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ICU里的新冠患者,见证抢救过程后,淡定地跟医生表达感想

文 / 听李医生说
2020-03-17 00:13

世界风起云涌,局势大变,耐人寻味。

从传染病防控来说,我们基本上取得了胜利。因为新增人数每天仅几个、十几个,很快就能清零。但仍需坚持,毫不松懈,直至全面胜利。钟院士说4月底能基本控制,现在看起来是非常正确的。

全国仍有3000多名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当前的重点是如何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挽救更多支离破碎的家庭。毕竟我们失去了3000多名同胞,而且可能有一部分还没来得及就诊就已经死亡的,他们并未在这个数字之列。我们的教训是惨痛的。只有总结教训,民族才会永不止步。

一次夜班,回来睡了一白天才缓过神来,想起我那个病人,真让我哭笑不得。

凌晨2点,我们几个再次巡视了一圈病区,靠近护士站的12床,情况的确不好。交班的医生已经说过了,病人考虑有感染性休克了,而且进展相当迅速,估计很难扛了。

虽然我们几个使出吃奶的力气,仍然没办法阻止他恶化的速度。

我们得提前跟家属沟通了。

就在我们抢救12床(为保隐私,虚构床位)老大爷时,我猛然发现11床眼睛直勾勾地望着我们。

11床(为保隐私,虚构床位)是个60岁出头的男性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已经脱离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了,改吸氧治疗,如果情况继续好转,这两天就可以考虑转回普通病房的了。

刚进病房时,他在吃晚饭,那时候差不多晚上9点,我见他精神不错,打趣道,阿叔,胃口比我还好啊,恢复的不错,棒棒哒。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他抬起头望了我一眼,说胃口其实一般般,但不吃点东西不行,肚子饿得慌。说完又扒了两口饭。看他吃饭那架势,同班的医生不由得笑了出来,估计明天就可以弄走他了。

谁也想不到,10天前他还生死未卜。

在这场战役中,有些人顶不住先走了,有些人则扛了下来。每个人都经历了太多辛酸,甚至不堪回首。说不定有些人日后会选择性失忆,不愿意回忆起这段让人惶恐不安的片段。

12床看来是真的不行了,我们几个商量了下,病人有太多基础疾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样样不落,而且年纪偏大,扛了2个星期,终于是油尽灯枯。

回天乏术。

你睡你自己的,别看我们啊,我们在抢救呢。

我看11床阿叔一直看着我们,我担心他会有心理压力,毕竟大家隔离床,如果一个接一个病人死掉说不定会对他产生不良的情绪影响。所以我一直叮嘱他别看。如果是平时,床与床之间会有帘子拉下来隔开的,但现在没有,条件不允许。

他才不听我的。我说你转身背向我们,没什么好看的。

他嘟囔着说,刚刚那边屁股压的痛了,才换过来这边,这样躺着舒服些。我看他说的很淡定,眉宇间丝毫没有怯色。反而一副看热闹的样子,真让我哭笑不得。

我们这边抢救,你不怕吗,我说。

他摇摇头,说不怕,我就看看,你们忙你们的,别管我。

我勒个去。

既然他自己不害怕,我也不再勉强他。

凌晨4点,12床终归还是不行了。

我们几个忙得团团转,除了医疗处理,还有一些文书工作,还要上报死亡病例,等等。几个来回下来,防护服下的身体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护目镜也压着头隐隐作痛,但也顾不上了。经过一个多月来的战斗,疼痛的阈值都提高了。

匆忙中我瞥了11床一眼,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淡定,望着我们这些穿着厚重防护服、戴着面屏、护目镜、两重口罩、鞋套、手套的医生护士来回奔波,他头顶上的心电监护依旧波澜不惊,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呼吸稳定地简直不能更好。

看得出来,他是真的不紧张。否则心率不会仅仅是70次/分。

最后,我们把12床推了出去,跟殡仪馆的人接驳。

处理完后,我回过头来再转了一圈病区,所有病人都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除了11床。这让我很感慨。死里逃生的人心脏都这么强大么,还是说他本来就是如此。

当我们面对灾难时,极大多数人都是手足无措、惊慌过度的。尤其是武汉一疫,很多人都患上焦虑症,尤其是轻症病人。我一些在方舱医院服务的同事说,病人们非常需要心里支持,安慰。这就是为什么方舱广场舞是受到鼓舞的。

而如果在灾难中存活下来的,都是异常坚强的。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对他们的心理评估。灾难过后,心态是不是能够逐步恢复正常,是不是能够逐渐融入正常的生活节奏,都是需要进一步观察评估的。

在这一点上,医生护士也是普通人,只不过我们经常接触经常刺激,忍耐力能高一些,阈值会高一些而已。

期待战役能够尽快结束。让大家都能恢复正常的生活。我也能回家抱抱孩子。

另外,武汉的春天真的到了,杨柳开嫩芽,喜鹊绕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