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这样对待孩子的愿望,多是替心理医生培养潜在客户,尤其是男孩
在孩子的成长中,总有这样那样的愿望,不会说话的时候,会指着某个玩具非要妈妈买下来,等到有足够的语言表达能力,会不停地在爸爸妈妈面前说自己想要什么,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愿望时,父母的说法和做法其实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回答可能会成为孩子永久的伤害,变相地为心理医生提供了潜在客户,尤其是养育男孩。
孩子的愿望,经常被父母这样解决
一个5岁的男孩想要得到梦想的乐高玩具,于是在父母心情都不错的饭后,小心翼翼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他为了愿望得到满足,还特意告诉妈妈,这是他六一儿童节的礼物,而且他今年只要这一个玩具,爸爸上网搜了一下这个玩具要几百块,觉得有点贵,父母瞬间交换了意见,妈妈说,这个玩具并不适合你,等你长大了再买吧。儿子当然不愿意就这样放弃,一个劲地央求,最后还哭起来,这时候父母也开始生气,愤怒地跟孩子说,你有本事就自己挣钱买,我肯定不会给你买。
父母的做法中,一开始是采用了“延迟满足”,长大了就可以买玩具,想用这个方法延缓孩子的愿望,行不通的时候就立刻拒绝,在他们看来,一个愿望被轻易地满足,孩子容易不珍惜,而且他的愿望看起来也不切实际,几百块的玩具万一买了不喜欢怎么办?一个普通家庭不可能承受这样的风险,另外,孩子这么容易被满足,以后他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时候,父母要怎么办?以后还不得成为一个白眼狼,觉得父母是万能的,丝毫体会不到父母挣钱养家的辛苦,所以父母铁了心不给孩子买,觉得就要把这种坏毛病扼杀在摇篮里,这样他以后就会收敛了。
记得一个知名的女编剧在网上讲述了自己拒绝给儿子买玩具的故事,理由跟上面的父母如出一辙,“等你工作了挣钱买”,可是这种做法引起了无数网友的质疑,上千条评论提到,等他工作后,他能买一百个这样的玩具,但还会有如今玩玩具的乐趣吗?那么担心孩子被宠坏,会对满足孩子的愿望有深深的恐惧,其实这是父母内心的控制欲在作怪。
有人说,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要让孩子学会等待,这种理论有个时髦的名词叫做延迟满足,理论是一句是源于1968年的一次棉花糖实验:
斯坦福大学的沃尔特·米歇尔在幼儿园做了一个棉花糖实验,有32名孩子参与了游戏,内容是这样的,每个孩子面前都有一个棉花糖,可以现在吃,也可以15分钟以后吃,如果选择后者,会有第二个棉花糖,结果有的孩子马上吃掉了,有的孩子选择了等待。后续虽然还有很多参与,但这个实验的最初目的是观察孩子的自控力,以至于后来演变成“延迟满足”,是对这些孩子长大后的反应得出的结论。
在18年后,跟踪调查现实,当年能够等待时间更长的孩子,在青春期表现得更为出色,这些孩子的高考成绩更好,当他们步入了中年,接受了大脑成像的检查,返现早年延迟满足能力强的孩子,大脑前额叶相对发达和活跃,而这个区域负责的是人类的最高级的思考活动,于是人们兴奋不已,认为找到了成功的教育法宝,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延迟满足,存在的误解也是非常多的。
延迟满足的主动权在孩子身上,但逐渐演变成了父母的决定
延迟满足的定义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利益,选择放弃眼前小的利益,比如孩子想要糖果,感冒了不可以吃,病好了可以吃两颗,生病的孩子极有可能就选择了克制,等待好了以后吃更多的糖果。这是孩子自己做决定的好时机,也是锻炼自控力的好方法,但是现在的父母更多的是替孩子做决定,依靠的是父母的判断,觉得这是在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其实,往往给孩子带来恐惧和贪婪,一个幼儿园的案例就可以充分说明:
幼儿园举行游戏,赢了的奖品是糖果,一个小朋友没有得到糖果,哭的撕心裂肺,另一个孩子把自己的糖果给了这个哭泣的孩子,老师问他为什么,这样你就没有糖果了呀。他回答,我想要时,爸爸妈妈就会买给我。愿望及时得到满足的孩子,他们内心更加强大,更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中,孩子得到更大的自信,注意力也不会被奖品操控,会忍受得了失去,也会更加原因分享和输出。但如果孩子失去了这种高贵的心态,就会变得患得患失。
举个例子,筱筱想让妈妈给她买一个芭比娃娃,妈妈的回答是“到时候再说”,筱筱总是刻意讨好妈妈,不时地在妈妈面前提芭比娃娃的事,而妈妈呢,好像抓住了筱筱的软肋,筱筱一有不听话的举动,她就说,“你还想要芭比娃娃吗?”,筱筱就不闹了,选择乖乖的,可是最终的结果,妈妈也没有买这个芭比娃娃,这种事情还有很多,她开始不信任妈妈,当她长大后,想要什么就会立马去买,哪怕这个东西并不是她需要的,她跟我说,我不想成为被小恩小惠操纵的人,小时候妈妈这样“威胁”我的时候,我讨厌极了,特别想发脾气,但我忍耐了下来,我内心是非常痛苦的,那么讨好的结果,是妈妈从来不满足我的愿望,别人觉得我是购物狂,其实我就是一个不愿满足内心贫穷的人,我是不是该去看心理医生?
