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文 / 家庭教育经验free
2019-04-29 16:10

曹坤老师在一次闲谈中提到一对素人母子,3岁的儿子经常蛮不讲理,只会歇斯底里地哭,母亲非常暴躁,习惯用大吼大叫来解决一切问题。

他说了母子相处的一些日常:

孩子跟着妈妈逛菜场,他对菜场的一切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妈妈毫无耐心地打击孩子:
“不许再烦我了!不许再问我了!”


从菜场回去的路上,孩子一直小跑跟着妈妈,哭着喊着要妈妈抱,妈妈丝毫不安抚孩子的情绪,只会重复着对孩子吼:
“我拎着东西怎么抱你?”


孩子在家里玩小汽车,发出了声音,妈妈瞬间暴跳如雷:
“你不许发出声音!我最讨厌吵了!”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这位妈妈不解,自己的儿子怎会如此烦人,却意识不到,这个家最大的噪音是自己发出来的。

为了让妈妈感受孩子每天身处的环境,有人为这个妈妈准备了一场挑战,前往声音体验场所,听一听自己平时是什么样子。

当那些日常的“大吼大叫”劈头盖脸地砸向自己的时候,妈妈才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具有巨大的杀伤力,她的情绪渐渐崩塌,最终浑身颤抖地捂住耳朵,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曹坤老师在一次讲座上谈及一项研究结果,父母冲着孩子大吼大叫,会产生类似于体罚的后果:孩子焦虑、压力和抑郁的程度增加,行为问题也随之增加。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无论孩子犯错与否,父母都应好好说话,大吼大叫不仅对改变孩子的言行无效,还会对孩子的身心造成一定的伤害。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我终于把儿子“吼”成了窝囊废

1语言暴力是孩子一生的伤痛

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孩子的心理产生自卑感,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可能是由于身体缺陷带来的影响,也可能是成长环境造成的。

2 大吼大叫是周而复始的悲剧

父母对孩子大吼大叫的阴影可以伴随孩子一生,也许他永远都得不到救赎。

Diane Dweller写过自传《妈妈、狂躁与我》,文中她回忆了自己从小生活在对妈妈的恐惧之中。

她的妈妈非常暴躁,会毫无理由地对她和姐姐发脾气,大吼大叫更是家常便饭。

为了在家庭当中得以“生存”,她拼命地去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更是毫无底线地去满足母亲所有的要求,可无论做得有多好,母亲总有理由数落她、挑剔她。

她永远都达不到母亲的要求,她每一天都活在自我否定的阴影里。

3 温柔而坚定才能教出好孩子

我们看到孩子错误的时候,要先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初衷。

泰国拍过一则广告,妈妈们在等孩子们放学,孩子们来的时候,都一身烂泥,脏兮兮的,妈妈们见此都惊呼,无一幸免地对孩子大吼:

“我的天!妈妈最讨厌你脏脏的了!你去干什么了!”

但没一会儿,妈妈知道了孩子邋遢的真相。

原来,孩子们在来的路上,看到一位老爷爷的推车坏在了泥地里,车上的东西洒落一地,为了帮老爷爷搬东西,才把自己弄得一身泥的。

妈妈们看完后,都很感动,但也对孩子特别愧疚。她们眼中的孩子调皮捣蛋爱闯祸,可这些孩子们比她们想象的都要善良和天真。

下一回,不要忙着指责孩子,也许他的初衷会感动到你。

当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后,如果孩子真的做错了,我们要温柔且坚定。

已从事10年家庭教育的曹坤老师说过:
“人刚生下来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和教育的不同,有人可能成为天才,有人则变成凡夫俗子甚至蠢材。即使再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曹坤老师一直要求他的学员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儿童的心灵。

温柔善待每一个孩子,给他们的心灵筑上最坚实的防护,让他知道:

有爸爸妈妈托底,爬再高也不用怕坠落,走再远也不用怕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