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幸福吗?看看心理学家对幸福的定义,一定让你收获良多
21世纪是人类追求幸福的世纪,国家富裕和人民幸福是现代文明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当然不同的人因有着不同的思想观念与社会背景而对幸福的内涵的有着不同的理解,并且很多人会狭隘地将个人的满足作为幸福的终极追求,其实一个人只能将自己的幸福与大众的幸福联系起来,并以此为目标不断努力,甚至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而不惜牺牲生命,这才是幸福本质内涵所在。
▲ 什么是幸福
什么是幸福?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数以万计关于幸福的表述。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人生背景、文化教育、思想观念、身体状况各不相同,都会有自身对幸福的特定理解。我们很难说出精确而令人信服地定义幸福的概念,但人们可以列举大量幸福的事实——尽管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幸福不一定为别人所认同。但是,可以认为,人之所以能够体验到幸福,是因为幸福实质上纯粹是一种主观的感受。虽然幸福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是人们所能够得到的最珍贵最美好的礼物。
◆ 幸福的基本定义
为了对幸福进行量化的统计研究,我们终究需要一个幸福的定义,尽力给出一种大致可行的表述方法。一般来说,幸福是人们对自身目前生活总体质量进行评价的全面肯定程度。人们越热爱自己的生活,他们就会感觉越幸福。
当人们评价自己有多热爱生活时,似乎有两种思维根源截然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情感表达式的,即我们发自内心地评价我们对生活的总体感觉有多好;第二种办法是,我们将“生活的本来面目”的认识同“生活应该是怎样的”认识相比较。前者是出自情感的,后者出自信息,似乎多数人都认为前者对于我们来说更重要。
对幸福的定义取决于对幸福的看法。每个人都想拥有幸福,但几乎很少有人能够了解幸福的真谛。小提示:对于幸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但是不管你怎么理解,幸福首先是一种愉悦情感的体验,如果离开了感情,那么,所有的幸福将失去存在的基础。
幸福的研究者给出了关于幸福的三种观点:
1.美德与圣洁:这是希腊禁欲主义所指的幸福。如果能够拥有渴望具备的品质就是幸福,亚里士多德把这叫做“存在的理想状态”。
2.生活的满足:这是对生活肯定的评价。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感到满意,那就是幸福的,满足的,就能够徜徉于生命的绿洲。
3.令人愉快的情感经历:这是指某一时刻的感受——欢欣,愉快,兴高采烈。因为经历愉快,所以感觉良好。
幸福的色彩虽然对每个人来说都大不相同,但基本上包括前面提到的三种观点,即对野生生物不造成侵害,也即另一位幸福研究者称之为“一种积极长久的良好感觉”。
当我们以为孩子对答案已经满足时,他们总是还有新的想法。从问不完的“为什么”转到问不完的“是什么”和无穷无尽的“怎么样”。“幸福是什么?”和“如何才能幸福?”这类问题需要详尽的解释。
我们认为“幸福”的定义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这种解释绝不仅仅限于生命里的某些时刻,而是人生的全过程:即使有时经历痛苦的感受,人在总体上仍然可以是幸福的。
我们可以把这个解释与“幸福型”相连。快乐代表现在的美好时光,属于当前的利益;意义则来自于目的,一种未来的利益
感情,在我们所有的追求中扮演着一个关键的角色——包括我们对幸福的追求。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感情的生命是什么样子。假设有一个机器人,除了没有感情之外,和人类一模一样,想法与行为亦无二致。它可以研究深奥的哲学,也可以推演复杂的逻辑,甚至还懂得建筑工程。
虽然这个机器人精细无比,但却没有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表达同样需要感情——这恰恰是它所缺乏的。机器人感觉不到食物的美味或是想去吃东西的需要,它也感觉不到挨饿的痛苦或是任何满足感。所以它不会去找吃的,但它的结构却和人类一样,所以它很快就会饿死。
现在,让我们来改编一下机器人的程序,让它学会吃喝。虽然它现在可以生存了,它仍没有表达的欲望、声望、财富和爱情等对它而言仍然毫无意义。
感情引发行动,它赋予我们行为上的动机。我们的语言就是一种证明——感情、行为与动机都密切地关联在一起。一位神经病学家在记录他的一个切除脑瘤的病人的时候,提供了一个情绪与动机关系的真实案例。手术后,这名病人的认知能力:记忆、数学能力、感性知觉以及语言能力都没问题。但是在手术中,他的情感思考能力却受到了伤害。这时,病人的情况和之前所说的机器人相似,他有着和其他人一样的生理基础,认知功能也没有差异,但却其“感受和情感”系统受到了损害。
病人的生活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手术前,他是个成功的律师,拥有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术后,他的“理智”虽然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他的行为让周围的所有人都无法接受,他的妻子离开了他,他也失去了工作,而且很长时间内无法找到新的工作。最让人震惊的是他变得对这一切都无动于衷:包括他的人际关系和职业。
如果我们丧失感情,并因此失去行为的动机,我们将不再对生活心存任何渴望,我们将对自己的行为与想法及其后果漠不关心。由于感情是动机的来源,它在我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
但是,光有感情是不够的。如果要幸福,我们就必须体验积极的情绪或情感,因为快乐是满意生活的先决条件。一位心理学家说:“快乐不是奢侈品,而是一种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完全没有快乐且频繁感受痛苦的生活中,几乎没有幸福可言。
当我们提到快乐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指持续的情绪高涨的状态,人都会经历情绪上的起伏;虽然生命中不可避免地会有悲伤的情绪——诸如失败或失去的时候,但我们依然可以活得幸福。事实上,期盼无时无刻的快乐只会带来失望和不满,并最终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幸福并不需要一直高涨的情绪,也不是完全没有负面情绪。
虽然一个幸福的人也会有情绪上的起伏,但会在整体上保持一种积极人生态度。他经常被积极的情绪所推动着,如欢乐和爱,很少被愤怒或内疚这些负面情绪所控制。快乐是常态,而痛苦都是小插曲。要想获得真正的幸福,我们必须明白无论我们遇到怎样的悲伤、考验还是波折,我们都应该为“活着”本身而感到由衷的快乐。
小提示:是否仅是情感愉悦的生活就可以让人满足了呢?那么吸毒的人呢?还有那些整天躺在沙滩上晒太阳的人呢?他们真的幸福吗?答案是否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幸福的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以上文章来源于刘振中著《不要误解幸福:幸福背后的心里秘密》。如有错误或侵权请联系作者。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