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的基因找到了,网友:我还有救吗?
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叫做拖延症。
拖延症是现代人的通病,我就不说什么症状了,总之谁有谁知道。生活效率低下就算了,还伴随着焦虑感和负罪感。其实我不介意把时间用来虚度,但我很介意这种虚度带来的负面情绪。当然有负面情绪也不是坏事,这是我们潜意识的自救,上进心的呐喊~
讲真小编本人就是一位拖延症重度患者,想做的、不想做的,都要再拖一拖、再等一等。
朋友聚会:下次再说;健身节食:明天开始;出门旅游:来日方长......
在一次又一次的“下次吧”中,朋友聚会渐渐再也没叫过你,肥宅快乐餐依旧每天不停嘴;想去的地方也从来没去过!
还时不时嘲讽自己:“我也不想做拖延狗啊,可是基因不允许!”现如今德国学者找到了影响大脑多巴胺释放的基因,从而证实了小编这句话真真真不是在开玩笑。
那很多网友肯定沸腾了,那怎么解决呢?
1. 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 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
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 增强自我效能感
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4. 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拖延症也是病哦,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就快动动你们的指头关注我们吧,一起来把健康带给更多的人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