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太连喝三种农药自杀,老人的晚年生活何去何从?
连喝三种农药
老人去意已决
22号上午九点,神志不清的吴奶奶(化名)被家人紧急送往了东阳人民医院……
今年87岁的她连喝了乐果,吡虫啉和啶虫脒三种农药,非常坚决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医生诊断为有机磷中毒和农药中毒,给予了积极的解毒和补液治疗。但是87岁的身体很难承受住多种农药中毒的状况,下午17点15分,吴奶奶突发心率下降,17点27分,心电图示直线,吴奶奶的生命画上了句点。面对痛苦不堪的家属,小编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去撕开他们的伤口,了解吴奶奶自杀的真正原因。而从奶奶的角度去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她如此坚定地一心寻死,她生前在想些什么我们更是无从而知。但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再一次引起我们的注意。饱经风霜的生命,为什么会在这个衣食无忧的年代走向极端?我们也许从未注意
老人自杀如此多发
在多数国家和地区,人群自杀率都有随年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老年人自杀死亡率在人群中一直是最高的。老年人群自杀问题己经变得愈来愈严峻。在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自杀死亡率是同期全人群自杀死亡率的5倍左右。根据卫生部的统计数据,2009-2011年间,我国自杀死亡者中44%为65岁以上老年人,而在这其中79%为农村居民。除自杀率明显偏高外,老年人群的自杀行为和别的年龄组人群相比,具有自杀意图高、准备充分等特点。也就是这些自杀的老人家对于结束自己生命这件事思考得非常清楚。其中有超过一半的人像吴奶奶一样,选择了喝农药。很多人认为导致农村老年人自杀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空巢。子女长期外出打工,缺乏关爱的老人确实很容易有心理问题,但是跟子女一起居住的老人其实也有非常高的自杀风险。压垮他们的往往是来自自己和子女的双重心理压力。农村的资源匮乏导致很多家庭自然而然把所有的资源单向性地向年轻人流动,也就是说很多老人家一辈子都在付出。初为人父母时,把仅有的资源留给了孩子,等到孩子长大成人,结婚生子之后,又继续照顾着孩子的整个家庭。
带孙子甚至操劳孩子成家后的所有生活成了大多数老人家晚年生活的全部。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带孩子是基础,甚至负责叫年轻人起床上班都是不奇怪的。而年轻人把父母全身心的付出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懂事的会对父母好一些,不懂事的完全把父母当保姆。但是无论感恩与否,大多数年轻人都非常少去关注老人家自己的生活。不间断的全力付出,压抑自己的生活需求,这样长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成为被忽视的定时炸弹。
几十年不停歇的连轴转,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为子女做贡献,而在自己身体出状况,很难帮上忙的时候,他们就会为此产生很强的心理压力。很多老人家不愿意看病,不配合医生治疗,不想吃药其实都是出于不想麻烦子女,不想花子女钱的心理。此时,病痛的折磨、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以及对子女的负罪感交织在一起,提早结束生命是这些无助和绝望的农村老年人认为唯一能减轻子女负担和释放自身焦虑的方法。重新审视代际关系
积极老龄化要提倡
我们年轻一代跟渐渐老去的父母之间究竟要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代际之间的责任流向要怎么控制?小编认为,年轻人是时候该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了。80后90后中有一大部分人从找对象,买房到结婚,生孩子等等一系列事情,都是父母帮着操办起来的。父母出钱出力,只为了让子女过上平凡而幸福的小日子。老一辈拼命操心,年轻人拼命自溺(自我溺爱,是指特别溺爱自己,总是想尽一切办法自我奖励,),反正生活的一切有父母担着,这就是当代最常见的代际关系。当然,年轻人“失去自理能力”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过分尽心尽力的父母,但是作为接受更高教育,享有更好生活条件的年轻一代,理应当扮演主动调节不良代际关系的角色。首先要明确的是家庭责任要自己扛,父母起到的仅仅是帮忙的角色,绝对不是“事事操心”的免费保姆。大家都是为人父母的年纪,凭什么你自己的孩子还要你的父母来照顾?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没办法这些现实情况确实存在,但下班回家后不再给父母增加负担是年轻人该有的基本自知。其次要关注家中老人的自身状况,帮助他们找回自己的生活。每个人都要知道,父母在没有我们之前,是有自己的生活的。无论生活是简简单单的还是充满挑战的,那终究是属于他们自己空间的精彩。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无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都要腾出时间精力关心家中的老人,避免让他们长期沉浸在孤独的情感中。对于老人家自身而言,保持积极老龄化的态度至关重要。积极老龄化是指人到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尽可能发挥最大效应的过程。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积极老龄化的目的在于使所有进入老年的人,包括那些虚弱、残疾和需要照料的人,都能提高健康的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老年人要尝试从照顾孩子的状态中脱离出来,学会放手,然后去重新看见自己。接受自己身体的老化,面对疾病,一定要及时积极治疗,用合适的医疗手段有效提高晚年生活质量。老人家更要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去,即使因为各种原因不想社交,也要找到压力释放的途径,更坦然地享受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往往被社会“去人化”看待,失去话语权,被贴上“文化低、生病、弱、待在家、走不动”等等标签。但是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小编认为,长达三四十年的晚年生活真的是人生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应该被草草对待,更不应该被种种本可以减轻的重压压垮。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未来的你我。老年人自杀的预防对策:
1. 限制自杀工具的易得性,如加强对农药的管理,注意家中农药的保管位置等。
2. 及时筛查慢性疾病或者其他重大疾病,心理医生对可疑病例(特别是抑郁症)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诊断,保证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3. 对曾经有自杀未遂史的个体进行预防,防止自杀行为的再次发生。
参考文献:
[1] 高楚楚.积极老龄化背景下的农村养老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24:10-11.
[2] 孙士华.农村老年人自杀死亡及其影响因素硏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6.
[3] 王国君,周亮.我国农村老年人自杀率缘何走高[N].健康报,2018-10-19(心理导刊).
[4] 杨华.分化、竞争与压力的代际传递——对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理解[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7,17(6):34-51.
[5] 刘宝鹏,贾存显.老年人群自杀行为特征、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伤害医学,2015,4: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