延迟满足的分界线其实一直都搞错了
米歇尔的研究小组在92年的报告中指出,五岁是一个分界线,四岁以下的宝宝多数不会具备延迟满足的能力,五岁以上就有了萌芽,更多的研究中,大多数孩子在8-13岁都可以发展处延迟满足的能力,注意,原本的逻辑是,延迟满足是孩子的一种能力,如果孩子在4-5岁发展出了延迟满足的能力,那么他长大后的成就可能更大,但是原本的研究并没有提到,如果孩子在4-5岁没有这个能力,父母应该怎样,也就是说,研究者并没有建议父母为了这个能力,就要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
主动延迟和被动延迟差距太大了
孩子主动选择延迟满足愿望和父母操控下被迫选择延迟满足愿望,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如果孩子发现自己是被动的,既有可能会激活愤怒情绪系统,从而干扰了自控能力,也就是说,这样的孩子更容易有不满的情绪产生,得失心会比较中,长大了更有可能因为愿望得不到满足,失去了平常心态,心理承受能力可能比一般的孩子要差很多。
在孩子的世界观中,父母是榜样,如果父母只是做到了延迟,而不实现“满足”,孩子就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世界观,他们会对世界产生怀疑,一些孩子对谁也不能全身心地信任,天性多疑,其实最开始就是从对父母的不信任开始的,他们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些孩子其实都是心理医生的潜在客户,有的选择掩饰,而有的掩饰也掩饰不了。
父母到底要如何应对孩子的“愿望”,这样做也许更好一些
其实,任何人的愿望不可能被百分百满足,生活中总有很多遗憾,即使是父母也有太多做不到的事,所以对孩子的愿望学会甄别和引导,通常,孩子有很多成长阶段,比如三岁以前,他们的认知只是停留在好吃好玩上,所以也不会有过分的要求,父母在这个阶段,充分的满足和情感上回应比例要比拒绝高得多,甚至十次有八次是满足孩子的也不过分,让孩子学会认识情绪和平复情绪。
当孩子进入5-6岁,适当地限制孩子的愿望是提倡的,这个前提是在5岁以前,孩子就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这样限制的时候就不会那么困难,偶尔限制孩子不会让他们心理上受到伤害,反而会对他们有好处,这里要强调一点,对于孩子合理的要求,父母可以做到满足,或者延迟一段时间再满足,延迟和满足二者缺一不可,可不要只延迟不满足,不然就选择干脆地拒绝,但满足和拒绝的次数要把控好,不要一味地满足,让孩子贪得无厌,变成了穷人家的富二代,也不要一味地拒绝,对他的心理产程伤害,继而产生各种情绪问题。
一个动物实验,猴妈妈会对刚出生的小猴子有求必应,在情感上的安抚让这些小猴子得到极大的安全感,情绪比较稳定,这些小猴子成年后,在猴群中适应得会更好。从这点看,当父母不能满足孩子愿望时,希望可以用更委婉的拒绝方式,仍然可以陪伴在孩子身边,引导孩子看清这个世界,就当是一种挫折教育,但是他不会感觉孤独,会有另一种收获,那就是父母带给他的安全感。
现代社会,都讲究富养女儿,穷养儿子,所以男孩的愿望更不容易被满足,似乎这种挫折教育更容易出现在男孩身上,但是孩子都是一样的,男孩的内心承受力并不是天生就强大的,十次有八次得到拒绝的答案,他的内心也会崩塌,自卑和怀疑可能会伴随他的一生。
所以,当孩子问妈妈,妈妈,我可以买这个吗?妈妈要怎么回答呢?这里没有统一的答案,恐怕很考验妈妈的智慧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言而无信的妈妈,对孩子愿望冷漠拒绝的妈妈,必将失去孩子对你的信任,您说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