个馄饨,手都会发炎,这样的暴力事件令人发指。

经了解,陶勇为人正直,是北大医学博士,目前是博士导师,在医学事业上造诣颇高。对待患者无比善良,会给交不起钱的患者垫医药费,会帮那些被90%医生放弃的患者重获光明。

他认为医学是自己终生敬仰的行业,用行动践行着信仰。这样一位医疗界标杆,却被无情砍杀。

事后的200天,陶勇出现在大众视野中,说了一句刺痛无数人的话:“善良可以对抗世界的恶意。”

当有人问他,坐在以前的办公室会回忆起那件事吗?

陶勇却说:“其实在那个空间里,也发生了很多令我感动的事情。有一个患者的妈妈和三名医生奋不顾身为我挡刀,这一切很温暖,反而觉得在那里是最安全的。”

极强的共情能力

陶勇总是用自己的善良,去化解世界带给他的伤害,是个极度共情的人。其实,人类天生就会与他人产生共情,这是人的一种生理反应。

帮助他人或感同身受,都会感到快乐的利他精神,这也是我们逐渐演化为合作生存的最好证据。

但大多数人会被语言蒙蔽最真实的感受,渐渐用消极的态度去聆听他人的悲惨遭遇,关起自己的同情心,导致自己时常愤怒纠结。

陶勇的共情心使他可以发现渺小世界里人们的愿望,比如他帮王阿婆完成重获光明的愿望——给自己亲手织一件寿衣。

陶勇不会对这样的小事置之不理,他把一切都看在眼里。当想到凶手的恶毒行为时,他说:“我不恨,只是不能理解。”

这个世界是需要善良去抵抗罪恶的,不能只是善良而已,善良不代表没有脾气。

很多人认为,把善良装得太满不是一件好事,总为他人着想,自己很容易受伤。就像陶勇的事件,这就是农夫与蛇的故事,这样的善良太不值得了。

善良与精神无法独立有本质区别

为什么人们认为善良就是自我牺牲呢?如果一个人通过扼杀自己的灵魂来讨好他人,那他不是一个善良的人,而是一个精神无法独立的人。

如果一个人能够确定自我中心,很容易能判断出某事的必要性,确立自我的意义,肯定自我的价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内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日常中,会尽量回避与他人的冲突,但不会扼杀自己。在遇到极端不利的情况时,也会站稳立场,通过自我主张来表达态度和意见。

如果人能够保持这样的态度,便会从正面角度去思考,不勉强自己做不喜欢的事,所有行为都在自我认知里,尊重内心,活得相当真实且轻松自在。

就像一次访谈,陶勇谈到自己不会原谅凶手,因为对凶手仁慈就是对医护行业的同事置之不理。

很多人往往推崇以和为贵,但善良不是不可以生气或有求必应。你得先学会对待自己,才能好好地对待他人。

陶勇明确自我的价值,虔心于医学事业,对自我认知很到位,让人生活得有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会更有力量和信心带给他人帮助。

我们可以善良,但不能完全没有底线。陶勇告诉我们,善良是可以对抗世界恶意的,被称赞“医者仁心”,当之无愧。

我们大都在生活中挣扎,活得精疲力尽,被世界的恶意所裹挟,很少感受到善意的感动。可陶勇依然坚守自我,在看清生活全部真相的情况下,对生活依旧充满善意。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Jacobson, S. (2019, October 11). The Victim Mentality - What it Is and Why You Have It. Harley Therap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