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患者与“病魔”做斗争的那些年,该如何看待新的治疗方案?
在春节的时候,听老一辈人说起这样的一位“特别的人。
她曾经和别人一样有着正常的生活,但是一场不明缘由的疾病改变了她的生命轨迹——她患上了精神分裂症。幸运的是,她发病之前就已经结婚了,不幸的是发病后随着病情的加重,她陷入妄想和幻觉之中无法自拔,分不清旁人和自己的丈夫与儿子。
老一辈人说:“她病了几年,后来被家人自愿送到省城里去尝试新的药物治疗。几年过去了,前段时间虽然认出了自己的丈夫和儿子,但还得待在医院里。”听到这样一位病人,我内心不禁有些唏嘘。她人生的大好年华已经浪费在了精神病院里,以后的日子还得与“病魔”做斗争。
我们都知道,精神分裂症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具有难治性、反复发作性、高患病率、高负担、高危害等特点。除此之外,精神疾病还包括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躁狂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偏执性精神病等等大约300多种疾病,这也就意味着我们每个人身边都可能有精神障碍患者,只是我们不知道或者习以为常,以为他或她就是“那样的人”,即“有些不正常,但是又说不清楚”。
我们无法深切体会到患者家属的痛苦,家属有多忧愁、多无可奈何也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多数人作为旁观者存在,对于精神病人的治疗,会自身毫无负担的多给予建议或指导。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如果自己只是为了显摆一下知识水平,就去毫无依据的否认新的治疗方式,可能会导致一个病人失去“恢复”的可能。在我们所遇见的患者家属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
几年前,一对夫妇带着患精神分裂症的儿子王某找到任廷文团队医生咨询手术治疗,其母认为儿子患病8年了,什么药都用过了,但是效果仍不理想,在家还经常打她及其它家人,全家都处于惊恐生活之中。她想,如果能手术治疗就尽早手术治疗;其父则对手术效果半信半疑,认为“精神病是脑部疾病,手术怎么能治好呢?”。
其亲属和邻居可能处于好意也打电话,反对手术,认为做完手术就傻了或者瘫痪了。他们在病房内,看到了很多术后康复的精神疾病患者,虽然没有看到一个术后呆傻或瘫痪的病人,但是其父亲还是顾虑重重,而其母则坚定了手术的决心。她发狠说道:“如果你不同意手术,我们就离婚,离婚后孩子归我,我自己带他来手术”。最终,他们夫妻一起签字同意给儿子做了手术,术后康复顺利,现在其儿子已经外出打工半年了。
我们知道很多家属都存在与王某父亲一样的疑虑。但家属需明白的是,精神外科手术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多项研究表明,精神疾病是由于脑部神经的情感环路出现了异常,包括神经环路结构异常和神经递质代谢分泌异常等,通过手术阻断异常的神经环路或调整某些神经递质功能,例如阻断多巴胺受体,以调低多巴胺所致的兴奋、亢进功能而起到治疗作用。
现代的神经生物学、神经解剖学研究已经阐明有哪些神经环路异常参与了精神疾病的发病过程;并且,通过头部MRI、DTI、CT等图像融合技术,临床医生能够精准定位脑内异常的神经核团位置,从而对这些神经核团进行调控治疗。国外科学家用PET-MRI技术研究神经核团的代谢情况,发现术前神经核团的神经递质代谢存在异常,术后其递质代谢恢复至正常水平,这从一个方面证明了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部分原理。
再者,手术治疗精神疾病是有严格的适应证和禁忌证的,不是每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想做就能做的,医生会严格按临床标准去选择手术病人才会收到较好疗效。我们认为,手术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手术针对的是药物难治性精神疾病;对于药物能够理想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我们则建议不需要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