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精神病与苯丙胺致敏状态的关系——精神分裂症发展机制的新见解

文 / 大话精神
2020-04-04 17:10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尚未被充分了解。维也纳医科大学(MedUni Vienna)的一项研究的最新发现为这一疾病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结果最近发表在《转化精神病学》(Translational Psychiatry)杂志上。

大约1%的人患有精神分裂症。众所周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系统具有超敏性,受到刺激时反应过度,释放出大量的神经递质多巴胺。这就导致了典型精神分裂症症状的出现,如幻听、妄想和思维混乱。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抗精神病药物通过抑制多巴胺信号的传递来抵消这些症状。

研究概况

精神分裂症的特征是对多巴胺释放药物的行为和神经化学反应增加。尽管多巴胺能紊乱的确切依据和前额叶皮层调节的可能作用仍不确定,但这促使了将精神病作为多巴胺系统“内源性”致敏状态的假设。

为了证明在苯丙胺刺激下,首发精神病患者会比健康志愿者释放更多的多巴胺,并揭示反复暴露于苯丙胺引起的前瞻性致敏作用,将健康志愿者的多巴胺释放增加到患者所观察到的水平,研究者使用多巴胺D2/3受体激动剂放射性配体[11C]-(+)-PHNO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收集了苯丙胺诱导的多巴胺释放的数据。

健康的志愿者(n=28,14名女性)接受了基线检查,然后在反复口服苯丙胺的轻度致敏方案前后进行了苯丙胺后扫描。未服药的首发精神病患者(n=21,6名女性)接受了单对基线和苯丙胺后扫描。此外,还对前额叶皮层进行了T1加权磁共振成像。

  • 与健康的志愿者相比,首发精神病患者的多巴胺释放量更大。
  • 健康志愿者致敏后,其多巴胺释放明显增加,与患者无明显差异。
  • 健康志愿者的前额叶皮质体积与多巴胺释放呈负相关。致敏后和在患者中均未发现这种关系。
  • 未经治疗的首发精神病患者的数据证实了“内源性致敏”假说,并支持了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巴胺系统前额叶控制受损的观点。

研究评述

在MedUni Vienna的这项研究中,健康人群的多巴胺系统与从未接受过任何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多巴胺系统进行了比较。为了部分模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改变,健康受试者的多巴胺系统通过反复服用低剂量的多巴胺释放药物苯丙胺来“致敏”。

前额叶皮层调节多巴胺水平。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释放过量本身并不会导致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在一组健康志愿者中,尽管致敏性和与之相关的多巴胺释放升高,但并未出现症状。研究结果还显示,健康志愿者的前额叶皮层对多巴胺的释放进行了很好的调节,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这种调节功能失调。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很难通过前额叶皮层调节多巴胺的释放。这与多巴胺释放的数量无关,更多的是前额叶皮层调节过程的缺陷,”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的第一作者Ana Weidenauer解释说。

这项研究使用了磁共振成像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后一种技术提供了对代谢过程和苯丙胺存在时多巴胺释放变化的了解。

研究还表明,在健康的志愿者中,前额叶皮质语言中心(布洛卡区)的体积越大,多巴胺的释放就越少。在患者中没有发现这种关系。

“我们的研究对未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提供了详细的见解,”来自维也纳医科大学/维也纳总医院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系的首席研究员Matthaus Willeit解释说。“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语言、情感和记忆交汇的区域。这是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起点。”

参考文献

Ana Weidenauer et al. On the relationship offirst-episode psychosis to the amphetamine-sensitized state: a dopamine D2/3receptor agonist radioligand study, Translational Psychiatry (2020). DOI:10.1038/s41398-019-0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