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谈家庭教育,重点中学班主任点醒了无数迷茫的家长
家长从来不缺教育理论,从来不缺教育激情,迷茫的家长缺的到底是什么?
孩子天生不同。如果家长总想着走教育捷径,不思考,照搬专家的教育方法,照搬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这么做不仅可能收效甚微,结果甚至会南辕北辙。
教育没有捷径,没有一个可以一本万利的教育方法。
下面这位重点高中的优秀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分享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关于学习兴趣,考试分数,教育手段等等的心得体会。
希望大家看过之后认真思考,悉心摸索,可以得出一套适合自己小家教育孩子的规范和准则。
01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
别太相信学习是快乐的。
学习都是枯燥的,只要不讨厌,就该算是有兴趣。
认为学习是快乐的学生少之又少,如果真有快乐,那也是通过学习考出高分的快乐。
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大师级人物。
绝大多数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学。
所以,品质和意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相信我们的孩子属于大多数人中的某一个吧。
凭什么学习是快乐的?
学习里面一定有痛苦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
好成绩基本上都来自学生的好习惯,什么时间专注做什么事,日积月累,某一天不小心成了第一名,他自己都想不到。
而我们总是想给孩子更多的快乐,给孩子更多的游戏时间,不停地对孩子让步。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教育?
不要纠结社会上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什么素质教育、什么应试教育。
在我看来,应试能力就是最基本的素质。
02
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我赞成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的观点:我不相信教育是快乐的,请别再以爱的名义对孩子让步。
独生子女是自地球上有人类这个物种以来所出现的,一个从来没有过的“亚种”。
在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那么多没有兄弟姐妹的人在那么短时间内,有计划地出现在一个国家。
千万不要以为他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现在很多家庭的伦理是倒过来的,在家里不是老子说了算而是儿子说了算。
我的学生中,在家里父母说了算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很优秀,品行修养更高。
“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凭什么不听我的!”霸父经常这样训斥孩子,最终,这位家长就成了学霸之父。
事实证明,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中一个人说了算的家庭中,孩子成才率是极高的。
家庭中的民主,要慢慢培养。
当孩子的认知水平和家长接近的时候,才可以通过商量,达成一致,让孩子明白,民主来之不易。
很多家长以民主的幌子打着爱的旗帜去教育孩子,这是放纵。
一个未成年人打败了成年人,结果相当可怕。
03
严师才能出高徒
做一个严师,可以保证你所有措施得到有力的执行。
应试教育是需要严格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公式:
智商不低的孩子+强势的家长=孩子成绩优秀。
多少年了,我还记得我妈妈把我送到初中时对班主任说的一句话:不听话就给我打!
多么朴实的育人道理……我很长时间都以为老师是可以打我的。
做好一个严师,很不容易。
独生子,这一独特的种群,其基本特征是心理脆弱,所以严师往往是不受欢迎的,弄不好家长找麻烦,学生走极端。
我有这样几个问题想和大家切磋:
教学中服务重要还是管理重要?
爱学生与讨好学生的尺度怎么把握?
如何把握爱的公平?表扬太多会不会贬值?
我的看法是:
我会以无条件的爱的态度来看待所有孩子,但也会以有条件的爱的方法,来管教个别孩子。
爱也是要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我宁愿用爱作为诱饵,来引诱后进生前进。
我认为放松管理是对集体最大的伤害。
当今形式下,我认为严就是爱,是大爱!
对学生最大的爱,就是把他送到名牌大学去!
对学生最大的关怀,就是让他从此过上自信而有尊严的生活!
和学生打成一片而班级整体成绩很好这一现象,我只是在一些班主任的报告中听说过,我至今没有真实的见过。
我觉得应该和学生保持一定距离,不能让学生看透你。
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是一个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我一直在追求严得有度,严得公平,严得有理,严得真诚。
以理解、信任为前提,做到严格的要求和真诚的爱相结合。
严的程度,就如同拧螺丝一样,要拧紧但又不能滑丝。
在物理学上叫临界,那些出了教学事故的老师,就是把学生拧滑丝了,最终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
批评要见好就收,再苛刻的语言说一次绝对没事,那些把孩子逼上绝路的老师,都是对孩子多次的伤害和蹂躏而导致的。
严得公平很重要,也就是严的标准要统一,对事不对人。
女生和男生,漂亮和磕碜,成绩好和坏,干部和学生,富裕和贫困……标准都应该一样。
04
教育不该一味鼓励
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俗称“戴高帽子”。
更有专家说出这样的话:好孩子都是夸大的,我实在是不敢苟同。
适当鼓励孩子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
完全在甜言蜜语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把他推向万丈深渊。
教育可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
我认为,犯了错误就要付出代价。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05
为什么有些父母付出再多也没用?
教育目的就是要让下一代超过上一代,先超越父母,然后超越孩子自己,把孩子的潜能最大的挖掘出来。
我真感念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好某门课,自己另买了一套教材,和孩子一起打拼……
我真佩服有些家长,为了做孩子的表率,从来不看电视不玩手机不上网……
孩子的奋斗非要毁掉父母的幸福?这样的孩子能走多远?
我认为,父母的作用应该是点燃孩子积极向上的激情之火,而不是拼命燃烧自己企图去照亮孩子。
有多少父母燃烧一生化为灰烬,而孩子前途一片黑暗。
只有内心无比强大的孩子,才能战无不胜,歪风邪气也影响不了他。
帮助孩子超越自我,每天都有新进步。努力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计划明天比今天做得好。
规划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美好愿景,比什么都重要。
06
为什么有些父母付出再多也没用?
大多数家长把分数当作教育的唯一目标。
我觉得,唯一可以值得尊重的分数应该是高考成绩。
在省示范高中任教的我看多了孩子分数的起伏,看多了家长的束手无策,看多了孩子的泪流满面,所以更能看清,分数对家长和孩子的折磨。
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孩子身心都还稚嫩的时候,不要为分数牺牲孩子心理生理的健康成长。
小学就要求双百分,有些过分。
孩子得了100分就给奖金,就照相留念大肆宣扬,100分就是没有缺点、没有漏洞?
小学得100分的孩子能走多远?
数学大师陈省身生前为中科大少年班题词就是:不要考100分。
朱清时解释说,原生态的学生一般考试能得七八十分,要想得 100分要下好几倍的努力,训练得非常熟练才能不出小错。
要争这100分,就需要浪费很多时间和资源,相当于土地要施10遍化肥,废掉的是孩子学习的激情和创造力。
在分数面前,毫不犹豫地选择相信孩子,才是孩子终身奋斗的不竭动力,而父母的冷言冷语可能是压在孩子身上的最后稻草。
做一个有远见的家长,过程比结果重要。
孩子想当第一名的愿望与生俱来,就像大树拼命往天上生长,为了获得更多的阳光和雨露一样。
生长不是教育的功能,这是生物的本能。
教育的作用是什么?
我认为就是家长在旁边关注、期盼和守望,及时清除小树旁边的杂草和害虫,在狂风暴雨把小树吹歪了的时候,第一时间去扶正他,而不是拔苗助长。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