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难以阻断的“神经毒性”,令患者最终走向“可悲”结局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精神分裂症是我国精神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精神科常见病。精神分裂症也是一种危害性大的疾病,随着病程的发展,该病逐渐趋于慢性化,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如果不积极治疗,可出现精神衰退和人格改变,有约3/4的患者在慢性期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缺失,不能适应社会,也不能完成对家庭和社会应担负的责任。
精神分裂症是怎样进展的?
精神分裂症具有不断发展、逐渐加重的趋势。从临床进程来看,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持续进展,一种为间歇发作。前者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差,症状持续存在,长年不愈;后者用药物治疗的效果好,经过急性期的治疗,病人的精神活动大多能够达到正常水平,但病情容易复发,并且随着病期的延长,复发的次数越多,治疗就越困难。这两种进展形式最终都有可能导致“精神衰退”。
精神衰退是一种特殊形式的 “痴呆”状态,也是疾病带给患者最严重的危害,它像一群泛滥的蛀虫,无情地吞噬了患者的思维、情感和意志,仅给他们留下了一副健全的躯壳和空白的大脑,使人处于一种能吃能喝、躯体健全却什么都不想、什么也不干的“无欲状态”,用“行尸走肉”来形容他今后的生活再恰当不过了。这简直是精神分裂症最可悲的结局!
为何会造成这种结局呢?
主要在于两方面。一方面,精神症状的持续存在所引起的持续精神兴奋,具有“神经毒性”作用,可以使神经细胞膜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这让神经细胞从功能性改变转化为器质性改变。这种神经毒性,是药物治疗难以阻断的。
另一方面,精神分裂症病程越长,药物疗效越差。是由于药物进入脑内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生物代谢、分解、运送,并与相关的神经受体结合,还要通过生物信使的调控,基因的表达等,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有的由于种种原因,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差,药物治疗难以起效慢,甚至无效。
如何防止病人精神衰退沦为“废人”?
精神分裂症属于脑功能性疾病,与大脑边缘系统中情感环路的神经核团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精神疾病大脑边缘系统中的神经核团掌管着人们日常情绪的传导,一旦其中出现异常,就会引发精神症状的出现。
外科手术脑立体定向技术采用微创技术,针对这些异常传导的神经核团进行靶向调控,平衡其中的递质分泌,恢复神经核团信息的正常传导,从而帮助患者恢复正常人的思维、情感、认知等。手术精准安全,术后患者的语言、智力、逻辑思维、行走等社会功能都能完整保留。
通过临床观察和总结,可得知手术有以下优势:
1. 具有起效快的特点。病人手术清醒后与术前判若两人,犹如重塑了“新人”。
2. 对顽固性精神症状的控制和消除具有显著效果。特别是对阳性症状控制更加明显,对大部分阴性症状也有效。脾气暴躁、攻击伤人、自杀行为的患者症状也能有效缓解或消除。与药物治疗相比较,手术的疗效更持久,不少病人10年以上无复发。
3. 症状消除的较彻底,术后半年内,大多数精神病人的症状消失,大多数病人恢复了自知力,即承认自己有病,主动接受药物治疗。
4.术后病人出现亲情回归、语言表达流畅。病人表现为主动与人交流、寻找食物、对父母的亲情回归,承认自己过去敌视父母是错误的,也会表达孝敬父母的意愿。
5.术后远期疗效显著。极少数病人,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某些精神症状的改善不显著,经过1-2年后,这些症状突然消失或者自发缓解了。我们认为这可能是术后脑功能修复调整的结果。
6.减缓了精神疾病进入衰退期的可能。可以打断精神疾病慢性进行性加重的可能,即可阻断精神病的“兴奋性神经毒性”作用,而药物治疗往往难以阻挡最后呈慢性衰退状态发展;
7.精神病人的术后依从性大大提高,大多数人能配合家庭康复和管理,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不管怎样,精神衰退变成“行尸走肉”,这是所有精神分裂症家属都不愿意看到的结局。在当前治疗方法无效时,何不勇敢尝试新方法、新技术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