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安全感,就是允许危险发生

文 / 华瑞信息资讯
2019-04-26 00:19




一、安全感一旦得到,就毫无价值。

安全感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去年的一期《圆桌派》,窦文涛说的一句话:“安全感是一旦得到就毫无价值的东西。真正可怕的不是没有安全感,是生活的停止,无论男女,不安全是让人提气的,促使人进步的,对抗惰性的。”

的确,人人都在追求安全感,但正是因为没有安全感,人类才得以繁衍和进步,人类居安思危,才越来越强大。

生而为人,没有安全感不见得是坏事。

  • 人们害怕生病,才会做到生活规律,饮食健康,对抗惰性坚持锻炼身体;
  • 人们害怕被时代抛弃,才会早起读书,终身学习;
  • 人们害怕交通危险,才会发明安全座椅、安全气囊、紧急设置。

人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的,这个“万一”是未知的还没有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内心的不安全感带来的恐慌,但它也是让人进步的动力。

那些不怕万一的,有安全感的人呢,有的找到了好工作,以为可以抱着金饭碗吃一辈子,不学习不进步,谁知道人到中年被下岗,他愤怒地控诉青春给了工作,自己以后无法生活。有的嫁人以后躺在安乐窝,得知老公出轨,无法承受,跳楼结束生命。

他们得到了安全感,却让生活停滞不前,这样的安全感,其实最危险。



二、安全感,就是允许危险发生。

世上并没有一成不变永恒的东西,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那么,何来的“安全”可言?

梁文道就坦言,他没见过谁有完全的安全感,一个事业再成功的人,也会有不安全感。

他谈到了日本的一个群体:退休的男人,他们不再需要为事业打拼的时候,同时也没有了生活的目标,突然发现原来自己一无所有,家不是自己能掌控的地方,子女早已长大离开,妻子有她们的生活圈子,而自己,除了工作,什么也没有。

退休男人的崩溃与缺乏安全感,其惨烈程度不亚于人到中年的女性突然被抛弃。

可见安全感就像鬼魅,人人谈论却从未有人真正见过。

既然不安全才是常态,聪明的人类一直在慢慢适应它。

心理学上有个词语叫“防御性悲观”,是由斯坦福心理学博士、著名心理学家Nancy Cantor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指的是人在面对问题时,考虑和分析可能出现的最坏的结果,做出应对计划。

防御性悲观,是适当的悲观,并不是恐惧可能发生的危险,而是做好准备,防范风险,是一种预测消极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的心理策略,是一种成功的应对策略。

这种未雨绸缪的心态,可以让人更好地应对艰难险阻,即使危险真的发生,也可以有条不紊地面对和处理。

悲观者抱怨风大,乐观者期待风停,而防御性悲观者会调整风帆。

简单来说,防御性悲观者的安全感,不是没有危险,而是允许危险发生。



三、人生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

安全感是渴望稳定、安全的一种心理需求。人们在寻求安全感的时候,想要的是确定性和可控感。

人们努力获得可控感的防御性应对策略,一般来说整个过程包括:悲观预期、心理演练、制定计划和付诸行动。

1、悲观预期。

美国作家莉莎‧克莱佩说:“我喜欢悲观主义者。总是他们,才是那些带救生衣上船的人。”

“带救生衣上船”,对于防御风险是多么形象的比喻啊。

对事情做最坏的打算,似乎很丧气,但这并不是指人们脑海里确定坏事一定会发生,只是预设糟糕的结果是可能性之一。

做这样预期的时候,并不会增加人内心的焦虑,相反,《乐观者赢,悲观者胜》的作者Julie Norem认为,防御性悲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降低焦虑的认知策略。

当人产生焦虑情绪时,假装乐观、或者迫使自己往好的方面想是无济于事的,防御性悲观的策略会使你进入到焦虑的深处,将焦虑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部分,就这些具体的部分来做好充足的准备,避免坏的结果产生。

Julie Norem说,“如果你不自己亲身体验焦虑,就很难洞察在其中让你感到无助的到底是什么。”

2、心理演练。

在所有人类的大脑中都有一个关怀回路,它创造了同情、温暖和爱的体验。

一个人如果缺乏自我关怀与自我同情的能力,往往就缺少了应对痛苦的方式,表示关怀回路不够强,也就无法拥有强大的内心。

自我觉察,能帮助人培养自我关怀和自我同情的能力,加强关怀回路对人的作用。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兰彻说,我们不要活在恐惧和伪装里,心很脆弱,我们要学会“哄”它。

兰彻“哄”心的办法是,念万能咒语:“Aalizz well(一切皆好)”。

告诉自己“一切皆好”,并不是盲目地回避现实,也不是逃避痛苦,而是在了解情况后,理解痛苦的本质,作出应对,让内心安定。

防御性的心理演练,是想象出可能发生的情境,细化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如何面对失败,如果危险发生,如果行动无法挽回局面,该怎么办?预设自己处于此类情境下,如何排解焦虑、愤怒或者抑郁等情绪。

通过自我觉察的心理演练,提前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获得自我关怀和同情,能减少情绪困扰,让人得到安全感。

美国有一则征兵广告既幽默又智慧,它写道:“来当兵吧!当兵其实并不可怕。

应征入伍后你无非有两种可能:有战争或者没有战争,没有战争有啥可怕的?

有战争后又有两种可能:上前线或者不上前线,不上前线有啥可怕的?

上前线后又有两种可能:受伤或者不受伤,不受伤又有啥可怕的?

受伤后又有两种可能:轻伤和重伤,轻伤有啥可怕的?

重伤后又有两种可能:可以治好和治不好,可治好有啥可怕的?

治不好更不可怕,因为你已经死了。”

——当人们的内心能冷静地面对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之后,反倒有利于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问题,使情况向好的方面转化。

3、制定计划、付诸行动。

凡事做最坏的打算,但要做最好的准备。

做事之前,每个人都有必要评估下自我的能力和风险接受程度,在自己能接受的最坏结果范围内行动。

防御性的策略,会考虑如果坏事发生怎么办,同时也会考虑,能不能阻止坏事的发生?

他们客观地看到可能出现的坏情况,但绝不放弃争取最好的可能,以及做好准备减少损失。

制定计划是建立在对自我有充分认识,适合自己的有步骤的计划,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够实时调整,找到扫除障碍的可行性办法。

但无论做多么周全的计划,都可能会有失败的行动,而能接受失败,允许危险发生,才是人真正有安全感的表现,正如心理治疗大师M·斯科特·派克所说,“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对人生不安全感的充分体验”。