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不要把“抑郁症”标签化,他们更需要你的接纳和尊重

文 / 郭家心理姐
2019-06-09 00:05
请不要把“抑郁症”标签化,他们更需要你的接纳和尊重

最近回答了一个网友关于“亲戚是抑郁症患者,她天天在朋友圈晒自己各种生活常态,甚至隐私,这也是病的表现吗?”

我回答说:

抑郁症患者有的时候表达的欲望很强烈,所以在朋友圈晒自己的生活日常甚至隐私是属于他们排泄情绪的一种方式。

遇到这种情况,不要过多地去干扰、批评,甚至是给他们贴标签.....

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很多抑郁症患者在底下留言,除此之外,也引发了很多人对“抑郁症”的讨论。

到最后,甚至有网友调侃说,“原来我也得了抑郁症......”调侃归调侃,抑郁症没那么容易得,具体可看我之前写的文章:

是不是每个人都有抑郁症,只不过分轻度和重度?当然不是

只是真正的抑郁症患者的确是不太喜欢别人给他们贴标签的,为什么这么说,让我们一起来探个究竟。

请不要把“抑郁症”标签化,他们更需要你的接纳和尊重

一、“抑郁症”是一种“心理障碍”?

对于生理疾病,大家普遍抱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当你知道一个人得了癌症,你不会歧视他,也不会对他抱有太多的偏见,相反地,你可能还会更关心他。

但对于心理疾病,大家的态度正好相反,一旦得知某人得了心理疾病,恨不得避远而知,不仅如此,即便是他们恢复正常了,也无法轻易地再把他们和正常人划上等号。

这也解释了刚开始心理咨询在国内比较惨淡的原因,很多人虽然知道自己心里方面出了状况,但一想到进了心理咨询室就会被别人认为“不正常”,所以即便有困扰也都望而却步了。

心理障碍是专业术语,如果非要用通俗的语言阐述,心理障碍也就是普通大众所认为的“心理不正常”,也即“心理疾病”。

既然心理障碍是“心理不正常”,那心理里的“正常”和“不正常”又是如何区分的呢?

请不要把“抑郁症”标签化,他们更需要你的接纳和尊重

二、心理学的“正常”&“不正常”

其实,将“正常”和“不正常”区分开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比如:士兵不顾自己的生命进行战斗,他“正常”吗?一个女人在丈夫去世三个月以后还悲痛不已,不能恢复正常生活,她是否有心理障碍呢?

1、极端的障碍比较容易发现

一般来说,临床医生(治疗心理问题的专家)会寻找精神疾病的三种典型症状:幻觉、妄想及情感的极端不稳定。

幻觉(hallucination):不实的感觉体验,如看到/听到不存在的东西/声音。比如,看到不存在的东西,或者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声音。

妄想(delusion):一种与坚持错误信念有关的极端思维障碍。如果你认为自己是美国总统(而你不是),那么你就具有精神疾病的症状了。再比如,你认为其他人要害你(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么你可能具有妄想障碍。

情感障碍(affect):情绪特别抑郁、焦虑或狂躁的人,以及那些没有任何情绪反应的人也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障碍。

这里的心理障碍可能是“重郁症”、“焦虑症”和“躁狂症”,按轻重程度不同,心理障碍程度不同。

2、不正常”是一种主观判断

专家对于表征心理障碍的极端症状基本上达成了一致,但是对于其他症状就意见不一了。换句话说,什么正常,不正常,其实就是一种主观判断。

而且由于正常和不正常的思维和行为之间并不存在清晰可辨的界限,这种主观判断就变得愈发困难了。

其实,精神障碍与正常心理状态并没有一目了然的界限。你可以把心理障碍理解为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范围:一端是没有病理症状,另一端是严重障碍症状,如重郁症和精神分裂的症状。

所以,你可以理解为:心理障碍本身并不独自成类,而只是将正常反应夸大而已。

3、心理障碍的两种对立看法

其实,关于心理障碍,也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种观点来自医学,我们称其为“医学模型”——用描绘生理障碍(疾病)的方式来描绘心理问题;另一种观点是心理学观点——心理障碍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既有生理因素,也有环境因素。

你要知道的是,对于心理病理,医学模型和心理学观点,常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

比如,医学模型会认为,精神障碍与普通的生理疾病一样,是一些拥有客观原因,并且需要特定治疗的精神疾病。

但与此同时,医学模型也剥夺了心理学家的治疗责任,并将其全权托付给精神病医生(要知道,精神病医生并不是心理学家,他们接受的是医学的专业训练)。

而对于精神障碍,大多数心理学家转向了一种集合多种视角的观点,这些视角包括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社会学习和生物心理学。

小结一下:

医学模型将心理障碍视为“疾病”,而心理学观点则将细腻李障碍视为生物、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请不要把“抑郁症”标签化,他们更需要你的接纳和尊重

三、给人贴标签的后果

1、给人上贴标签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他是个疯子!

他精神错乱了!

她精神失常了!

他是个神经病!

