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学,仅20%儿童在家感到快乐
一位专家应一个学术会议之邀,作一个讲座。可他到了会上才发现,来的人只有十多个。他比较尴尬,可不讲又不行,于是随机应变地对听众说:“会议的成功不在人多人少,中共第一次党代会才到了12人,但意义非同小可。今天到会的都是精英,因此我更要把课讲好。”
这句话把大家逗得开怀大笑,激活了气氛。再加上专家讲课充满激情,最后这次讲座非常成功。人际交往就如同舞台上的演出,为了演出成功,不仅需要很好的台词、演技,还需要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必不可少的——氛围。
就像电影中要有背景音乐来渲染气氛,在人际交往的场合,也往往需要营造合适的氛围,作为交往的润滑剂,使交往顺利地进行下去。
父母在教导孩子时,要注意营造符合教育内容的氛围。 平时在家庭生活中也要创造和谐、温馨的氛围,这样才能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一个孩子高考落榜,牢骚满腔,非常烦躁。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却火上浇油:“你要重读一年,可得为大人争口气呀!”儿子一听火了:“难道是我不努力?”父亲一跺脚:“你没考好还有什么道理?”儿子顶撞道:“你的工作又做得怎样?”父亲气得青筋直暴,连说几个“你、你、你……”可以想象,接下来就是父子俩的短兵相接,唇枪舌剑。
在这样的气氛中,是不利于对子女进行激励的。大量事实表明,在和谐的气氛中,子女更容易冷静思考父母的话,理解父母的苦心,从而愿意按照父母的激励去做。就是说,父母在激励子女时,要注意说话的艺术,选择恰当的时机,在比较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另外,家庭气氛与孩子的心理健康也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长期处于和谐气氛中的孩子,往往心情愉快,性格开朗,活泼自信,智力提高快;而长期处于压抑气氛中的孩子,往往缺乏热情,孤僻内向,脆弱忧郁,智力发展慢。就是说,一个和睦的家庭、轻松的环境,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
据首都师范大学的调查表明,儿童在家庭中感到快乐的比例大约为20%,明显低于父母。这说明大多数父母在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方面,做得还很不够。有的家长说,我们整天为了生计奔波,哪里有时间、精力营造什么家庭氛围?其实营造和谐的家庭气氛,与经济条件及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都没有多大关系,关键在于父母是否重视。
首先,父母不应该让家庭成为一个充满紧张气氛的“硝烟弥漫”的战场。虽然任何家庭都会有矛盾、有争吵,但父母尽量不要把矛盾和争吵暴露在孩子面前,不能因此对孩子造成伤害,尤其不要把孩子当作出气筒。孩子年龄小,内心比较脆弱,缺乏安全感,家庭的矛盾和冲突会给孩子造成难以想象的心灵伤害。
父母还要给孩子更多的关爱。有的细心的父母,善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比如,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用餐情景,这包括对餐室布置、食品烹饪、用餐气氛等方面的精心设计。亲切、和睦、温暖的情景会使孩子感到幸福、愉快,产生热爱生活、热爱家庭、热爱父母的情绪,而变得更加好学上进。
父母还可以开展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活动,使一家人共度温馨愉快的娱乐休闲时光。比如,阅读书报杂志,观看影视节目,讨论国内外大事,评析文学艺术,品赏茶道饮食文化,有条件时举行“家庭卡拉OK”等。这些都可以加强夫妻之间、父母与子女间的文化信息、思想信息、情感信息等方面的双向交流,会产生良好的氛围效应,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不要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成为父母征战的沙场,虽然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是孩子简单的世界,终究会变得满目狼藉。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