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文 / 二二姑娘
2017-07-09 06:01

昨天刷微博刷到一条特别揪心的新闻:长沙2岁女童被一位男孩故意抱上电梯,乘至18楼后她走了出去,坠楼身亡。

监控录像显示,这位小女孩和两名五六岁的男孩儿一起进了电梯,男孩恶作剧般地按了高层,走出电梯。小女孩紧随其后,却又被男孩抱回电梯,一个人被关在电梯里。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两岁大的女孩对自己的险境尚且懵懂,但封闭冰冷的电梯让她本能地心生恐惧。她拼命跺脚、哭喊,但都无济于事。

随后电梯上升至十八楼,小女孩摇摇晃晃地出了电梯,一脚踏进未知的地狱。

她才两岁,还没有完整地和这个世界相识,就已经匆匆作别。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悲剧的发生有多方面原因:物业监管不力,监护人大意疏忽,相关人员都难辞其咎,但那个小男孩的行为也同样引起我们的反思。

这起事故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每一个曾用“他还是个孩子”开脱的家长脸上。

带孩子上亲戚朋友家做客,孩子乱翻乱拿,随意损坏主人家的私藏,家长要说:“他不是故意的。”

带孩子出门坐高铁飞机,孩子大声喧哗,追逐打闹,影响其他乘客休息,家长要说:“小孩子就是爱动。”

带孩子去商场逛街,孩子东摸西蹭,甚至去掀别人更衣室的门帘,家长要说:“他还不懂事。”

“他还是个孩子”

“他还小不懂事”

“你这么说一看就是没带过孩子的人”

家长为熊孩子行为的开脱都建立在同一个基础上,即孩子是不懂事的,对自己行为的对错分不清楚,所以应该得到周围人的谅解。

于是,熊孩子和熊家长们的“光荣事迹”走向了社会新闻版:泰安12岁少年被同学推下楼梯,施暴者家长说这是孩子玩闹;苏州11岁男孩偷开车撞死无辜路人后逃跑,家长也跟着“失联”逃避赔偿。

包括这次的电梯事件,微博下仍有这样的声音: “两个男孩子年龄比较小,没有预见后果的能力”“网上的批评太过分,他们毕竟只是恶作剧,谈不上作恶”。

这还谈不上作恶?

微博上有一位网友这样说:

带女儿上乐高,大家一起玩的时候,几个四五岁男孩用乐高做手枪,就专门对着我女儿开枪,我女儿小,吓得直哭。当时觉得没什么,看着视频想想真是害怕,对于这几个小男孩来说,对自己弱的对手下手也许是本能选择。

最大的恶,是作恶而不自知。而家庭教育的作用就是管好这份不自知的恶。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并不是一张房产证或一部车,而是立足于社会的教养。

张鸣曾在《熊孩子背后有个熊大人》里这样说:好习惯不见得会传代,但坏毛病一定会遗传。熊孩子之所以熊,恰是因为有熊大人在前面做榜样……不会过公共生活,是我们的老毛病,这个毛病,需要教育,需要改,从小就得把这个道理灌输给孩子,用合适的行为模式影响他们。

你脱口而出的辩解,不只是说给面前亲戚、朋友或陌生人听的,更是说给孩子听的。

斯宾塞在《家庭教育》一书中说,进行正确教育的主要障碍不在于儿童,在于家长。家长不负责任的托辞,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强化着这样一个印象:孩子你没错。而周围人的容忍,则又进一步强化这个信号:你的行为,不会带来任何的后果。

孩子虽然单纯,但感知能力远比大人以为的要敏锐,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据说,孩子在三到六岁时就已经形成了90%的性格,人生接下来的数十年不过是10%的范围里微调而已。这个说法也许有失偏颇,但我的确相信,一个人的性格,会在他开始认识和接触世界的短短数年间成型。

孩子不可能一辈子都是孩子。等他的年龄走在心智前面时,这个世界就不会再继续包容下去。

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郭德纲曾戏言:“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出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示爹的教养。”

家长是孩子言行的责任人。孩子的言行不仅代表他自己的形象,更代表了他的家教。

曾写过一篇探讨熊孩子的文章,读者留言说:小妹,你说得都对,但真正遇到熊孩子和蛮不讲理的家长时,我们除了愤怒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呀。

其实是有的。

《古尊宿语录》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寒山问曰:“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该如何处之乎?”

拾得答曰:“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站着一个熊家长。当你面对熊孩子,用你的方式把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规则、礼仪、道德标准讲给他听时,他是听得懂的。

但你觉得“长大了他自然会懂”,可能他就永远不会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