你会发现,“疯狂”“癫狂”“精神有毛病”“狂热”“精神错乱”“精神失常”“神经病”,这些原本在DSM-IV中出现的诊断性术语,常被公众、法庭和精神卫生专业人士用来描述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们。

在理想状况下,准确的诊断能够让患者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不过,有时候这些人为贴上去的标签会制造混乱,甚至是伤害。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这些标签会让人们用刻板印象来审视心理有问题的人,掩盖患者个人的不同症状,以及导致病症的独特原因。如果这还不够的话,标签甚至会让病人遭到偏见和被抛弃。

我就听过两人已经订婚,但得知一方曾经得过抑郁症便果断退婚的例子,可见,很多人对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抱有很大的偏见。

2、诊断性标签会使问题复杂化

除了精神障碍本身以外,给一个人贴上“精神不正常”的标签可以产生严重而持久的后果。

我们举个例子,让大家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一个腿部骨折或阑尾炎发作的病人,一旦康复以后就不会被继续诊断为骨折或患有阑尾炎了。但是,对于精神障碍,情况并非如此。

“抑郁”“躁狂”或“精神分裂”这些标签可以成为永远也摆脱不了的恶名。

这就像是,如果一个女人被告知得了“精神分裂”,那几乎会成为她一辈子的噩梦,永远无法从自己的生命中抹掉。

由于患有精神障碍的人往往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所以,诊断性标签也会让人因此而被忽视。

很不幸的是,在我们的社会中,患有精神障碍会让人贬值。这当然会打击患者的自尊,并且加重他们的障碍。

还记得前段时间宣案的“上海628案”么,留言里几乎骂声一片,很多人甚至喊出“精神病人就该死”之类的极端口号。

由此可见,社会大众对“精神病人”仍然抱持一种排斥、打压甚至是“污名化的态度”。但凡出现一些极端地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例子,似乎都要和“精神病”扯上关系。

就这样,社会让这些偏离正常的人承受严厉的惩罚,并在这一过程中,让他们的精神障碍成为永恒。

但其实,这是很可悲的,因为我们从未给自己机会去了解那些“精神病人”,就武断地将他们隔离,让他们承受了严厉的惩罚。

当然,专家里也会有人跳出来反对,比如精神病医生托马斯·萨斯,就声称,“‘精神疾病’根本不存在。”

萨斯认为,所谓的精神疾病症状只是专业人士采取干预措施的医学标签而已。心理问题实际上是一个社会问题,即不正常的人违反社会规范的问题。

一旦被贴上了标签,这些人就治好听凭他人百步,因为“与众不同”而接受治疗。

所以,我们必须记住,诊断的目标并不是简简单单地把精神障碍的标签贴到一个人的身上。

诊断的目标应该是启动一个过程,让他人更了解遇到问题的人,并且制定能够给予他们帮助的计划。

诊断仅仅是开始,而不应该成为结束。

小结一下:

问问看:诊断是为了帮助他,还是为了孤立他?可以让我们检查诊断的目标是否正确。

3、诊断你的朋友和家人?不要

不要用你刚刚学到的有关心理障碍的知识来诊断你的家人和朋友。要知道,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常常因为这么做而造成令人悲伤的后果。

刚学心理学的人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为了彰显自己的专业性,动不动喜欢以专业自居,各种帮朋友和家人诊断,殊不知,这是非常不妥的。

虽然,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你周围的人身上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一件事情,但还是要特别提醒你:千万不要这么做!

在了解了这些知识之后,你一定会注意到朋友或亲戚身上有一些焦虑、妄想、抑郁迹象,还有其他各种感知、记忆或情绪上的损伤。

这说明你掌握了更多有关心理障碍的知识,但是,我们建议你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要知道,仅仅了解了这些知识并不会使你成为精神病学方面的专家。

所以,你要小心,不要随便做出业余的诊断。特别是,你不应该告诉某人你认为他患有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强迫障碍或任何其他心理障碍。

不随便做出业余的诊断即是对对方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因为疾病的诊断本就是一项非常复杂且主观很强的任务。很多坐诊多年的临床精神科医生都有可能出现诊断错误的情况,更何况是你——一个略懂皮毛的新手。

很多人可能会说,那我发现身边的人心理状况有问题难道就要置若罔闻吗?当然不是,只是,你不应该自己对其做出诊断,但是,你应该鼓励他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接受专业的诊断或治疗。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一般都是内心的情绪积压到了一定程度,才会以抑郁症这种方式出现。有的时候,他们只是需要一个渠道去排解心里压抑的情绪,而这个渠道可能就是朋友圈。

他们非常孤独、渴求关心,适当一两句问候也许就能温暖一个人的心。请不要像看傻瓜一样去冷嘲热讽。

我虽然得了抑郁症,但我并不想被别人贴标签,不想被别人当作“怪胎”:我很孤独,需要倾诉,我不需要别人安慰,只是想自己一个人好好地呆着......

即便你暂时帮不了他,也请你不要去打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